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教师的「共情呵护学生的心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教师的「共情呵护学生的心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共情:指人的那种设身处地地领悟他人所思所感所为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它理解为能体验别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教师的共情,也有人把它形象地描述为“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1]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剧,如家庭结构的变迁,升学就业、人际交往的困难,青春期问题的困扰等,从而使他们的心灵负重。

雷梦佳,河南洛阳孟津县西霞院中学初一学生,被同学形容“打起架来比男生还厉害”的一名女生,2010年4月6日,因又和同年级其他班级女生打架,班主任老师在4月7日组织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对其处罚。投票前,老师让她先回避,然后给全班出了两个选项:一是留下给她一次改正错误机会;二是家长带走教育一周。结果26个同学选择让她回家接受教育,12个同学选择再给一次机会。在得知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的结果后,该少女留下遗书,投渠自杀。[2]

看到这则消息,为孩子惋惜的同时,深感现在孩子难管,教师难做。更令人痛惜的是,这类事件还在不断发生。试想:当时孩子的心灵该是承受了多大压力;对教师来说,若能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想想,可能就会采取别样的教育方式,悲剧就可以避免。

总理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可是不能不说,至今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教师并未真正自觉明确意识到: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展,以至于对学生心灵的呵护漠然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不可避免。因此,用教师的共情呵护学生心灵,就显得尤为重要。

呵护心灵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心灵。事实上,许多教育者的行为偏差,都是没有走进学生心灵,从而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了解所造成的。共情,能使教师善于通过学生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真实想法、内在情感和行为动机。要使教育富有实效,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那么,从了解心灵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的心理到底有哪些“突出而典型”的特征呢?

1.成长可塑的心灵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18岁开始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人们一般也都把成人礼仪的年龄界定在18岁。可见,18岁才是一个真正成人的标志。因此,这里可塑性的本意是指18岁以前。这个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心理活动只能是从简单向复杂、从单一、具体向多元、概括进化着;从无意注意为主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这样变化着;从笼统的心理向分化的心理发展着;从无序的、易变的向有序的、稳定的演进着。当然,这些变化同时会受到中小学生身体发展过程的影响。如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幼儿期以前,脑重已达成年期的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的水平;而生殖系统的发育则是先慢后快,10岁以前基本无明显特征,直到青春期到来才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正处在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发育”中,这种特征决定其心灵正处在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这正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教育的一个最坚实基点。

2.稚嫩脆弱的心灵

我们常说,人的心灵非常敏感,是相对于身体对客观事物的感应而言,也许心灵感觉阈限更低,这就意味着心灵感受性更高。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小学生也应是如此。相对于成年人,同样敏感的心,中小学生却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成熟与坚韧,这是由中小学生成长过程决定的。就现实而言,中小学生心灵的稚嫩与不成熟,使其受到外界力量冲击时显得非常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心灵的稚嫩与脆弱,而是人们对于这种特征的视而不见,并由此产生的对年龄特征的“忽略不计”。所以说,尊重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就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说,中小学生心灵的脆弱又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脆弱与成人心灵的脆弱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人的脆弱也许是不成材的标志,而中小学生的脆弱,很大成分上只是由于尚未发育到成材的季节,因稚嫩而脆弱。如同一颗幼苗,长成大树后,风雨能否轻易将其折断,是对其坚强与否的考验。而大树并非一夜长成,其幼苗阶段,没有精心呵护与培育,也难成材,因为幼苗毕竟是稚嫩的。当然,“幼苗”也必须有适宜、适当、适时的风吹雨打,才能真正起到磨砺心灵,促进成长的作用。

3.自尊向上的心灵

这是由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而形成的。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意识,从其心理构成来看,主要由认识、情感、行为意向三种形式构成。其中,情感形成的核心,就是自尊体验,即自尊心的萌生和发展。

“心理学认为,自尊心一般指个体要求人们尊重自己的言行或人格,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它还是一种与人的羞耻心、进取心、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连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表明:人类个体,一般在3岁左右,其羞耻感就相应地发展起来。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讲,羞耻心使其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在群体中的独特性和唯一性。[3]日常学校生活中,通过观察也会发现,当老师给予学生的评价:若是真诚赞美,往往会使他们激动兴奋,从而激发向上愿望;若批评是诚恳的,也会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省、自责,甚至倍感内疚和羞愧;若是不负责任的羞辱、嘲笑或蔑视,就会引起他们怨恨、不满、愤怒或反抗。因此,教师应懂得为学生保留一点羞耻感,存积一份荣誉,获取一些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尊意识,珍惜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4.好学模仿的心灵

这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本能,更是儿童的天性。小孩说话从模仿开始,吃饭从模仿开始。模仿使儿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从儿童的榜样学习来看,社会心理学家沃尔斯特等人就曾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榜样在儿童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抑制儿童的某些行为,使他们抗拒外界的诱惑。

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发现,中小学生对“明显偶像”的模仿,如语言、行为、衣着姿态的模仿,甚至思想观念及价值追求方面的模仿,以至于表演舞台上出现了许多中小学生的“模仿秀”。就是中小学生的一些“出格”表现,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有意对抗”或从小就“拐”得很,更多的只能说明是他们的一种“经验”的模仿。

据此,再来反思教师的行为:到底给学生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榜样,积存一种什么样的经验,这对于中小学生心灵成长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呵护心灵,还要在了解学生心灵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注意和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艺术。

1.会从心灵深处帮助学生

在中小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辅助和帮助。但是,不是所有帮助都会产生积极效应,带来好的后果。如: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教师对他们遇到的高难度问题的帮助如雪中送炭,而对他们遇到一般性或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就显得画蛇添足。他们需要的往往是困难性帮助,而非同情性帮助。教师帮助要恰到好处,否则会伤他们自尊心。

国外曾有人做过一种实验,让A、B两组学生做一种字谜测验。主试设置了三种实验情境:第一种情境下,教师对A组进行有关答案暗示而不暗示B组;第二种情境之下则反之;第三种情境下,教师对A、B两组均不提供暗示或帮助。三种情境下,两组学生都完成了测验。每次测验后让学生估价其能力大小,并预期将来在类似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老师不帮他人帮自己的情况下,对自己能力估价最低,对将来成功期望也最低;两者都不帮的情况下次之;帮他人而不帮自己时,对自己的能力估价最高,对将来成功期望也最高。[4]此实验说明,教师帮助不得体,会使学生降低自信心,产生自卑感。

帮助学生,最终是为不帮,使他们自强自立。教师更不必事必躬亲,应学会放开学生手脚,解放学生心灵,在学生自主运作中来体现帮助行为,真正做到从心灵深处帮助学生。

2.会在心灵深处关爱学生

人人都知道教师要充满爱心,作为教师自身,更应认识到:充满爱心,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和给予,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育家魏书生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情:那天第一节快下课时,家距学校20多里的学生王小平才顶风冒雨、脚踏泥水、身披半截雨衣出现在教室门口。看见这样一个迟到的学生,魏老师没有丝毫的责备之意。魏老师的眼神、表情和姿态,都像是在迎接一位在外备尝辛苦之后,走进家门的亲人一样,替他接过雨衣,让他腾出手,去擦干头上和脸上的雨水,使他内心不受半点惊扰地回到自己座位上。在自己座位上,王小平抬起头,从魏老师那里接收到的是关注与安慰的目光。此时此刻,魏老师心中,倒是责问起自己来:我们这些教书的,应该认真地想一想,需要怎样努力工作,才对得起辛辛苦苦、顶风冒雨扑奔我们而来的学生?[5]

这无声的情感交流,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和爱的艺术――做一个教师,要充满爱心,要学会爱,更要会从心灵深处关爱学生。

3.会做学生心灵深处的有心人

呵护心灵,就是要防止伤害学生的心灵,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可能的还是潜在的。因此,教师要会做学生心灵深处的有心人。

首先,教师要能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特级教师周静在《抓住幼儿特点进行品德教育》一文中有着十分生动的说明:“要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行分析、琢磨,看反映的是什么心理活动,这样才能适合孩子的各自特点,因材施教,事半功倍。比如,有的孩子在上课时,故意向老师皱眉头,或无故向你笑,这可能是淘气的孩子故意引起你的注意,你若真的注意他,说他,那就被动了,他下面的动作接着就出现了,这节课可能被搅乱。早操时走着走着,一个孩子忽然看你一眼,你就要善于捕捉这一瞬间的目光,了解他要干什么。原来他推了前面小朋友一把,看你看见没有。你的眼神若表示:‘我看见了,这不好。’他便会抬头挺胸大步走,显得极其守规矩。吃饭时有个孩子在偷偷看你,这又是为什么?原来拿筷子的手在下边,想把筷子上夹着的菠菜梗扔掉,怕你发现,就偷偷看你。这时不要看他的眼睛,而要看他的手,他就不扔了,反而把菜硬送到嘴里,咂咂地表示吃得很香。你若不是这样,他就把菜硬扔掉,甚至扔到别人的脚下,这将会埋下损人利己的坏种子,不可轻视。”

因此,孩子心灵的发育是无声而微妙的,心灵的变化则是有声有迹的,只要教师善于察言观色,于细微之处辨衷曲,就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真实的感受,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对学生心灵变化的把握就会更准确一些、及时一些,对学生的心灵伤害就会更少一些。

其次,教师应慎言慎行。常言道,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榜样,以及就教师的权威性及教育性而言,都要求教师慎言慎行。教师工作是心灵与心灵的对应和碰撞;同时,接受碰撞的对方,尚处在心灵不成熟的生长发育期,教师的言行就更具有一种意识的感染和导向作用。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是终身的,也是短期内难于忘怀的。因此,教师应学会“附耳细说”。有这样一个故事:韩国有个叫黄喜的官员,他微服私访途中,路过一田头,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他的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更好。”他很奇怪,问:“你干吗那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说:“牛虽是畜类,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力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应该慎言慎行。

教师还应学会正面暗示。教师每一句评价,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暗示和强化。正面暗示给人正面启迪,负面暗示导致负面结果。记得自己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听的第一节公开课:授课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明显听出这个孩子读错不少字,还读得结结巴巴,在同学的窃笑中读完课文。(“他读的有什么问题吗?”这句话我们不会感到陌生吧!)“请坐下!”老师说:“同学们,小兵同学坚持读完课文,你从中能发现他的哪些优点吗?”孩子的心灵轻松了,头慢慢抬起来。“有什么问题”是诱导大家去寻找他的缺陷,而“有哪些优点”则是引导大家去发现他的长处,是一种正面暗示,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带动了学生的正向反应,避免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当然,从教育内容和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心灵特点出发,教师的慎言慎行还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不再赘述。

长期的教师生涯,使我深刻认识到:用教师的共情呵护学生心灵,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意图,深刻体验学生的内在情感,客观地了解学生,宽容地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努力避免学生心灵受到伤害,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应该是“素质教育”题中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3]胡江霞.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7、206.

[2]陆少明.初中生被同学投票赶走后[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4]李梅.成就归因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

[5]李兆德.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117―118.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城市龙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