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陕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陕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十一五”以来陕西省第一产业以年均4.84%的速度不断上涨,其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文章通过对陕西省11个区域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进行的Shift-Share分析发现在此期间陕西省整体而言第一产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杨凌示范区和榆林市第一产业竞争力提升最快,而安康市和西安市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竞争力出现了下滑。

关键词:结构;竞争力;SS分析

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陕西省作为第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将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对陕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结构进行评价是产业结构科学调整的依据,也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以下简称SS分析)对陕西省下辖11个区域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所在和产业调整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模型

国内外对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产结果为基础构建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例如因子分析、生产率指标分析等;一类是以竞争环境为基础构建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如波特的“国家钻石理论模型”、世界经济论坛(WEF)等机构提出的竞争力因素模型等。本文通过SS分析对陕西省第一产业竞争力是建立在农林牧渔总产值基础上的,因而是基于生产结果的竞争力评价研究。SS方法最早由Daniel.B.Kramer最早提出,后经过Dunn和Hoover的完善,在经济学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在动态性变化中,通过定义区域所在整体为基本参考点,寻找各区域发展与参考点之间的增长差距,并将这一差距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以及竞争力偏离分量,使人们比较清楚地了解该区域某行业经济的增长或减少多大程度上是来源于自身的结构优势、劣势及其竞争力的强弱,从而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以此来说明研究区域中经济的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我们对以下变量进行定义,以说明我们的数据处理过程。基期用下标0表示,报告期用下标t表示;用j表示地区,i表示产业构成成分;APV表示第一产业产值,并定义。

APVj=■APVij;APVi=■APVij;APV=■APVij

那么使用SS分析的陕西省产业第一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如下:

总位移(Actual Shift)为:SA=APVjt-(■)APVj0

差异位移(Differential Shift)为:SD=■[PAVijt-(■)APVij0]

均衡位移(Proportionality Shift)为:SP=■(■-■)APVij0]

且存在:SA=SD+SP

相对位通过求对应位移在基期产值的百分比得到,相对总位移为、相对差异位移、相对均衡位移分别为:

RSA=SA、APVj、RSD=SD/APVj、RSP=SP/APVj

二、数据描述和实证研究

本文对陕西省11各区域(10市一区)的第一产业结构进行研究,选取“十一五”以来第一产业产值数据,并对数据按指数方法进行了价格调整。2011年陕西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按当期价格计算已达2058.6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产业及其服务业比重为66%:2%:27%:1%:4%,相比于2006年相应的产业比重64%:4%:26%:0%:6%有了大幅度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剔除价格因素影响的农林牧渔产值增长了32.77%,以年均4.84%的速度不断上涨。其内部组成也有着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农业增长了33.30%,年均涨幅4.91%;农业增长了33.30%,年均涨幅4.91%;农业增长了33.30%,年均涨幅4.91%;林业增长了52.77%,年均涨幅7.32%;牧业增长了25.72%,年均涨幅3.89%;渔业增长了70.41%,年均涨幅9.2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了33.80%,年均涨幅4.97%。

对陕西省11各区域进行产业竞争力评价,首先对各区域的产业增长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表1所示增长率为分别通过农林牧渔产值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后的实际增长率。表1反映出榆林市和杨凌示范区在此期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50%以上,增长迅猛。榆林市表现为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24%,这是由于榆林属于陕北资源城城市,在此期间榆林市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服务业整体产业环境的形式;杨凌示范区作为国家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此期间表现优异,林业超常规的发展是由于其特殊的纬度地带造就了国家主要的猕猴桃等水果产业带,此外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超速发展是由于示范区推进的“一村一品”工程及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安康市在此期间的产值出现了负增长,是由于占总产值比重最大的农业产业出现了大面积减产。

通过表1的增长分析并不能很好地定量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不能反映出各区域结构的强弱程度,因而进一步地对比陕西省2011年与2006年的发展状况,对陕西省第一产业进行SS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进一步的对表2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陕西省第一产业的SS评价分为四种类型,如表3所示。

Ⅰ类,西安市的位移均为负,表明2006-2011年西安市第一产业总产值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未能寻找到当地第一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且发展滞后,有待于调整结构和优化第一产业产业发展环境。

Ⅱ类,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商洛市位移均为正,表明这些区域的优势产业与陕西省发展较快的产业相吻合,产业业结构合理,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未来这一区域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增长中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

Ⅲ类,宝鸡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的总位移为正,差异位移为正,均衡位移为负。表明这些地区整体而言发展水平快于陕西省,其原因是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当地优势产业,在全省增长较快的产业在这些区域增长缓慢。未来这些地区产业发展还应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在机会成熟的条件下对全省发展较快的产业进行适用性转化,促进当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Ⅳ类,安康市的总位移为负,差异位移为负,均衡位移为正。表明整体而言发展水平滞后于陕西省,其原因是这些安康市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当地优势产业,全省增长较快的产业在安康市增长也较快。未来安康市第一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结构调整。

三、评价及讨论

陕西省仅有西安市和安康市的在评价期间的第一产业竞争力出现了下滑,其他区域产业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说明整体而言陕西省第一产业发展结构合理,产业发展迅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水平。在此期间产业杨凌示范区相对位移增长最快,其并没有选择在全省增长较快的产业进行发展,而是选择了更能够发挥了区域竞争优势的第一产业类型,产业竞争优势突出;安康市产业竞争力下降是由于其最产业结构中份额最大的种植业优势下降,导致安康市的产业竞争力下降最快。未来陕西省还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产业组织优化实现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庆忠.泰安市农业竞争力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中信出版社,2007.

3.邹晓琴.山东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5.

(作者单位:王武军,陕西省周至县国营永红林场;杨睿,周至县林业局。其中,王武军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