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体育教育专业掷标枪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构建“二段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掷标枪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二段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育;掷标枪;“二段式”教学
从现代心理学理论角度分析,学生学习与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是由心身合二而一完成的。通过构建“二段式”教学模式,并在掷标枪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皆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2011级本科1-4班(男75人,女11人)、5-8班(男76人,女11)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对照组采用原有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二段式”教学模式教学。实验前对两组的相关数据测试,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两组都按我院体育专业考试大纲进行考核,但是实验组考核内容略有增多,难度加大。对实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进行显著性分析。
2、“二段式”教学模式构建
2.1“二段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人所具备的一切能力或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体育运动技能属“动作”技能之一;而心智技能则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它是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并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成分[1]。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基本理论,将传统教学的基本部分教学阶段划分为两段,并分别明确各段的教学目标,即前段,体育运动技能能力教学阶段,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能;后段,体育智力技能教学阶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记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方法的能力等。这种操作突出了师范专业的特点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身体练习与智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2“二段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经多位有关专家,结合28学时/轮教学任务,确定掷标枪教学目标体系。见表1。
2.3 “二段式”教学模式的操作
2.3.1 课中教学操作
掷标枪的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在“二段式”教学的课堂操作中,运动技能阶段与智力技能阶段的时间分配比例可视教学进程等确定,总体采用32比例。
2.3.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操作
“二段式”教学采取改变以往的课后全部松散式作业,变为课内、课外结合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内和课外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等形成优化的组合,达到严谨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操作。对课外学生学习时间的控制、学习场所和资料的提供等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和体现。
2.3.3“主题式”教学操作
“主题式”教学操作主要是针对发展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掌握知识和技术及方法、自我评价等,培养学生独自达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有能力地学习的能力。
方法: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设立若干教学主题,在主题实施中附加实现多项教学目标的要求,达到“一题多标”的教学效果。
2.4“二段式”教学模式学习评价与计分
建立“二段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体系考虑的基本因素:依据教学目标体系确定学习评价因素;确定学习评价因素权重,见表1;由任课教师和学生构成学习评价主体,评价人员的数量3人以上;采用过程与终结、定性与定量、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二段式”学习评价与计分方法。以全部教学“主题”为试题,按评价因素(即教学目标)分项进行计算各项得分,再按各级目标权重分别计算出各级目标的得分,体育运动能力得分和体育智力能力得分,二者之和是掷标枪成绩。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能力比较
通过“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掷标枪技术理论、教材教法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这既是使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术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验后,对两组学生掌握推铅球的基本知识(问答、论述等)的程度和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练习法及游戏法等能力等进行了测试,结果都出现很显著性差异。
3.2 学生掷标枪综合成绩比较
教学后对两组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P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掷标枪综合成绩差异检验
实验组 对照组 T 显著性
最高分 97 93
最低分 68 61
平均分 85.9 76.3
标准差 7.554 8.228
标准误 0.628 0.689
D 0.2789 O.2826 2.71 P=0.007
4、结论
构建“二段式”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育专业掷标枪教学中进行实验,突破了传统学生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术科课堂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体育智能,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树立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2.
[2]张春美.普通高校体育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 2002, 9(1):51――53.
[3]谭小勇.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结构及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61―664.
[4]王伟.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中“文字表达法”教学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91―93.
[5]刘亚,王增辉.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教学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7.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体育学系,广东 茂名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