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3岁的院长和24岁的学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3岁的院长和24岁的学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传播教育要合乎人类实践理性而存在,即不仅要符合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理性,而且要合乎社会文化发展的理性,维护新闻传播教育本应具有的人文品质。

罗以澄院长很忙,几次相约,终于盼到他有空。阳春三月,武昌珞珈山上,樱花绽放。在书香味十足的院长办公室,睿智、健谈的罗教授侃侃而谈,不知不觉间,墙上的时钟从9点指向了12时。以下是记者同罗老师的“对话”实录。

教材不宜太多太滥

记者: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83年就有了新闻系,屈指一算,已经24年了。请您介绍一下新闻学院在教材、师资方面的建设情况。

罗以澄:先说师资。我院现有专职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4人。新闻系创办的时候,只有一个新闻学专业,教师仅10多人,主要由武大中文系的老师组成,同时也从新闻业界引进一些资深记者、编辑加盟。1985年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又有几位广电系统的从业人员加入教师队伍。上世纪90年代开办广告学专业,其主要师资从校内调剂,原来学文学、学经济等的老师转行从事广告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新世纪我们新增了“网络传播”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又从媒体和兄弟院校引进了一批教师。目前正在物色新人,筹备开设媒介经营管理和动漫艺术两个新专业。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对老师的培养、提高工作。一是抓好“师德”教育,帮助老师牢固树立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抓好“师才”教育,创造条件帮助老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现在我院50岁以下的中青年老师大多拥有博士学位、有出国访问或留学的经历。

关于教材建设,我院老师编写过一些教材,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颇受业界的认可和学界的欢迎。但是有些课程,我们就没有自编教科书,而是使用兄弟院校编写的教材。教材并非专著,专著强调个人的思想和创造,教材主要讲授通用规则、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还有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材编得很好,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搞“重复建设”了。现在好多学校都在编教材,仿佛人家有我没有就是落后。为了“集大成”,著名高校联合起来一起编撰才是上策。否则,各个学校各自为政,对新闻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新时期的精品教材,应该是既能正确提示学科自身规律,又能够适合社会转型及面向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既有中国特色,又被国际学术界业界认可。

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

记者:2000年8月,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后,重组成新武大,由您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目前全国新闻院校越办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您带领的团队打算怎么办?

罗以澄:在各方的支持、关爱下,武大新闻的发展之路已步入“快车道”。1999年,我院获得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又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继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之后,全国第四所获得此项资格的学校。2005年武大各个学院的领导班子换届,比我年纪小的数位院长纷纷离职,但本人作为“特例”连任,任期至2008年底。这是组织还有同事“双向决定”的结果,我除了“遵命”,别无选择。作为一个六旬老人,尽管管理和教学科研任务相当繁重,十分忙碌,但本人却没有精力不济、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在我身后,站着一支特优秀、实力强的团队。这支团队是我精神的支柱,是我有勇气承接院长重担的力量所在。

当下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在校生有12-13万人。面对如此激烈的新闻教育市场竞争,我认为一方面要在制度安排上,对新闻教育进行规划,以避免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各个高校之间一定要实行差异化竞争,就是要实行正确的市场定位,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我们武汉大学作为重点大学,定位应该和一般地方院校不一样,武大新闻主打的是高端市场。也就是说,我院办学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而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辅以本科生教育。有段时间,因种种原因,本院的成人教育呈萎缩之势,部分老师有些担心,我却挥了挥手,让它去吧,因为这并非我们打品牌的拳头产品。

培养有思想的传媒人

记者:作为院长,您治院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传媒人?

罗以澄:一言以蔽之,武大新闻出的“产品”当为“有思想的传媒人”。至于治院思想,本人以为,新闻传播教育要合乎人类实践理性而存在,即不仅要符合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理性,而且要合乎社会文化发展的理性,维护新闻传播教育本应具有的人文品质。这一抽象的道理,蕴含着我们的具体实践,即承续现代大学精神,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新闻院校担负着为媒体培养记者的重任。能够应付一般报道的“跑街记者”,媒体当然需要。但本院的定位是:培养传媒需要的高端新闻人才,即能做精品新闻、能斩获新闻奖的记者编辑,他们应该是今日媒介的骨干、顶梁柱,明天主流媒体的领军人物。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仅给学生传授一般的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锤炼他们的专业思想、专业道德、专业能力,激活学子们的创新力以增长才干。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目标基本实现了。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我院已有60多名毕业生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广播电视“金话筒奖”等国内新闻从业人员的最高奖项。另有近百位毕业生担任各类媒体的老总、部主任或首席的职务。一年前,清华大学的范敬宜老先生在武大吟诗赞曰:“春风桃李廿三年,辛苦赢得喜满园,试看神州舆坛上,几多出自珞珈山。”

实习单位要精挑细选

记者:武大新闻的学生实习,不少被安排进了北京的中央级媒体。学院是如何开辟、建立和巩固实习基地的呢?

罗以澄:实习单位是学生走向新闻工作的第一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影响很大。为此,院里在确定学生的实习单位时,总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非常精心细致。因此,这些年来我们学生实习的地方,一般均为在社会上口碑较好,公信力较高的新闻媒体。为了巩固实习基地,我们每年于专业实习前,都要指定专人到实习基地去联络,在派出学生之前,给每个实习单位发出一份“致实习生单位的函”。实习中后期,院里的老师会到各大实习基地,看望、慰问实习的同学。高起点、高规格的实践教学,使一些特别勤奋、富有天分的学生脱颖而出。

好新闻的标准有三个

记者:罗老师在一线从事过10多年的新闻采编工作,在从记者到学者转型之后,出版过《新闻写作》的专著及发表了数十篇新闻写作学方面的论文,还曾担任各级各类新闻奖的评委,请问好新闻的评判标准有哪些?

罗以澄:我眼中的好新闻,起码包含三大要素:一曰报道不仅要写好,更主要的是新闻事件的选择须到位,题材的社会关注度越大越好;二曰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解读,有独到见解,新鲜深刻,这样才能震撼人心、发人深思和令人回味;三曰要合乎新闻报道的规范,坚持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

有的记者缺少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也就是缺乏辩证法的思想,做报道不懂得“平衡”,导致受众获悉的信息不均衡,以至误导受众。平衡缺失,容易犯片面、跟风和一边倒的毛病。

博士生质量要提高

记者:从1988年开始,您先后指导过16届68名新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6届18位新闻传播实务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我接触的一些博士生,有的青出于蓝,但也有部分人理论上无创见,同时于新闻实践无益。您怎么看待当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培养状况?

罗以澄:我们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生“扩招”,导师大增,其培养质量有“下滑”倾向。具体说来,问题主要出自以下三个环节:1.招生环节。指标增加后门槛降低,质量难以保证。我挑弟子,一看科研能力和潜质;二看“出身”,即本科段学习的基础。基础如果太薄弱了,做出成绩的可能性就不大。另外招生环节中考试方法也存在矛盾,考试中外语分数占重要比例,这一块是国家划线,有的人专业平平,但就是外语特别棒,结果榜上有名;而有的人科研能力超群,但就是外语多年都过不了关,所以被挡在门外。2.培养环节。问题出在导师身上,少数导师自身缺乏学术规范化的训练,仓促上阵。还有,部分知名教授所带博士生过多,超过了极限,学生连跟导师见一面都不容易,谈何“传帮带”!?3.问题出在博士生身上。一些人报考博士生,动机不纯,或为了光宗耀祖,或为了升官发财,或为了镀金而来。须知博士阶段的学习纯粹是以学术为本,做学问是准博士们毕生的追求,否则就不应进此门。

链接:罗以澄,博士生导师。上世纪60年代初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6年毕业后,长期担任地方报纸和广播媒介的记者编辑;1984年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任教。现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