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轨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轨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教师情怀的蕴育和教师成长的“徘徊”历程,探讨了教师成长的路径。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成长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与教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等方面息息相关。而一般的成长路径有:学贵有恒;“对话”;“扬弃”;“顿悟”。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轨迹

关于教师的成长,不同研究者的理解和界定不同。我们认为教师的成长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与教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等方面息息相关。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无论其把教师当作职业或事业,其成长过程中同样曾经留下过无数的“脚印”:直的、弯的、深的、浅的……,一路走下来,几乎每位教师的经历都是一部生动、真实的成长史。

一、教师情怀的蕴育

教师的成长不是从教师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那一天开始的,许多人在成为教师之前就已经对教育事业充满殷切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把灵魂的工程师看成是神圣的,这无不与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因素息息相关。

例如,一个小学生,对班主任老师充满无比的敬仰,每天回家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她在学校的趣事、喜事和心目中最美丽可人的同学和老师。小学生的成绩很好,不管是不是班级最优秀的,也不管有没有被老师重视,也不管有没有机会替班级做点事情,成长的幸福与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同样作为教师的父母也能感受到自己女儿心中的那份渴望,在努力读懂自己的老师,读懂是教师的父母,总能为老师排忧解难,为同学们拍手称赞,主动向父母学习教师的风尚,抢着尝试检查作业、批改试卷、总计分数、伏案读书……,那认真的模样俨然一位小老师。

不难看出,教师内涵已在女儿内心深处萌发,这是小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成长意识,这种潜移默化的意识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虽然只处于萌芽状态,或许也不会成为教师。如果一个人选择教师职业的同时又具有对教师美好的憧憬和潜意识,他很可能成长为事业型教师。很难相信,没有这种潜意识,而且对教师职业又生厌烦、反感、畏惧的人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只有培养或者孩子自发的从师理想和意欲,以推动向教师职业追求的情怀,让这种情怀在每一位年轻的心灵深处蕴育春天的种子,繁荣灵魂事业。

二、教师成长的“徘徊”

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作为教师成长的平台,每一代教师都在这里起跑,从此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角逐:备课、上课、考试、科研、进修……。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队伍逐渐分流:部分教师率先由生手成长为教学能手;部分教师转向了其他岗位;还有一部分成为“留守”教师。这样定位他们是因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发生转移后,许多课程被大幅度缩减或调整,这些教师不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而被淘汰出局,他们不是“留守儿童”,但他们却成了教师队伍中的留守者和旁观者: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工作逐渐变得枯燥无味,教师角色逐渐淡化,其专业成长被“暂停”,时间开始以周和学期为单位滚动着,有事忙一点,无事闲一点,耐着性子,等待涨工资,等待升职,等待下班……,这是何其痛苦的煎熬。

教师“留守”现象的产生和存在被一些决策者忽视,被其他教师认为是正常的,久而久之被遗忘在阴暗的角落,甚至部分 “留守” 教师自己也认为已经退出事业舞台,丧失了进取信心。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就值得高度关注,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一分子,成长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均衡的,缺失的关注必将影响学校整体的发展,值得决策者思考,更值得“留守”教师面临对自身成长的主动思考:迎接挑战,调整状态,该怎样留下无愧无悔的“脚印”。

三、教师成长的路径

教师的成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自我定位与调控。教师需要进行规划,确立一系列短、中、长期目标,并且通过个人努力、反思、定位和调控逐渐接近目标。

1、学贵有恒

古人学习讲求勤勉。明代学者胡居仁撰有对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以“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劝导少年读书。二者讲的都是学贵有恒的道理。

教师的成长也遵循万物生长规律,付出了不一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你不知道春天是哪一天来到的,小草是什么时候变绿的,种子是什么时候发芽的……。或许很多人中学没搞懂的知识到了大学一下就明白了,大学没搞懂的内容到了工作中一下就豁然开朗了。中学的“模糊”恰恰孕育着大学的“明晰”,教师的努力和坚持就是成长,努力就是希望,就是动力,它会让岁月沉淀真理,让成长蕴育新生。一位语文教师,坚持在工作之余阅读、写作、记录所见所闻,十年后,她把资料整理出版的个人专著取得了成功。事例说明,成长过程实质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同样要坚持不懈。教师在成长的路上读懂“学贵有恒”意义深远。

2、“对话”

“对话”是指主体与自己或外界之间平等、自由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信息或能量的平衡过程。“对话”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进行,也可借助感官等交流观点或达成共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相互交替,三者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迁的“对话”过程之中,教师的成长也是在这种反复的交替之中进步的,自身融入各种因素进行“对话”,遭遇也会成为激发成长的欲望,挑战和挫折也会成为重新崛起的动力,有助于激发成长潜能,促进其学习和进步。开放性的体系为教师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话”就是教师成长的开放性路径之一,教师在对话中成长,在团队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3、“扬弃”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教师对自身知识技能结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事业生命新陈代谢的过程。“扬弃”意味着敢于否定自我、革新自我、奉献自我,面对挑战。面对困惑,教师需要调整个人状态,应以平常之心面对成功与失败,扬弃教训,总结收获。静待花开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境界。岗位是土壤,学生是绿芽,教师是春风,同大自然一样都需要光、水、肥和温度的自然呵护,才会懂得收获的是自己的成长,全赖于土壤的贫瘠与肥沃,绿芽成长的毅力与执着,春风裁剪的细腻与勤劳,得失并存,扬弃同在。教学相长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本身也要经历“破与立”的抉择、“鱼和熊掌”的取舍。

4、“顿悟”

教师的成长不是一个“结局”,整个过程都充满着无数个变化。有时,一个多么微小的变化可能使教师对长期探索却悬而未决的问题产生顿悟。每一次顿悟都演变为一场蕴育,蕴育之美在于“顿悟”之后的冷静与张扬,教师是成长的主人,是创造成长的源动力,在冷静中升华“顿悟”,在“顿悟”中学会张扬,那就是成长的体验。正确把握成长体验的轨迹,禁锢教师思维的枷锁就会被打开,锁住教师的一切烦恼就会被成长的喜悦忘却。因为教师的成长过程没有终点,只有无数个“顿悟”的瞬间表现才能再现个人成长的轨迹,感悟人生成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