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一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一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分数应用题中,有一类隐含不变量的题目,数量关系变化多样,解题方法比较多,但一般解法思路比较繁琐,给学生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不但能拓展解题思路、沟通不同题型之间的联系,而且能探寻出思路单一清晰的创新解法,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应变能力,并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简介如下:

[例题]某工厂A、B两车间共有480人,A车间的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5/3(a),A车间调进若干人后,这时A车间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2/3(b)。问A车间调进多少人?

一、创新思维训练

请同学们想一想:题中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一种量始终不变?题中条件a、b有哪些不同的叙述形式?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教师板书:

条件a:

1.A车间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3/5。

2.A车间人数是两车间总人数的3/8。

3.B车间人数是A车间人数的5/3倍。

4.B车间人数是两车间总人数的5/8。

5.A车间人数比B车间人数少2/5。

B车间人数∶两车间人数=5∶8(其余比略)

条件b:

1.这时A车间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2/3。

2.这时A车间人数是两车间总人数的2/5。

3.这时B车间人数是两车间总人数的3/5。

4.这时B车间人数是A车间人数的3/2倍。

5.这时B车间人数比A车间人数多1/2。

B车间人数∶两车间总人数=3∶5(其余比略)

教师指明:同学们列举的各种不同叙述形式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最终都可以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比。

二、创新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探寻例题的不同解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最后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情况。得出以下不同的解法,并能通过比较得出创新的最佳解法。

解法1:先求出不变量——B车间人数为480÷(1+3/5)=300(人),再求现在两车间的人数为:300×(1+2/3)=500(人),最后求出A车间调进的人数。

综合算式:480÷(1+3/5)×(1+2/3)-480=20(人)

解法2:根据解法(1)求出不变量——B车间人数后,因为A车间调进的人数相当于B车间人数的(2/5-3/5),从而可求A车间调进的人数。

综合算式:480÷(1+3/5)×(2/3-3/5)=20(人)

解法3:将条件a变换为:“A车间的人数是两车间总人数的3/8”;将条件b变换为“这时A车间的人数是两车间总人数的2/5”。则B车间人数为480×(1-■)=300(人),现在两车间总人数为300÷(1-2/5)=500(人),最后可求出A车间调进的人数。

列综合算式:480×(1-3/8)÷(1-2/5)-480=20(人)

由连比可以看出:原来两车间总人数480人相当于24份,现在两车间总人数是25份,A车间调进的若干人相当于25-24=1(份),从而很容易求出A车间调进人数为480÷24=20(人)。

师生共同归结:采取条件a、b的不同叙述形式,都可以看着是不同的新编题目,以上题目的解法各不相同,但由于条件a、b的叙述形式是相通的,所以解答这类题都至少有以上五种解法。在这些解法中,前四种解法算理比较复杂,计算也麻烦。而第五种解法思路单一而清晰,计算十分简单,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是最佳解法。

三、创新思维训练

启发学生运用连比法(第五种解法),快速解答其他不同的问题。教师让学生思考:原例题的问题可以改成哪些问题?你能很快解答吗?让学生对照上面得出的连比进行回答。

原总数 ∶ B车间人数 ∶ 现人数

= 24 ∶ 15 ∶ 25

生1:这时两车间共有多少人?

解:480÷24×25=500(人)

生2:这时A车间有多少人?

解:480÷24×(25-15)=200(人)

生3:B车间有多少人?

解:480÷24×15=300(人)

……

教师再问:如果把例题中条件改为“A车间调进20人后”,原来两车间总人数未知,那么,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快速解答呢?

生4:原来两车间共有多少人?

解:20÷(25-24)×24=480(人)

生5:现在两车间共有多少人?

解:20÷(25-24)×25=500(人)

生6:现在A、B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解:20÷(25-24)×(25-15)=200(人)(A车间人数)

20÷(25-24)×15=300(人)(B车间人数)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创新思维训练,解决了分数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类含不变量的题的解答难点。从题目的条件发散到探寻这类题的多种解法;然后从多种解法中筛选出简捷、创新的解法;再到运用创新解法的思路解答一批问题。这种训练练一题、连一串、带一片,既充分展示了过程,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达到了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