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浪费的时间最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浪费的时间最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这是写在厦门鼓浪屿一家咖啡屋墙上的一句话。不对吧,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惜时如金,这句话岂不是完全颠覆了我们原有的观念?

但是,我看到这句话时却油然而生一种陌生而亲切之感,我承认自己有懒散的一面,是个不愿把弦绷得太紧的人。这句话以后一直萦绕于怀,甚至让我发现了“浪费的时间最美”,能记住的那些好时光,仿佛都是“浪费”的。

小时候,许多时间被玩耍浪费掉了。外祖母喊我回家吃饭,佯装听不见,在外面捉迷藏、玩过家家、跳橡皮筋、放风筝……时间就像耳边呼呼的风一样,但这些被浪费的时间,如今凝固成童年美好的记忆。

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他所写的几乎全是被浪费的时间:在泥墙根捉蟋蟀、拔何首乌、雪后支起竹筛捕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还到后面的园里折腊梅花、寻蝉蜕、课堂上在荆川纸上画画儿……可正是这些浪费时间的“不务正业”都成了先生记忆中的瑰宝。浪费的时间最美。

从小学开始,我一直就有上课开小差、看闲书的习惯,虽然成绩不错,但还是常受老师批评。因为我不专心听讲、浪费时间的原因,几次都不能评为“三好生”。评不评“三好生”倒无所谓,其实,我上课是很专心的,只是那些早已懂了的东西,就不想再听老师重复了,就会偷偷拿出喜欢的课外书看。有些东西书上明明已写得很清楚,老师还要照本宣科,讲得又嗦,我便会不由自主地看着窗外发呆……在我看来,这样做,并不是浪费时间,却可免去枯坐之苦,有了这样的“浪费”,到了紧要处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我们的古人不是说做什么事都应“张弛有度”吗?

上中学后,妈妈总想下班开车顺路到学校把我带回家,说那样可以节省时间,回家就能赶作业,但总被我以种种理由拒绝了。我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回家的路上,放学后装成淑女的样子慢慢地、优雅地走回家。在这被浪费的时间里,我可以从容欣赏路上风景:迎春花黄灿灿的一片,让人眼前一亮,一天耗去的精气神好似都回来了。我最喜欢的却是一种不知名的花儿,叶子是枫叶红的,花朵是淡粉色的。走过树下,如果正好有一阵微风吹过,那你可算个幸运儿了:枝条随着风向你晃了晃,那淡粉色小花的花瓣在慢慢悠悠、成“之”字形飘荡的过程中,有时会翻个滚,有时会径直向前,有时又不住地往后退,它尽情地享受着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望着这美丽的景状,忍不住用手去接一片花瓣,它经过我的掌心,痒痒的,没有一丝分量,转而又开始了它的舞蹈。我不禁停下了已经很慢的脚步,痴醉在这梦幻般的景象中。它又使我想起了日本的樱花,想起了模拟樱花飘落时美丽景象的“啪啦啪啦”舞。浪费的时间真美!

时间是拿来花的,只不过,花时间可以是一种劳役,也可以是一种享受。放眼路入无不步履匆匆,目光空洞。真的有那么忙吗?真的就分秒必争无暇他顾了吗?学点忙中偷闲吧,浪费一点时间,让浮躁的心气化为烟云,让悠闲的欣赏带来愉悦。放慢脚步,让心沉静,生活会变得很美好。

每年从上海到四川去看望外婆,爸爸要给我买机票,而我只想坐火车。我喜欢在旅途中手握一卷,倦了,就放眼车窗外流动的风景,多有情调呀。或是打瞌睡,待一觉醒来,那些曾经焦躁等待的目标,早已轻松地被远远抛在身后,过程已经省略。或者,一边坐车,一边看窗外的风景。有一个人,捧着饭碗,站在铁路边吃得狼吞虎咽,有两三人站在家门口呆呆地看着疾驰而过的列车,有一只鹭鸶单腿独立,久久地站在水库边,仿佛在梳理自己的心思……这些瞬间所见会引起你多少的遐想。坐火车是比乘飞机要浪费时间,但浪费得值。

每天吃完晚饭,我不愿意按妈妈要求的那样,放下筷子就投入学习,而是喜欢一个人走到楼下去静静散步。有一次,走到河边,月色下平时看惯了的树木、小亭、楼宇、路灯朦朦胧胧的,变得特别的美,习习晚风带来草木的清香,徜徉河边,不觉过了好久才回家。妈妈说这太浪费时间了,而在我看来,这种美景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浪费的时间最美。

有些名人,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总是分秒必争、笔耕不辍地在工作。他们有些时间也是用来浪费的。比如,下雨的时候,季羡林先生会坐在自家阳台,隔着洋铁皮听雨,他说“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老先生听到了时光之外的草木一秋,享受着美妙的天籁。这种对时间的“浪费”,说明他不是刻板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善于生活、富有情趣的人。我记得,在总理谈到“和谐”时,他强调“内心的和谐”。浪费的时间最美,就在于它会给人带来情趣,使内心变得和谐。

(指导老师:毛荣富)

点评:

就凭这个别具一格的题目,文章的新意就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 读罢全文,感到奇崛的文题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被演绎得自然圆通、令人信服。 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学习的绝不只是词句或写作技巧,而是作者的内心追求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她有个上课开小差、看闲书的习惯,为此,多次与“三好生”擦肩而过,但她不认为这是什么毛病,那些已经懂了的东西或是书上明明已写得很清楚,老师还要翻来覆去地讲,她就不想听了,便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认为有了这样的“浪费”,“到了紧要处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认为这是古人所说的“张弛有度”。这说明,她懂得怎样听课,并善于掌控时间、调节心理。对她上课不守纪律、浪费时间的批评是肤浅的、简单化的。其实。她的上课表现也正说明课堂教学有待改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待提高。从听课这件小事,我们就可看出丁倪红的与众不同以及她的善于思考。

文中说“我发现了‘浪费的时间最美’,能记住的那些好时光,仿佛都是‘浪费’的”。这是对鼓浪屿咖啡屋墙上“时间是用来浪费的”那句话的发展和深化,也是对生活的概括。作者能在生活中保持着敏锐的语感,这是难能可贵的。阅读课文需要语感,生活中也同样有语感,因为生活也是一本书啊。有位江苏考生今年写《拒绝平庸》这篇高考作文,得了满分,他就是从考场附近一家小吃店“风沙渡”的店名写起的,文中说“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厅一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全文就获得了一个支点。可见,好文章往往是生活的馈赠,生活中的语言远比书本丰富多彩,它能触发灵感、激扬文思。丁倪红到鼓浪屿看到墙上的那句话,就是这篇作文最初的源头。

文中以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来说明“能记住的那些好时光,仿佛都是‘浪费’的”这一主旨句,可谓恰到好处。作者是用新的视角来看这篇老课文的,作者把书读活了。有些人总感到写文章时“无米下锅”,“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少是一个问题,但还有一个是否善于运用材料的问题。所谓对材料的运用,不是简单地将材料原封不动地搬入文中来,而是要找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联想能力、概括能力。鲁迅先生幼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玩”是一个重要内容,现在许多人则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玩”则是浪费时间,照他们的看法,鲁迅先生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在应试体制之下,孩子们玩的时间都被剥夺了,除了学习,其他一概都被视为浪费时间,这篇作文却提出“浪费的时间最美”,这不能不说是富有胆识的。

(荐评老师:毛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