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艺术设计创意教学与地方民族工艺的产业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艺术设计创意教学与地方民族工艺的产业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的脱节,既有高校艺术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也有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偏向及体制方面的原因,对此,高校设计教学必须在政府、文化产业部门等众多因素中发挥引领或枢纽作用,转变理念,以注重多向互动、系统创意、团队培育和成果转换的创意教学为核心,改革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意教学;民族工艺;产业化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的脱节,已经成为国内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界和产业市场备受瞩目的问题。其出现,既有高校艺术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也有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偏向及体制方面的原因,这促使地方高校和文化产业部门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1高校设计教学与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的脱节之因

高校设计教学和地方文化产业的脱离,对前者而言,表现为教学改革和方案实施相对滞后,人才培养方向模糊,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低,创新意识薄弱,普遍存在学无所用的忧虑和感慨;对社会产业文化而言,则表现为受制于经济收益而偏向短期效应,产业开发零碎而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工艺质量低下,品牌更替频繁,往往以“地方特色”丢失特色,造成产业开发的困境而难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笔者调查和实践经验,两者似乎都有难言之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既要在特定教学时间内,完成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实践,还要考虑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和社会需求,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以求教学成效的优化,但没有地方文化产业部门提供资金、实践平台,或受限于自身办学条件,往往使教学初衷浅尝辄止;对社会文化产业而言,市场需求和导向瞬息万变,在人才效应实现周期相对较长的情况下,往往只能被动借鉴、选择现成概念和模式,或受制于地方文化建设考核指标,而寻求“短、平、快”的产业化作业。无疑,上述心理均有各自的合理之处。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仅仅考虑各自的客观情况,那么,两者之间持续的脱离,必将导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继续成为无本之源,而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虽花样翻新,但实质上困上加困的后果。

无疑,高校艺术教学模式落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偏向及体制方面的原因是问题的焦点。但是,地方民族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牵涉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就业福利等多方面的行为,它既有政府的参与,又有大量民间私营企业投身,还涉及到地方文化艺术研究者、教育者的论证和设计,且暗含各类潜在消费群体的接受行为。因此,我们不能把责任包揽、推诿于其中任何一方。

2高校设计教学引领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的三项职责

尽管原因诸多,但笔者以为,在地方行政、文化艺术环境客观既定的前提下,高校必须在政府、文化产业部门等因素中发挥引领或枢纽作用,才能逐步转变这一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校集合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职能,有人才和智力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办学服务地方的职责使然。正因地方文化的发展与高校办学相互制约,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也应倚重高校的特殊作用,而促成高校设计教学担任三方面的职责:

(1)说服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从长远考虑进行地方民族工艺的产业开发,避免因“特色”而囿于“特色”,因“地域”而陷于“地域”,避免短期效应和应景工程;

(2)集合地方文化艺术研究者和教育者进行全面论证和设计,在国家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整体视野中,寻找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开发的突破口和模式,遵循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的积累原则,既有宏观图景,又有微观考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现地方民族工艺的长效、循序、内涵式发展;

(3)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需求,钻研传统工艺理念和现代设计思潮,借鉴其他高校教学经验,在全球设计语境中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立足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探索提升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方法,适应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上述三方面,本应是地方高校设计教学涵盖的三个任务,三者相互促动,不仅能为高校设计教学提供支持,还能促成全局统筹、与时俱进的办学格局。但由于一些高校忽视前两个方面的工作,导致教学重复原有模式,而欠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诸方面的探索与更新。笔者以为,就设计教学本身而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首要的前提,其中,以创新意识和创意方式带动教学则是实现三大任务的核心。

3从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看艺术设计创意教学的内涵

创意教学,是当前艺术设计的热门课题。无论如何界定,创意教学的关键在“创新”或“新意”,它涉及对旧模式中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传统设计教学在一般意义上是师生双向的活动,创意的实现,大多停留在教师创意性引导、学生完成具备一定创意的设计作品的层面上;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和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联系起来,创意教学的内涵,或者说是原则,则要丰富的多,具体来说如下:

(1)教学由双向活动变为灵活的多向活动。创意教学的实施,必将在传统课堂教学实训的模式之外,着力利用社会提供的设计类课题、方案、订单、合同等的契机,以应用促动教学,这样,师生双向交流,将变成教师、学生、赞助者、投资商、合作人、管理者等多方面的互动,部分设备、场地将达到共享,一些民间行家,将成为课堂外的教师,学生也将通过调研、设计、沟通、推广等具体环节,深入了解艺术设计各环节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虽然没有全程提供创意,但打开的思路,将启动学生立足现实,调动他们的创意设计行为。这种灵活的方式,还将促动教学评价时间限制、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转变,因为完整的设计活动,必须在市场反馈后进行修改,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与学生互动的各类群体的评价,都应该纳入考量范围。

(2)创意灵感拓展为创新理念和系统实践。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想法付诸实施并形成作品,对艺术设计教师和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是,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引导,对他们原有知识、技能的构架进行创造性地整合、丰富和系统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并付诸设计实践,就相对困难一些。要实现这一点,除了艺术设计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提升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素养,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独特的审美品格,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每个学生从一件成功的作品,逐渐成长为优秀设计师的前提,更是创意教学避免零敲碎打、浅尝辄止,而更为注重学生成长的前提。

(3)设计行为由个体转入团队基地的培育。从地方民族工艺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创意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人才培养专业方向雷同、设计理念和方法相似、作品风格接近、设计行为个人化的传统模式。相反,应该从因材施教出发,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一个班级或小组中,学生有明确的个人定位和专业特长,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创意教学,巩固已有技能,拓展新技能,团队设计中取长补短。基于此,就必须打破课程教学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而更加注重课程群之间的关联,注重教学团队在理念和方法上的一致,注重教学评价的灵活多样。团队合作,还应依靠较之社会实践相对稳定的基地训练,为课堂教学做延伸,为社会实践做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工艺美术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J].2002.

[2] 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国余,张立群,顾惠忠,周宏.设计与设计管理研究[M].2006上海国际设计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选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A・J.普洛斯(美).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M].张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