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中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中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英语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多种模态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从主客观角度两方面入手,构建大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收看、收听英语音频和视频,浏览外文网站,查阅语言资料。组织各种语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收集具有外国文化特色、历史、风土人情的图片,通过播放电影、幻灯、录像等手段利用多种模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关键词:多模态;大学英语;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76-02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属于重要学科,而且所教授的对象来自不同系别,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语水平也良莠不齐,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把握整个课堂的走向,需要用心去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用粉笔、书本来讲解,尽管丰富的语言可以向学习者清晰地表达教学内容,但其过于单调、沉闷的特点也让教师在授课时苦恼不已。多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为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师可以运用图片、视频、音频、PPT等资源展开教学。那么,如何去应用这些教学资源,是值得教师深思的又一问题。在教学中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及外国文化。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运用多模态与学生交流互动已成为教学领域的主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由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语言学家所提出。Kress和VanLeeuwen(1996)应用Halliday发起的“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Kress对语言识读能力及句子意义构建进行了多模态研究,而VanLeeuwen则对音高、节奏、音量等声音资源及物质性进行多模态在口语方面的研究。到了21世纪初,国内外的学者们开始将多模态研究积极运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Stein(2000)曾提出多模态教学理论,他指出课程、教学和评估三者的开展应从学习环境的模态入手,并认为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应用多种交际活动就是进行多模态教学。Royce将多模态教学方法论应用于环境科学课,他将“水循环”部分的节选图像与言语之间的关系运用到英语的听、说、读、写教学中。此外,O’Halloran也对在中学数学课上应用多模态互动理论的研究做出贡献。

尽管我国国内的语言学家对多模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朱永生、胡壮麟、顾曰国、张德禄等学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也为其发展添砖加瓦。为了让多领域的人理解并应用多模态理论,语言学家顾曰国曾明确指明模态的含义及应用多模态的意义: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顾曰国,2007:3-5)。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双模态,用多个感觉器官进行互动的叫多模态。学生在进行外语学习时,如果只接受单一模态的教学形式,对于其语言的提高将有很大的障碍,想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目的,就要对学生各个感官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那么多模态教学手段及模式的应用就挥之欲出,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动性,实现英语学习的目的。

二、多模态应用的必要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利用单一的听觉模态进行英语讲授,单模态的线性特征会让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这时,如果应用视觉模式,将教学内容用书面语言符号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通过视觉模态的帮助学生们就可以对教学信息加深印象,将知识记住;同样,如果教师在讲授时只利用一种教学工具,如书本、粉笔等这些常规单调的用具,学生们的专注力很快就会失去,慢慢地开始懈怠。然而,多媒体幻灯片的应用以及图片的展示都可以对学生的视觉感官加以冲击,延长学生的专注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避免应用单模态教学模式。除了PPT的应用外,教师也应该更多地利用其他教学特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语音、语调、语速等语言特征;表情、姿势、动作、手势等身体特征;网络、音响设备、影音资料等非身体特征。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官进行互动,将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进行调动,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理解力和专注力。当然,在应用多种模态的时候,也要注意多模态的协调与统一,如果硬性加入不必要的模态,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比如,在某些课程中,只要通过听觉及视觉教学即可满足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教师反而进行两种以上的模态就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多种模态的应用一定要有主有次,与教学内容相协调。

三、多模态教学理论的构建途径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应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去看待所教授的课程,将多种途径应用于教学内容,从而构建多模态的英语教学。要在英语课堂上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客观角度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

1.多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将所掌握的信息与资源精心设计,制作出真实、针对性强、易理解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声音、图像、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教师所构建的意境。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将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加以利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现代英语课堂的主要呈现方式就是应用PPT制作出动态教学资源。但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字体、颜色、背景,必要时可以应用特效。

2.静态资源的应用。除了多媒体资源的辅助外,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原始的静态资源,粉笔字的书写及图片的展示也有其必要性。这种传统的视觉模态在呈现时要考虑其大小、字体、形状、颜色等要素。教师在向学生展示图片时,要考虑图片的色彩、大小、实时性等因素。

3.网络的应用。教师在课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各种消息、文化、新闻、动向等种种信息。通过向学生展示课件及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去了解每单元的内涵,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上直接打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页,使学生在接触最新知识的同时,了解如何浏览外文网站。

4.多模态英语学习平台的构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沙龙,加入英语俱乐部,在节日里举办英语晚会,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英语知识。作为组织者,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监督学生,为整个英语学习平台的长期发展负责。必要时,可以将各种活动录制下来,与学生回顾精彩部分,并指出学生的不足,在分析时,可以更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今后的任务分配时让学生参与适合自己并喜欢的英语活动。

5.教学材料的更新。教学材料要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的教学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态。比如,在英语听力课上,可以采用相对简单、比较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可以添加一些实时、前沿的音频材料,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时,让学生了解国际动态。在综合读写课程中,教师可以提供西方国家最新的政治、风土、文化、语言、国民发展等信息。

6.音乐资源的应用。音乐背景的设置可以为学生们营造出较为轻松的学习气氛。但是,在选用音乐时,要注意音乐的类型,不能随意地使用。比如,在讲解与灾难相关的内容时,就不宜采用欢快的音乐,同时要注意音乐背景的音量,不要分散学生的专注力。如果在讲解体育运动时,可以为画面配相关音乐,加入音效。

(二)从主观角度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

本文讨论的主观角度即指语言因素和身体因素。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说话人的信息有65%是通过音调和手势等传达出来的。

1.高校教师在讲授英语时,会采用英语作为主要讲授语言,教师通过英语口语组织整个课堂活动,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运用口语交流时要注意音调、音频、声音、口音等各方面要素,才能有效地控制课堂。在英语口语课上采用的语言更要运用语言的不同特征。Mackey曾指出,口头交际要有合理发音、用词正确、语调和韵律正确及表达意义清晰等因素,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掌握更地道的英语语言,教师有必要调整语速并选择较为简单的口语词汇。

2.身体因素,主要指人的表情、姿态、手势等身体活动。肢体语言可以表达出人的思想,也可以作为一种模态参与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进行听觉模态教学时,要伴随相应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激发学生的视觉模态,可以对教学产生辅助作用。语言学家张德禄把肢体语言分为三部分,其一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包括面部表情、神态、五官的活动。其二是手和腿形成的姿势、手势。其三是躯体的移动。身体因素的选用及其幅度的大小和应用频度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调整。

四、结语

总之,英语教师应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多种模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网络收看、收听多种英语音频和视频,如何浏览外文网站,如何查阅语言资料。教师还要组织各种语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收集具有外国文化特色、历史、风土人情的图片,通过播放电影、幻灯、录像等多种模式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2]张琳.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3).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