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及开发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及开发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教育领域国际交流的发展,交换生项目成为不同国家校际间学生交流的重要形式。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二战之后交换生项目开始流行,旨在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技能,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从当前的实际操作看,交换生项目通常以姐妹学校或合作学校互派学生进行一段时期考察、学习的方式展开。学生一般寄宿于接待家庭或其他指定的旅社、公寓或是学生宿舍。如果交换时间较长(如6至10个月),交换生一般进入课堂进行随班学习,同时接受接待学校当地语言的强化教学,课程学习达到规定要求可获得相应学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校园出现了肤色不一、语言各异的国际学生的身影。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其中大多数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这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文化与语言的丰富性。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为学校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提供了多元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外语课程的重要保证,[1]41资源开发能力也越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尺。[2]课程资源一般指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以资源的功能特点为标准,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堂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与技能、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活动方式与方法、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程但不构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媒介、环境以及课程主体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具体到语言教学,外语课程资源则包括外语材料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其中的外语教学材料可归为素材性资源,支持系统与教学环境则归为条件性资源。交换生作为人的存在,可以协助外语教师构建丰富多彩的外语教学材料和语言环境,他们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文化经历、情感体验均可转变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素材与条件的资源功能划分为外语教学过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框架。外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外语则需要一定的语言素材和条件。对此,王初明有一段精辟的描述,其核心意思是:外语是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的语言接触学会的。[3]这一外语学习过程观融合了语言学习的素材与条件等资源要素,为我们开发交换生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一条宏观思路。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的开发策略与方法,可以借助于交换生来设计更丰富的交际活动,建构更加真实的外语使用情境,创设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拓宽外语素材的来源及其语料真实性和文化丰富性,从而充分发挥交换生作为课程资源的素材功能与条件功能。据此可以认为,交换生作为不同国家学校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和参与者,其在外语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

二、交换生外语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策略”一词有宏观、微观两个理解视角。宏观的策略指实现目标的方案、计划、方针,微观的策略则指具体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技艺。因此,对交换生资源开发策略的探讨主要应涉及两个方面:1.宏观的总体思路和原则;2.宏观策略指导下具体的开发方法。总体的思路、原则相对稳定,具有理念导向作用;具体做法则可多种多样,只要符合总体的原则,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均可根据教学需求放手取用。宏观开发策略就是:积极利用交换生来创设真实交际需求与情境,构建积极的外语学习体验,提供真实、丰富、多元的学习材料,从而优化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

在宏观策略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将交换生融入外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体验来提升教学的实效。由于具体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交换生的构成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设计具体的开发策略需要外语教师对现实条件进行全面审慎的考量。下文笔者以江苏南部某重点高中为例,描述该校在英语课程中开发交换生资源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交换生资源概况与开发思路

交换生项目在该校已经开展了近8年,交换生数量从原来的2名逐年上升到2011至2012学年的15名。2013至2014学年交换生数量维持在15名,其中12名以英语为母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其余的来自法、意、泰等国,也基本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他们将在该校学习10个月,寄住在该校学生家里。除了参加固定时段的中文课程,他们被编入高一年级常规教学班级随班就读,每个班级均拥有一名以英语为母语者。对于交换生资源的开发主要从两个维度考虑:1.开发主体:学校、教师、学生;2.开发时空:课堂内、课堂外。两个维度相互交叉,构成不同的开发领域,如学校组织交换生在课外开展英语角活动,教师安排交换生进行口语微格教学活动等。不同活动的展开需要全面考虑课程条件,具体操作时以实用、有效、简便为原则。

(二)交换生资源开发活动举例

在实用、有效、简便的原则下,英语教师组织具体的活动来发挥交换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下面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使用过的且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

1.课外讲座

邀请交换生围绕某一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言输入和话题知识。在组织时需要注意话题的选定、前期的宣传、会场的安排、后期的效果跟踪。该校曾以圣诞节为契机,邀请欧美的交换生就圣诞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念进行一次面向全校的讲座活动。这次讲座一方面旨在创设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文化理解,另一方面则针对当下国内西方节日流行、过度商业化的弊病,通过西方学生现身说法,还原圣诞节团聚、感恩、奉献等本真元素。前期组织学生进行海报设计,做好讲座宣传;交换生根据该校学生的语言水平合作编辑了一本介绍圣诞节的英文小册子,图文并茂;讲座开始前发放讲座提纲;讲座过程中安排提问、互动、竞猜、歌唱等环节;讲座结束时,通知学生在教学楼布告栏相应区域写下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未来工作的改进。讲座类活动特别适合西方文化展演。该校英语组的教师也经常以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习俗介绍和文化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外语文化和外语学习的兴趣。

2.英语角

英语角是比较常见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但该类活动的实效却颇受人怀疑。当然,好的活动需要细心策划和精心组织,交换生的参与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展该类活动时,组织者通常会:(1)选定一个固定的活动教室;(2)每次由一定数量的交换生与该校学生合作组织;(3)预先告知讨论话题,如环境污染、独生子女政策、禁烟问题等,以便学生有所准备;(4)选定一名交换生做主旨发言;(5)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划分派别、限定时间,将交换生指派到不同的小组,每组、每派选出若干人展示本组观点和参加辩论,组织者最后给予评论;(6)自由讨论;(7)给出下次活动时间与话题,发放补充的材料,其中含有难词难句的注解。

3.英语演讲俱乐部

沟通与领导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今天更显重要。该校的英语演讲俱乐部由数名师生和交换生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运转,通过培训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演说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俱乐部的活动一般依据领导小组集体设计的教学大纲展开,内容涉及英语演讲文体知识、演讲稿的特点和撰写方法、非语言要素的作用、常用的演讲技巧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时间限制,活动主要由交换生和英语教师用英语主持,依托优秀英语演讲范例的聆听、阅读、分析和模仿,来进行演讲知识与技能的学与练。同时辅以命题作文,学生独立撰写演讲稿,交换生帮助修改润色;每次活动选定一名中国学生、一名交换生分别进行演讲展示,授课教师或学生则给予评价和指正。从参与面角度看,英语演讲俱乐部更适合于语言能力较强、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为了保证实效,演讲俱乐部的成员不宜过多。

4.参与课堂教学

让交换生参与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日常化的资源开发方式,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该校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有:(1)词汇、课文领读与示范;(2)小组活动时穿插于各组提供语言上的帮助;(3)提供口头、笔头表达任务成品的范本,供学生比照、参考;(4)帮助澄清、更正教材教辅中的错误;(5)对课文中的西方文化现象进行资源的补充和讲解;(6)发挥交换生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7)在争议性话题的探讨中凸现东西方学生思维的差异,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8)个别学生的单独辅导。这些角色类似于助教,但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设计,避免低效和形式主义。

5.项目学习小组

在学生学习方式不断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1]4。多种版本的中学英语教材设置了项目板块(Project),旨在通过实际的语言使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项目主要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教师很难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通过让交换生参与项目学习,形成项目小组,学生的学习动力、责任心可以有较大提升,项目完成中的问题通常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该校某个项目学习小组曾完成一个名为“Helmet, the protector of the head”的项目。他们通过资料搜寻和整理,设计了一份提倡骑车时佩戴好头盔的公益宣传小册子,内容涉及头盔构造与功能,世界范围内因未佩戴头盔而导致的伤亡情况以及认真佩戴头盔的倡议书。由于交换生的参与和帮助,他们能够收集到较多的相关英文资料;因为他们需要到高一其他班级进行宣讲,在这样一个输出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认真对语言材料进行阅读、整合,设计宣传手册,准备讲演文稿。该项目小组的活动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整个过程中,交际目的明确,任务清晰,语言素材丰富,有大量意义协商的机会,学生能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校园中交换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外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特质来促进本校学生的外语学习。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考察,交换生群体有着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外语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来发挥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钟启泉. “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J].上海教育科研,2008(1):7-9.

[3] 王初明. 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