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琴出世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琴出世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琴始创于传说中的神农、伏羲之世,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其深邃、空灵、悠远的音色暗合“中庸”之法,展现了古朴淡雅、平和冲淡的精神境界,自古以来备受文人雅士钟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代表。

古琴艺术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视为东方文化的象征,且于2003年被正式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明代思想家李卓吾《琴赋》有云:“琴者,心也”。抚琴一曲,成为士大夫们表达自我的心灵诉求。

明代《新增格古要论》将“古琴”列为十三类文房清玩之首,自此帝王贵胄、文人雅士无不为拥有一张唐宋元明的吉琴而一掷千金。被谦称为“枯桐”的古琴以朽木素漆之身,数百年来即与法书、名画具有同等价值。

随着中国文物市场的复兴,古琴的价值也重获定位。2003年,王世襄夫妇在1948年收藏的唐“大圣遗音”琴拍出891万元的高价,从此搅热古琴收藏。2009年,明代“月露知音”琴与晚唐“太古遗音”琴则以超过2000万元的高价成交。今年春拍中,古琴专拍已经成为一线拍卖公司不可缺少的部分。虽价位猛涨,名琴依然难求,唐宋元明古琴名品的可流通量要大大少于同时代的书画、陶瓷作品,五年来仅有十余件佳作出世。故其未来的价格走向仍有巨大的想像空间。

古琴的制作

唐代之前,弹琴的人一般自己都会制作琴。后来,弹琴的人多了,便有了专业的制琴人。街市上还有古琴出售,这样也就出现了制琴的专家。有了制琴专家之后,制琴人都会互相竞争,使自己制的琴质量更高,名声更大。所以,在制琴的材料选择方面,逐渐讲究起来,要用上等的好料。

传说伏羲氏制琴十分讲究。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不是梧桐树就不会在树上栖落,于是认为梧桐是非常优良的木材。他制琴的时候,叫人把梧桐砍来,要选择三丈三尺高的,然后截成三段。这三段的意思表示天、地、人三才。

选木料时,他先取来一段,敲一敲,如果声音太清,认为木质过轻了,不要;再取另一段,敲一敲,声音要是太浊了,认为木质过重了,又不要;最后,再取来不轻不重的一段,用手指弹一弹,声音清浊相当,轻重也适宜,便把这木材送进流水中,泡浸72天,然后,取出来阴干,再请高级的匠人制成古琴。

到了明代,对古琴而言意味着一次突破,地位被再次提升。同时,古琴渐渐变成了为人崇尚的古董和身份的象征。从前被学者、文人自由弹奏的古琴,至Ⅱ了明代被正规化,固定了越来越多的弹奏吉琴的繁琐规矩,诸如可与何人弹奏,可为何人弹奏之类。甚至琴谱中还规定,说明什么时候适于弹琴。1573年的《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中列出了好几条,“遇知己、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山埠……”,而不适合弹琴的也有好多处: “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市尘、对夷狄、对苏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

古琴并非越古越好

琴之称为古琴,是一百来年的事儿,以前就叫琴。百来年前,大批西洋乐器传人中国,为了有所区分,慢漫地给琴前面加了一个“古”字。琴从那时候起,也逐步从过去文人修身养性的道器,逐步分化为文人琴和艺术琴即音乐琴,而后者,由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和衰微、士大夫的消失,一百年来逐渐成为主流。现在占主流的仍然是艺术琴即音乐琴。

琴既是乐器,就有声音要求。古人形容一张好琴,须“九德齐备”,即达到如下九个标准: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这是琴文化的特色:以写意的、不准确的表述,靠近一种不可量化的精确,同时自然衍生出神秘感。其实,结合声学原理、音乐学理论等, “九德”不可能同时出现,即九个标准有些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琴上。后世称“九德”齐备均为写意式赞美。

琴由于其特殊的制作过程和材质等等原因,每一张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人们认为越古越好,甚至产生了许多养琴的方法,以期使新做的琴能达到古旧之琴的效果。古人对这种不讲究琴的本身声音效果,一味地唯古为上的片面认识早就有所批评――相传明代有斫琴师,选良材、用良工精心制作了一张琴,其声音非常好,堪称绝妙。当他把这张琴献给宫廷,宫里认为这张琴不古而不待见,退给他了。此人随即将该琴埋于地下数年,再取出来,琴身上有许多损伤和斑点,他将该琴翕到集市上去卖,遇到了宫廷采买,他介绍说这是一张从坟墓里挖出来的前代旧琴,便获得宫廷赞赏,卖出了高价。此琴史轶事,是对不懂琴,唯好古的坏风气的讽刺。

从民国古琴入门

目前,古琴收藏大体分为三档,入门者我们建议先从民国古琴入手:

高档琴为唐、宋、元琴和明代皇家宗室制琴。由于留存凤毛麟角,一旦在市场露面,就受到藏家追捧,价位动辄数百万,千万元高价也时有出现;

明代文人制琴做为中端品种,尚有一定数量遗存,价位在百万区间居多;

清和民国时期的古琴因品质远逊、数量较多,价位相对较低。

古琴的品鉴

古人对于琴各个结构部位的命名,大多采用非常诗意和具有画面感的词汇,即使你不理解其中含义,仅仅看着也会陶醉其中。琴一般长约3.65尺(约120~125厘米左右),象征一年365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6寸(20厘米左右)。一般厚约2寸(6厘米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