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千禧一代也啃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千禧一代也啃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如今美国有超过1/3的“千禧一代”(18到31岁之间的青年群体)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约2160万美国青年未能实现人生的“断奶”,如今不肯离巢的“千禧宅”数量之巨,可谓四十年来未曾有之。

这首先是美国高校升学率的提高。至2012年3月申请截止,18~24岁的人中有39%如愿获得大学录取,较2007年的35%有了明显提升。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要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主观上更愿意宅在家里(66% vs. 50%)――除非他们毕业后即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而这点本身又跟就业大环境相关。

其次是就业率下滑。2012年,18~31岁的美国人中63%拥有工作(2007年是70%)。待业的千禧一代与父母同住的比例明显高于就业的同龄人(45% vs. 29%)。

高企的房价也是“千禧宅”现象重要的成因。“我父母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已经有自己的住所了,且不说他们当时是来自墨西哥的外裔,” 现年24岁、与父母一起居住在安大略市的帕特利西亚说,“而我作为一个拥有大学学历的美国公民,如今要实现同样的成就却难如登天。”

同样,宅在家的20岁大学生斯蒂芬妮说:“我的大多数朋友毕业后选择回家居住,全然是生计所迫――因为找到了工作,收入所得也无法同时兼顾房租和学贷的偿还。据我所知,有很多人面临着半额甚至更多助学贷款的偿还压力,正是这将他们寄予在纽约城中对生活与事业的追求化为了泡影。”

持续走低的结婚率亦与“千禧宅”现象离不开干系。2012年中仅有25%的千禧一代步入婚姻,相较2007年18至31岁年轻人30%的结婚率明显滑坡。“千禧宅”中仅有35%向父母提供了房租,约25%不分担任何家庭开支,更有4%的声称连家务活都不肯搭把手。或许,整个社会界定“成年、独立”的标准也在悄然转变。

作为父辈们的“婴儿潮”一代中,有很多表现出“直升机父母”的架势――而这本身就阻碍了千禧一代尽早地完成独立。所谓“直升机父母”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词眼;无论是敲定子女的日程安排,还是调换子女的室友,这些父母像盘旋在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一样,面面俱到的关切与炽热的望子成龙之心,让他们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里一道惹眼的风景。

密歇根州立大学调查了超过700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雇主。近1/3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父母为孩子提交简历的情况,有些甚至在投递过后没有告知孩子本人。有1/4受访者曾面临父母亲自上阵游说招聘方为子女力争工作岗位的情形。还有4%的受访者称发生过父母陪同候选人参加面试的情况。

“这些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专家玛格丽特・菲斯特对此评论道,“显而易见,这会让雇主质疑应聘者的领导力与决策力。”

引人深思的是,更有社会学者从更宏观的角度直指“为人父母”的一代一手造就了其子女面临的生存尴尬。如今这个年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让年轻一代显得如此不堪,这何尝不是父母辈们曾经在政治、环境、及职业选择上的放浪形骸掀起的一个“蝴蝶效应”?世代研究权威Neil Howe称:“正是他们Y世代的贪婪、短视与盲目的党派之争连累了全球经济难以为继。”

或许为人父母辈的一代不会接受这样犀利的指责。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代人孜孜以求的技术革新等潮流客观上的确催生了社会流动性下沉的现象(对年轻一族的影响尤甚)。

最近一项由波士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联合研究的报告指出,自动化技术革命的高歌猛进很可能掩盖了另一部分人群无奈的怨声――这些不得不以无处安放的人生为技术革新买单的受害者正是我们的孩子。

报告指出,60年前, 45到54岁群族的收入水平以4%的微弱优势领先于25到34岁年龄段群体,而现如今这个比例已然拓升至令人瞠目的41%。年轻人或许在操控智能手机和浏览互联网方面游刃有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那些渐由机器人大军占据的、高度自动智能化产业环境中有同样可圈可点的表现。

该研究用一个标准的经济模型为核心,以其变体来测试年轻人在新技术产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指数。一系列的方程式测出的数据显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前景:当机器可以轻而易举取代产业工人时,年轻人将更困难地面对“对技能提升的投入总是难以追上客观形势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即使整个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一代又一代成为输家”却将成为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