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闻荷浮幽香,见月洒清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闻荷浮幽香,见月洒清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孙犁的作品素以清新脱俗、自然醇厚著称,他的晚年之作更是冲淡从容,洗尽铅华,《民工》就是这样一篇纯净隽永的美文。

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90年代,正是社会激变时期,各种新奇之事,各类新潮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可作者却将目光投向了最低微最低层的民工家庭。他们做着城市人不屑从事的工作,可就是从这一家人的身上,作者看到了充满汗腥味儿的芬芳劳作,更感受到了商品大潮下的人群中所没有的那份儿安宁和愉悦。当人们为金钱奔波,为名利钻营之时,这一家三口却在享受着生活。他们虽然无安适的住所,中午也只“找张破席子,铺在马路边新栽的垂柳下面”,吃的呢,更是简单,“几个面包,两瓶汽水”就是午餐,可他们不怨天尤人,更没有自惭形秽,他们自食其力,知足而乐,“面对如流的豪华车辆,各路的人物精英,无动于衷,甚至是不屑一顾”。是啊,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权利的大小,而是内心的充实与满足。作者通过一个普通的民工家庭,不动声色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主张:保持心灵的平和纯净,才能获得人生的坦荡和满足。

这篇散文没有华美的辞藻,也没有新奇的手法,如这家人一样平淡普通,可是读过之后却如闻荷浮幽香,似见月洒清辉,意味隽永而不露凿痕,给人以丰厚醇美的艺术享受。

人淡如菊,超越狭隘功利和除却世俗浮躁的宁静淡泊,使孙犁得以为商品经济下的当代读者构筑了一座守望自我与真善美的精神家园。读过此文,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深有感触,得到人生启发。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第二十二中学)

民 工

孙 犁

搬到新住宅里,常常遇到所谓民工。他们成群结队,或是三三两两,在我住的楼下走过。其中有不少乡音,他们多是来自河北省。他们有的是建筑业,盖高楼大厦;也有的做临时小工。在旧社会,农民是很少进城的,他们不是不想进城,是进城找不到活干。只能死守在家里,而家里又没有地种。因此,酿成种种悲剧。这是我在农村时,经常见到的。

现在城市,各行各业,都愿意用民工:听话,态度好,昼夜苦干。听说,每年挣钱不少,不少人在家里,盖了新房,娶了媳妇。

农民的活路有了,多了,我心里高兴。

但我很少和他们交谈。因为我老了。另外,现在的农民,也不会听到乡音,就停下来,和你打招呼,表示亲近,他们已经见过大世面了。

我不常下楼,在楼上见到的,多是那些做临时活儿的民工。

他们在楼下栽了很多树,铺了大片草地,又搭了一个藤萝架,竖了山石。树,都是名贵树种,山石也很讲究,这都要花很多钱。

正在炎夏,民工们浇水很用心,很长的胶皮水管,扯来扯去。

其中有一个民工,还带着家眷。民工,四十来岁,黑红脸膛,长得粗壮,看见生人,还有些羞怯。他爱人,长得也很结实,却大方自然,什么也不在乎的样子。小男孩有六七岁了。

最初,只是民工一个人干活,老婆不是守在他的身边,就是在附近捡些破烂,例如铁丝、塑料、纸等物。收买这些废品的小贩,也是川流不息的,她捡到一些,随手就可以换钱,给孩子买冰棍吃。那小孩却有时帮他父亲浇浇花。我有些旧想法,原以为这些农民,可能在村里出了什么事,呆不住才携家带口,来到城市的。有一天清晨,我在马路上遇到他们,男的背着一把铁铲,走在前面,母子两人,紧跟在后,说说笑笑,上工去了。他们睡在哪里,我不知道,夏天在这里随便就可以找到栖身之地的。中午,妇女找一片破席子,铺在马路边新栽的垂柳下面,买来几个面包,两瓶汽水,一家人吃喝休息,也是很快活的。面对如流的豪华车辆,各路的人物精英,无动于衷,甚至是不屑一顾,他们是真正的自食其力者。

我想,这也是家庭,这也是天伦之乐,也不一定就比这些高楼里的住户,更多一些烦恼愁苦。

过了,些日子,农妇也上班了,是拔草,提着一个破筐,把草地里的杂草拔掉,放在里面,半天也装不满一筐,这活儿是够轻松的了。

但秋天来了,我就见不到他们了,可能是回家了,也可能到别的地方干活去了。

(选自《孙犁选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