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各种方法,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6-0038-04

同志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教育者素质的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同志的指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共同负担起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工程,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智力,造就建设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实现富家强国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即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能力。它表现在诸多领域,任何领域都可科学地培养其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牵扯到方方面面,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重中之重。

一、培养思维能力的形象方面

语文教学的内容一大片,但概括讲主要在字、词、句、篇、章。首先,谈字。按目前的语文新课改的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应掌握3500个常用字,这些字又如何让学生行之有效地掌握运用呢?统而言之,多看、多读、多问、多想、多查字典这是不二的法门,谁也不可能另辟蹊径。第二,讲讲词语,指导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正确理解其含义。“万丈高楼平地彻。”如果平地的基础未打好、打扎实,何以砌万丈,可能不到百丈就毁于一旦了。积累词汇、正确理解,犹如扎实的基脚。词汇不仅是客观事物概括的工具,也是思维结果的记录和表达的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以上这一关是必不可少。笔者通常的做法是教会学生勤查、勤阅《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习惯,每天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看十多页。记得英国有一个名人曾说道:“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一个目标一旦确定,不在奋斗中死亡,就在奋斗中成功。具备了这样品质,你就能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这样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争取在一年左右看完《新华字典》与《现代汉语词典》,虽然此种办法笨拙且漫长了些,但好处诸多。当年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画不也是一样吗?教师接着可教学生制作词语卡片。对卡片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搜集,从而可以提高自己动手能力,整理、搜集梳理等综合能力。平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广泛浏览古今中外的名著,然后及时地把在阅读中遇到的新词语、精彩句子、片段分门别类摘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学生开始时感觉较轻松,但随时时间的推移,就需要不厌其烦地坚持。古语说:“强锯木断,点滴石穿也。”第三,多举行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活动,在轻松的活动中接受知识。例如“字词开花比赛”的活动看谁的“花”开得大且艳,学生特别乐意参与,热情高涨、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第四,平时多讲些故事(成语、寓言)等,凡是故事,学生都不可能拒绝而会洗耳恭听。经常这样,老师带、学生学,形成氛围,有了氛围也就自然形成了环境,环境是学生学好一切的土壤。例如“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是三国时代蜀汉亡国后刘禅降魏住在洛阳,仍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还思念西蜀,刘禅说:“我在这里很快乐,再不想回蜀了”。后比喻乐而忘返在忘记根本。这样的理解比机械的背、讲理论不知强多少倍。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这个成语,也深刻而透彻地理解了它的意思,真所谓一箭双雕。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中多传授以上的或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也让他们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做好了这一关,为今后在语文学习中思维的培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二、培养思维能力的抽象方面

所谓抽象就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它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是唇齿相依的,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另一个关键。前面长期的语言积累的过程为此项思维能力培养架起了一座最具气派的立交桥。

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设计各种语文经典活动,使这样的活动切实具有代表性、广泛性、深刻性,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首先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特性各方面综合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各个知识点,如字、词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等,为此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对焦点问题多发表自己的主见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郦道元著的《三峡》,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如何扫除这些绊脚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借鉴别人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出了翻译文言文的“五字”法――留、增、删、补、调。这样就大大方便了学生在翻译时遇到的语言障碍。接下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为何不是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来安排结构的,为何先写山,接着写夏天。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分析思索,在讲解每一段时,先要学生分析各段山、水,春、夏、冬、秋的特点,最后回过头来总结作者为什么写了这么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多方面的探讨,可明白作者是怀着对祖国山河的深厚的感情,才能在他笔下倾注出这样一篇情文并茂的经典散文。引导他们分析到综合,从总到分,从分到总。学生的思维能力好似那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到学生的头脑中。第二,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辨析形似字、同义词、近义词,同一句式的不同的深层意义及不同文体的比较等。通过这些严格的训练可以提升他们的比较能力。

例如在文言文中,某些字词的用法相当活跃,像“以”字的用法就有翻译成“用、用来、来”,“因为、认为”;“退已、已经”;“把、将”;“凭、凭借”等。下面的例子就是铁的印证。例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其中“以”译为“因为”;②太厉以才对冠天,其中“以”译为“凭借、凭”;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其中“以”译为“把、将”;④“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其“以”译为“用来、来”;⑤“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其中“以”译为“通已”,意思为“已经”;⑥“死则语以他故”,其中“以”译为“用”。我们通过这些归纳比较,不但弄清了它们各自的含义,而且让学生进一步弄清楚了文言文中部分虚词一词多义的活跃性。第三,概括与抽象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概括就是思想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起来,推广到一切共同的事物上去的过程。与以上有些方法一样,照样应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各种形式的题型来提升他们的能力。如“材、政、管、架、国、闷”这六个字,虽然它的结构读音、意义都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都是形声字。这是形声字的抽象过程。由此可以推论,凡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都叫形声字。另外,欧阳修著的《醉翁亭记》,可以说“醉”字是串起这篇文章的“文脉”,而“乐”字则是它的“文眼”,即核心。“醉”是为“乐”服务的,写“醉”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乐”。这个“乐”,当然是指作者自己的快乐。他为什么而乐?除了赏山玩水得到的乐趣外,主要还是因为看到民众欢乐而快乐。也就是说,他作为一州长官,既能让百姓得到安乐,又能与百姓同乐,更为百姓快乐而快乐。这种思想境界无疑是比较高的。这谓之为抽象和概括兼之也。在作文教学中更易培养此方面的能力。前面已讲到,作文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教学,它不仅要注意审题、构思、选材、立意、组织语言材料,还要注意开头、结尾、过渡、衔接等问题。只要平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展开,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培养思维能力中的思维品质

首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全面地掌握事物间的关系,从多方面、多层次展开思维活动。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发展学生思维广阔打下良好的基础。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维,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弄清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组织好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对文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这句话是描写孔乙己什么的?2.从这句描写中看出孔乙己什么性格?3.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学生通过连续回答这三个问题,就认识了他的外貌特征、思想特点和造成他思想性格特点的社会根源。思维逐层加深,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主要表现为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正确的决定,摆脱原先错误的设想。客观事物千变万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变化会加快。如何使学生在瞬息万变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利用它们为人类造福,提高生存能力,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呢?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设计一题多解,同一观察对象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同一概念下,对不同对象的进行具体分析等。教师通过灵活多变的题型,从多变的角度等来培养他们此方面的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打破认识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或思维方式。作为当代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他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点燃智慧之光的重要环节。创造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在于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凡是正常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要把这种潜在的创新力挖掘出来,必须营造一个能激发潜能,形成创造力的宽松环境和氛围。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笔者在教学《挖荠菜》时索性把学生带到西面的大山中结合课文挖了一回荠菜,吃了一回荠菜。学生挖时“快乐”,吃时叫“苦”(味道又苦又涩)。学生既了解了作者对荠菜怀有特殊感情,同时也懂得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珍惜幸福的今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2.精心设疑,拓展学生的思维。设疑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一位教师在教学《死海不死》时设计了五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五个问题设计得好,它全面概括了课文的内容,特别是第五个问题设计得最有新意。具体问题如下:第一,“死海”得名的原因?因为那里没有生物生存。第二,“死海”为什么“不死”?因为海水浮力大,淹不死人。第三,“死海”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因为海水大量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日积月累,密度就会越来越大。第四,“死海”将来怎么样呢?死海真的要死(干涸)了。第五,“死海”的蒸发量难道固定不变吗?学生对四个问题均能对答如流,因为在文中学生都能找到答案。可被第四个问题卡住了,但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经过激烈讨论,最后结合物理知识得出结论:海水不断蒸发,它的表面积逐渐缩小,蒸发量也随着减少,死海不一定会死(干涸)。对于这个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合的推论,老师没有否定,而作了收网式的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我们要用‘变’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这位教师不仅教学生以基础知识,而且特别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废除“本本主义”教法,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谓“本本主义”教法是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会按照教师所讲、书上所写机械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文教材中相当多的地方为师生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条件。笔者教学《桃花源记》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之,“寻向所志,遂述,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在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可学生讨论后得到两种答案,第一种与标准答案相符合,第二种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惩罚渔人的背信弃义。因为桃源人对渔人“便逢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渔人即将离开桃源村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渔人却“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当然“遂述,不复得路”。这教育我们做人要讲信用,不能做背信弃义的外人。我对这种两种答法给予肯定,特别是对第二种答法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因为第二个答案虽然与标准答案有分歧,但言之有理,而且很有创意,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创新的喜悦。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它没有现存的模式可供借鉴,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不断去摸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1] 卫灿金.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2] 刘晓明.“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3] 冉正宝.论语文思维培育理论的意义[J].教育评论,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