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内河景观格局营建策略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内河景观格局营建策略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概念,并分析了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特征及营建原则,然后从用地控制、项目构建和空间布局三方面入手,介绍了城市内河景观格局营建的策略,希望当代规划师能从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水利学、景观设计学等多方面考虑,科学合理地营建城市内河景观格局。

关键词:城市内河景观格局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用地发展迅速,城市内河从城市迹象薄弱的自然状态开始被开发建设,在这张白纸上勾画出美丽和谐的画面是城市规划者的梦想。但是一些城市内河河面广阔、滩地面积很大,需要分段分时序地开发。如果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景观格局指导,很容易造成土地利用方式的无序化和盲目性,导致城市内河景观结构和功能失调,使其无法发挥综合功能。只有根据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水利学、景观设计学的一些原理,结合城市内河的的自然现状及城市发展格局,营建合理科学的景观格局,才能有效地指导各段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从而高效合理地利用城市内河宝贵的土地资源。可见,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特质在于其结构整体性、功能平衡性、空间协调性,对下一步的景观规划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控制作用。

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特征及营建原则

2.1概念界定

内河一般指处于一个国家中的河流。城市内河,简单的说,指流经本市城镇规划区的河流。城市内河景观,指城市河道景观,是城市河道水域本身以及与城市河道毗邻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与其相关的自然、人工、人文因素都应划为其景观范畴之内。

在生态学中,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而在城市规划中,景观格局偏重于规划区景观的组成以及结构,是检验景观布局是否均衡科学合理、是否能呼应城市功能诉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本文的景观格局指城市规划范畴的景观格局。

2.2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特征

1.内涵多义性。城市内河景观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水利、生态文化、园林景观、城市历史、建筑风格等各个领域,各有其特定的意义与境界,决定了城市内河景观内涵的多义性。

2.特色多元化。从横向来看,城市的地域性(地理位置、地貌地形、发展阶段、风俗民情、社会政策等的不同)导致各个城市的城市景观特色不同,而城市内河的自然条件、形态特征等亦不同,如此导致不同的城市内河景观异彩纷呈。从纵向来看,一个城市处于动态发展中,城市内河的功能及用地要求也与时俱进,从而内河景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变化,呈现多元化形态。

3.自然生态性。城市内河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其生态系统比城市其他地段更有自然性。尤其是水陆交界处,这里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生物多样,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凸出。

4.构成系统性。城市内河景观属于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绿化及格局都要纳入城市的绿化系统以及发展格局中。同时,城市内河景观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其所反映的不是各构成元素的独立效果,而是各相关要素组成的复合效应。

2.3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原则

保证安全。城市内河承担着排洪泄涝的功能,所以在景观规划中首先应考虑河道的整治,“防洪与蓄洪”相结合。

保持生态性。城市内河是自然环境较为突出的地区,生态性是其本性,在景观规划中要尽量营造自然特色。

3.整体性原则。城市内河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无论是产业、居住、绿化还是交通、公共服务都要和城市现有格局连接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城市远景发展方向。此外,城市内河景观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河道整治要治水治污治环境同时并举、景观规划要各种要素同时考虑,相互协调平衡。

4.以人为本。城市内河是城市中自然资源最宝贵的地区,其景观规划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市民的生理心理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景观要资源共享,游览路线连贯顺畅,对广大市民开放,服务于全体市民。第二,景观规划实现“亲水”“亲绿”“亲地”,使市民能够接触到水、置身于绿化之中。第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盲人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清新自然的滨水景观。

5.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内河景观要彰显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将城市的文化灵魂和发展方向融入内河景观中,使市民切身体会到历史、使城市真正的不可复制。

城市内河景观格局营建策略

3.1用地控制策略

城市内河景观格局营建的策略包括用地适宜性评价、耕地保护及利用两个方面。

1.用地适宜性评价

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要求,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制约因素,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的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评价基础上,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不仅能科学高效地利用土地,还能减小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

据坡度、工程地质分布、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地下水超采区、水源保护区河流水库保护区、洪水淹没范围、矿产资源分布、生态敏感区、基础设施走廊等因子的综合分析,对城市内河进行用地综合评定。根据综合评定,确定该段的禁建区、限建区及适宜建设区,从而为下一步的项目布置做引导。

2.耕地保护及利用。

耕地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我国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切实执行这些政策。区域内耕地均为较不适宜建设区,区域开发要严格限制对农田的占用,特别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确实需要征用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在景观格局营建中,对于耕地,近期建设中尽量保留现状或者依然作为种植用地,以塑造城市中稀缺的大面积植物景观,因为耕地一旦改为建设用地,就很难再恢复。如确需占用的,要科学规划,尽量保持耕地区域基底的绿色。此外,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实行保护耕地、集约发展的方针,使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3.2项目构建策略

景观项目构建

城市内河的景观,承载着城市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功能,而这些功能及产业需要具体的景观项目来支撑。在景观项目构建中,首先要通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明确该城市对城市内河的价值诉求,从而对城市内河进行功能及产业定位。然后从定位出发,依托城市内河自然资源及城市文化资源,构建景观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及整合,然后化无形为有形,将这些文化转化为具体的物质空间物质形象,从而使市民能够体验到城市特色地域文化,不仅使市民增强归属感,还能凸显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2.景观项目整合

景观格局表达的是整体的板块分布特征,因此要对景观项目进行分类整合,而整合的标准有两方面。第一,依据功能主题。例如将运动公园、滨水游乐场、儿童乐园等整合为运动休闲板块;将博物馆、纪念馆、历史街区整合为历史人文板块等等。第二,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及建设特征,将项目分为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及人为景观。自然景观偏重于大面积的植物种植,例如观光农业、趣味采摘、花海等;半自然景观加入了人为建造的痕迹,植物景观和人工景观相互交错,例如滨水公园、游乐场等;人为景观是片区以建筑为主,例如民俗街区、博物馆等。第一种分类是为了明确片区功能,和城市其他用地功能相衔接、相协调。第二种是为利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的原理,合理处理各片区相互关系,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3.3空间布局策略

1.布局原则。空间布局原则有以下几方面:实行生态保护战略,在景观生态格局下进行空间重构;以“反规划”的思想布置绿色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创新城市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生活标准;在生态导向下发扬城市地域文化及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将自然引入城市,实现“生态源――生态流”的渗透与拓展。

2.板块布局。板块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只要安排合理,各种布局方式均可。但是,为了板块布局更为科学、更能发挥综合功能,需要选择一种满意度最大、地块利用效率更高的布局形式。在板块布局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与城市其他空间相契合。规划区各段的用地功能要和其与城市衔接区域的功能相符,例如,接近老城区的地方可以布置历史人文项目,使规划的人文历史景观和老城区历史街区连接呼应起来,发挥综合作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在高铁站附近布置城市特色项目,能凸显城市特色,彰显城市形象,产生主客共享的效果,将城市名片更轻易地传递出去。此外,由于城市内河将城市隔离为两岸,要注意加强两岸的联系,推动两岸经济社会的交流,相互呼应,从而促进城市整体发展。

2)科学论证板块规模。项目规模和用地面积要与人口规模及未来发展相结合,既不能过于夸大过于超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也不能过于保守,造成配套设施不足,阻碍城市未来的快速发展。同时,配套基础设施要在大区域内均衡设置,防止过于集中,导致部分地区设施浪费、部分地区却设施不足。此外,根据现状分析城市发展时序,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土地,并预留发展余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合理把握用地适用性。一方面,不同主题板块的建设强度不同,例如一些项目崇尚自然野趣,农田花草种植较多,人工建设程度很小,如果不影响河道行洪,布置在河滩地即可;而民居街区、标志性建筑等项目,人工工程量较大,需要布置适宜建设用地。另一方面,河堤是安全的基础,规划区内堤外堤内的用地适用性不同,堤内要在湿地导向下建设,适度开发甚至不宜开发,堤外可以进行工程建设。

结语

城市内河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不仅是防洪防涝、给排水和运输,还衍生出了了经济价值――沿岸商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的开发、社会价值――市民休闲观光、运动娱乐的公共空间、生态价值――蓝色水面和绿色植被对城市微气候的调节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而景观格局承载着生态、产业、交通、文化等功能,并且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特色,因此城市内河景观格局的科学化、合理化在临河城市的建设格局和规划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规划师,应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水利学、景观设计学等原理,结合城市内河的的自然现状及城市综合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营建合理科学的城市内河景观格局。

参考文献:

[1] 汤振宇,张德主编.《城市河道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2]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著.《‘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王宗侠,段渊古.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1)

[4] 王贝妮.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理论与途径[J].绿色科技,2011,(1)

[5] 黄恩晶,万婷,陈雷.城市内河整治规划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0,(34)

[6] 欧雄全,魏春雨.浅议城市内河的整治开发[J].华中建筑,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