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东力推加贸企业转型升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东力推加贸企业转型升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月,广东省政府先后推出有关政策措施,力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据记者了解,广东超过3.5万家港资加工贸易企业都可以不停产地转型为“三资”企业,从而获得内销权。

五大措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8月5日,在刚刚结束的粤港联席会议上, 广东省长黄华华向与会媒体“爆料”, 广东将采取五大措施, 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在5日下午的记者见面会上,当有港媒记者问及粤港两地政府将如何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渡过难关时,黄华华省长回答说:“加工贸易对香港、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功不可没。2007年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48000家,进出口总额达4000亿美元,占了广东省出口总额的63.6%,占了全国加工贸易企业的40.9%,共吸纳就业人员1600万,带动了国内出口企业4300亿元的产值。”

黄华华指出,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还有人民币升值,加上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据黄华华介绍,广东将采取五条措施,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第一条措施,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加工贸易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导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采取提高技术档次、技术更新等措施来转型升级。转型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二是从纯粹的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生产和自主品牌生产转型;三是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向高级的加工制造转型。从OEM(原始设备生产商,简称“贴牌生产”)转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将产品从设想变为现实)再转到OBM(原始品牌生产商,即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最后拥有自己的品牌。

第二条措施指的是“双转移”战略。

第三条措施,是促进加工贸易扩大内销。既有利于企业,因为现在内销价格往往好于外销价格,也有利于当地政府增加税收,还有利于国家减少外贸顺差。

一直以来,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最大的障碍就是必须停产,为其原进口设备作价补税。

第四条措施则协助企业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转型升级,大大减少对企业正常运作的影响,而设备也可不作价结转,减低了资金方面的压力。黄华华表示,广东将制定出台操作指引,采取对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措施,使其从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三资”企业。

第五条措施是加强加工贸易的监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十一部门联合《操作指引》

记者从广东省外经贸厅获悉,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安厅、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地税局、环保局、工商局、国税局、广东检验检疫局、海关广东分署、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等11个省直部门和中央驻粤机构于8月5日联合了《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的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操作指引》)。

据了解, 该《操作指引》制定了全省范围内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不停产办理原地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的企业的基本程序, 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为转型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 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来料加工厂在原加工地实现不停产转型。为方便企业实现不停产原地转型, 《操作指引》提出: 对转型前经海关核定的来料加工的企业分类管理类别和由外经贸主管部门核定的生产能力证明, 在企业转型后基本情况无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经海关和外经贸主管部门核准后可继续予以认可;对原来料加工工厂已经取得的环保、消防的有关达标资质等, 转型后企业的经营范围、生产规模、厂房结构等无改变的相关证照、资质证书等, 在有效期内相关部门相应提供便捷服务。同时, 还规定了转型企业应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六个月内办结来料加工厂的所有注销手续。

有关人士评价有赞有弹

自去年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来,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位在深圳办厂已经12年的香港电子塑胶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前就有转型为独资公司的想法,去年禁止加工贸易进口原料目录的出台,更坚定了转型为独资公司的信念。一直以来,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最大的障碍就是必须停产,为其原进口设备作价补税。

深圳市国际投资促进会的高级顾问李彦成表示:“去年国家出台的44号文是一剂猛药,但从长远来看,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会越来越多。”转型为“三资”企业后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有内销权,“既可以做加工贸易,还可以做一般贸易”,而以前的“来料加工”企业产品须全部外销,不能拓展内地市场。

李彦成同时指出,此前,国家法律在“来料加工”转为“三资”企业的问题上规定非常复杂,企业还需付出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由于手续复杂,委托顾问公司进行办理转型事宜是不少港商的选择。一家专门办理转型手续的顾问公司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去年以来,该公司已为3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独资公司。“以往10家咨询的企业中大概有一两家要求转独资,但是现在10家当中会有五六家提出这样的要求。”

据悉,目前全省有加工贸易企业48000家,其资企业35000家,去年全省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额达403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63.6%,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40.9%,而且还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加工贸易在广东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今年7月,加工贸易企业众多的东莞已经率先出台了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政策,为港企升级提供了方便。

广东省不久前前发出《操作指引》,容许省内超过3.5万家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不停产地转型为“三资”企业,从而获得内销权。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表示,对港商是好消息,但相信港商不会一窝蜂全部转为“三资”企业,因为拓展内销并不是易事。

瑞信证券研究部董事刘绍文表示,此举方便港商转型,亦反映当局不希望过多厂商一下子倒闭影响当地就业,但有多少港商会转型仍是未知数。

“十多二十年前若有这个政策,那时港商会有很大优势,当时内地企业竞争力仍低。现在港商做内销,并没有特别优势。”刘绍文指出,在内地要重新建立销售网络,并不容易,新措施只是给予港商更多弹性,在出口困难时可做内销。

香港工总副主席刘展灏亦表示,内销要靠品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转型是长远考虑,部分港商仍要审视情况才决定,“若产品是制成品,如电话,可开拓内地市场,但要与三星、诺基亚竞争;若是生产配件就没可能自己拓展内销,只能靠内地业界。”

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操作指引》的实施,为转型企业的运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适应政策调整的要求; 使其可以顺利平稳实现不停产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自主经营,创立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内销,实现转型升级和进一步的发展。

《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的操作指引》制定了全省范围内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不停产办理原地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的企业的基本程序, 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为转型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 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来料加工厂在原加工地实现不停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