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孩子一起认识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孩子一起认识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都关注些什么?他们是如何学习和理解生活,又怎么理解社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今天的父母都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年初的时候,一位朋友去英国游玩,参观了著名的泰特美术馆,回来后兴奋地同大家讲起了她的这次出行,并没有说更多的英伦风情,而是说到了那里的泰特美术馆。这让我很惊异她兴趣点的变化,因为,从平日的交往中我清楚她对今天所谓“当代艺术”持有保留的态度,可这次的美术馆之行却让她十分感慨。

“真遗憾这次没有带我女儿一起去。”朋友说。

“为什么呢?”我问。

“那里对儿童的艺术教育方式打动了我,而美术馆中的当代艺术作品质量也真正的让我转变了先前对艺术的认识。”朋友回答。

“那里的儿童艺术教育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当我进入美术馆看展览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在看。尽管在国外,小学生会时常有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的活动,但这次我很认真地去看展览的时候,也开始好奇这些小朋友到底是如何看展览的。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并不是一味地走马观花,也不限于简单地听听讲解,而是带着问题来看展览的。美术馆负责儿童艺术教育的部门,则会根据特别挑选出的展览,要为孩子们做很多前期的准备,当有孩子们来参观时,便会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儿童版的参观引导,帮助孩子们带着各自的问题主动地去认识作品,了解艺术。”

“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们的兴趣是不一样的,有的会拿着领到的引导纸,按标记在美术馆里寻找那幅需要他了解的作品,找到后会有一些关于这件作品的简短问题需要记录回答,比如画的色彩、内容、年代和作者等。这样孩子在对作品未了解的时候,会以一种寻找答案的方式主动去认识和了解艺术的创作过程。除此之外,他们往往还会根据当天在展览中已了解的某件作品进行自己的创作。比如,今天理解的是一个坐着的穿红衣少女的油画作品,如果孩子们感兴趣,就可以立即去取一张美术馆为他们准备好的印有这幅作品轮廓的画纸,孩子即可当场回到作品前临摹,也可以自己在此造型基础上肆意发挥想象。纸上的轮廓并不是学习和了解艺术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作为协助孩子完成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辅的技术工具,孩子们可以利用它,也可以不利用它。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接触其他的材料和媒介。这种艺术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生动、潜移默化的,带有愉快,激发着孩子们渴望了解艺术的求索精神。”

的确如此,参与艺术生活,并不是将“艺术”悬于生活之上,设法让人去深入感受,参与艺术,也不需要经过某种仪式得到进入的门票:自然,艺术更不是对某种技巧的重复描摹,而是取其精神按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对儿童,艺术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多层面、多角度地观察、学习认识事物的方式,通过成人经验性的思维成果(作品),构架起帮助儿童开阔地理解事物和生活的思维模式。

现今,都市中的孩子们已拥有了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的途径,有着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但在现有的传统的技艺化课堂教学之外,如何补足儿童在当代文化审美上的引导缺失,这却是本土美术馆和艺术中心应思考并付诸行动的缺失课题。这种完善不只是对儿童的审美和多维的创意思维的培养提供土壤,也会对家庭教育方式给予新的经验支持。儿童同样拥有消费专业文化艺术设施的权利,当第一次进入艺术展场,观看作品时,有适合于他们的专业艺术指导,将会为他们开启一扇认识社会并激发想象力的大门。

国内目前已成形的儿童艺术教育项目

“随机的艺术”儿童工作坊:是根据现场展览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专业参观指导的王作坊项目(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教育部)

“与艺术家Roger Pfund对话”活动,是今日美术馆5月24日为彩色盒子艺术学校的小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组织的一个专场工作坊。此外,美术馆希望将美术馆作为课堂,让孩子们来展厅上课。(今日美术馆、号馆展厅)

与社区配套的“苹果社区之夜”活动,是以社区家庭为单位展开的以促进儿童艺术交流的社区活动。(今日美术馆1号馆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