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药理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药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硝酸甘油、辛伐他汀、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进行,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肌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字】:黄芪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37-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多变,难以把握,非常容易出现急性心梗[1],通过及时有效地改善冠脉的症状,良好的控制发病次数,减少急性心梗的发生。黄芪注射液是是黄芪的提取物溶液,其可以保护心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在心绞痛治疗上应用广泛。我院采用黄芪注射液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5.6±4.3)岁,病程2~7年,平均(4.1±0.3)年,患者每日发作次数4~9次,平均(6.1±0.4)次/日,平均发作时间为(15.3±4.6)min;合并高血压27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高血脂1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差异、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细菌检查 治疗前后均作痰培养试验,痰菌阳性共31例(占总数86.1%),其中肺炎支原体11例,克雷伯杆菌10例,肠产气杆菌7例,硝酸盐阴性杆菌3例。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检查血、尿常规,记录血糖、血脂、血压,并监测肌钙蛋白及心肌酶,均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钠等一般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30ml黄芪注射液加入2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中每天静脉滴注一次,对照组采用0.2g肌苷加入50ml理盐水或5%葡萄糖中每天静脉滴注一次,连续应用10天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

1.5 疗效判定[2] 患者胸痛消失,下移ST恢复至1/2以上为显效;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且ST段有所回升为有效;症状心电图未见有减轻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完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变指标变化见下表1

表1 两组血流变指标变化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病,其病理改变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之上,存在短暂性的白色血栓或存在的斑块不够稳定,如果不及时治疗,非常容易发展成为急性心梗,因此改善冠状动脉的症状最为关键。

黄芪注射液是由黄芪提取物所制成的中成药,中医认为黄芪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内含有的黄芪皂苷能够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抑制5-羟色胺的释放、合成,使血小板不易聚集在一起,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其还可以扩张冠脉、周围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3]。含有的黄芪多糖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减少新斑块形成的同时,稳定原有斑块;我们发现黄芪提取物在扩冠、稳定斑块的同时,亦有着正性肌力作用,增加了心脏的收缩能力,改善心肌细胞的营养状况。

本组实验中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流变情况得到改善,营养、保护心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晓怀,潘文,康开彪,柳树英,袁仁智.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3:26(10):61-64.

[2]柴秀丽.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药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10):35.

[3]巫莹钢,俞进.黄芪注射液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156-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