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妆品试用装:皮肤“杀手”现形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妆品试用装:皮肤“杀手”现形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2010年2月8号地点:西安某大型商场一层化妆品专柜

时下。无论是大商场、超市的化妆品专柜,还是街头小店 为女性消费者提供免费试用样品都已成为商家促销的通用方式,并颇受欢迎。

一大早,记者就来到了西安某大型商场一层化妆品专柜,尽管不是节假日,但这里依然人头攒动。记者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化妆品专柜(点),都备有产品试用装,只要有顾客前来咨询商家就会拿出来,让顾客免费试用。记者发现,不少试用品已被众多试用者摸得脏兮兮的,而后来的消费者还照样拿来试用。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试用者:

Q:连看都不看就用,你就不担心会出问题吗?

A:能有什么问题啊?平常都这样啊。

Q:为什么会选择试用昵?

A:不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呢?再说了,反正是免费的,不用白不用哈。

Q如果厂家送你试用装,你会用吗?会不会觉得它有假呢?

A:一般都会用啦。假的应该很少吧!

天上向来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也是陷阱。面对免费,你真的敢放心使用吗?下面就跟随记者去看看那些试用装背后的故事吧!

采访第一现场:活动参与方

交叉使用不卫生

受访人一:小敏年龄:25岁

小敏的脸色一点都不好,面色发黄一脸愁容。

我的身体一直很好,也就是前几天,忽然觉得浑身不舒服,也不想吃饭,连平常最爱的红烧肉也没了兴趣,工作也一点精神都没有。我就去医院做了个检查,结果医生说我得了急性肝炎。当时,我真的不相信,我还跟医生争辩不可能,我平常很注意个人卫生,很少在外面就餐,连在单位吃午饭都是自己带便当,一个月前单位组织我们体检,我还好好的呀。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我才想起来我前两天刚刚在商场的化妆品专柜,试用了一支口红。口红上面贴着“试用”的标签,看的出来,已经很多人用过。我也是从一位试用者手里接过来的,想都没想就往自己的嘴唇上抹。结果。

记者手记:在走访的几家化妆品专柜上记者看到,陈列的“试用装”大都重复使用了很多次,几乎都已经看不清使用期限,有的甚至用其它标签盖住标有保质期的地方。一些产品甚至只剩下一点点,有的都已成块状:尤其是睫毛膏,很多营业员帮消费者试用完后都会说这个已经有些干了新品的效果会更好。

专家连线:目前相关法规并没有专门针对“试用装”的卫生监督条例, “试用品”其实就是卫生监管的一个“盲点”。许多商家的化妆品“试用装”交叉使用,消费者试用时要格外当心,最好不要去试用别的消费者和营业员用手直接抹过、沾过的试用品,谨防染上传染病。

大部分没“生日”

受访人二:阿云28岁

“我家里有一堆各种品牌的化妆品试用装,但是不敢使用。”阿云的化妆品试用装完全称得上琳琅满目。有雅顿的眼霜、倩碧的保湿洁肤水、雅诗兰黛的面霜和精华液等。这些国际名牌化妆品试用装的包装袋上标注的全是英文,有些甚至是法文。“这些还算是好的,也许生产日期有吧,只是我不认识,有些根本就没有。我都不知道要把它们怎么办。用吧,怕毁容。扔了吧,怪可惜的。我也问过一些营业员关于生产日期、保质期的事,她们有的说跟正品出厂时间一样,有的干脆惊讶的告诉我“试用装当然没有生产日期啦”。

记者手记:在记者的街头随机采访中,80%的化妆品消费者表示,她们在得到免费赠送的试用装时,从未想到过要看其生产日期,限用日期等等,大部分人甚至一直以为试用装是不需要生产日期的。

专家连线:试用装必须与正常商品一样,只要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必须遵守国家的《产品质量法》,执行“三包”规定。如果赠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同样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包装“偷工减料”

受访人三:晓华 30岁

很多次我拿回来的试用装,连封口的铅封都没有,这样的东西让人怎么用啊。其实以前我并不在乎这些,是有一次去买眼霜,刚好她们做活动,送了一个手霜的试用装,有15ml,跟我的眼霜一样大。回去跟同事炫耀的时候,她们还笑话我买了个人家用过的(因为是国外品牌,上面没有中文。两个外包装比较相似,她们错把手霜当成眼霜了)。当时我就觉得不舒服,拿小样回去换,结果全部的小样都没有铅封。

这样粗糙的包装,如果别人用一点点,或者给里面装次品来冒充,那我们可是一点都不知道啊。我们也没办法辨认啊。以前在网上也看到过说试用装遣假的,还有专门的网站教大家分辨真假。这样粗糙的包装,不是给那些造假的人提供便利嘛!

专家连线:小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用装,其实和正品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包装。小样在包装上的问题不仅可能造成因其包装不严密而出现失效甚至变质的可能,对于那些没有密封包装,或者是包装粗糙的试用装,大家还是要谨慎使用。

网上申请质量不确定

受访人四:林小姐,22岁 职业:前台文秘

林小姐来的时候,是戴着帽子的。她的脸确实有些恐怖,满脸红疙瘩,像是被很多蚊虫叮咬过一般,挺吓人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免费的试用装。以前也有同事申请过试用装,据说还不错。女孩子嘛,对于化妆品总是有不能解释的痴迷,我也就抱着试着看的态度,开始在各个网站上申请适合自己的试用装。同事说化妆品是热门,一般不太好申请,越新的品牌发放量越大,成功几率就越高,于是我就选择了x品牌化妆品,申请一个小时后,我就收到了同站的确认短信,三天后就邮来了产品试用装。噩梦也就从那天开始了。

使用试用品三天后,我就感觉脸上有点痒痒的,我的皮肤并不是很好,常会冒出痘来,所以也就没在意,只抹了点药膏。可两天后,我脸上出现了根多红斑,像是蚊子叮过一样。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严重过敏,由于没有及时就医,皮肤已经被灼伤,要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我拿着医院的诊断书找厂家,对方却说产品属于免费试用,不予赔偿。而且厂家还找出了我当时申请试用品时签订的协议书……

记者提问:那你在申请这些东西时是否有签过书面约定呢?

基本上都是网站设置的协议,要想进入网站申请,一般对于这个协议你都必须点“是”。基本上内容都是责任,网站拥有信息处理权等利于他们的条款。这个协议我在申请的时候根本就没仔细看。

专家连线:如果消费者是自愿注册的,表明是以某种方式对自己权利的让渡,针对这种双方自愿的事件,法律很难保护到受害者。另外, “试用”是新近出现的事物,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政策或法律来进行规范,很多事情也只能从民法的一些准则来判断。

面对这么多免费试用的问题,很多人依然痴迷其中,让人不能不对“免费”活动的推广方刮目相看。那么那些推广活

动又存在着怎样的诟病呢?

采访第二现场:活动推广方

鼓吹的试用报告

受访人一:林宁 职业:试用  随着网络的发达、很多人在购买某产品之前,都会在网上查所谓的口碑。那些由试用者撰写的体验报告就如“活广告”一般,被消费者追捧。

我的工作就是以试用者的身份,为一些产品撰写带有暗示性的文稿,放在网络等媒体上影响消费者。对于试用品,其实我用的真的不多,就算真的用了,觉得有问题,也只会单方面的告知厂家,不会在报告中提到啦。大多数时候都是厂家把资料跟试用品寄来,我就根据他提供的资料,在网上百度些东西来写的。只要你的语句越诚恳,做的越逼真,相信的人就越多。一般来说,“菜鸟”的身份更受青昧,不怕你笑话,有时候为了让人信服,我甚至会在文章中故意出现一些错别字。网上那些构思精巧、篇幅很长又很专业的体验式文稿,基本就是做的。

记者提问:如果产品出现问题,你们要不要负责任呢?

这个跟我们就没啥关系嘛。我们只负责写文章,有问题当然是厂家自己负责啦。

专家连线:这种带有虚假导向性的软性广告其实已经触犯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条例。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是应该由跟商家一起负责的。

暧昧的质量认证

受访人二:商家“云端的日子”(某产品市场部主管)

试用品是产品正式上市之前的“打探号”,一般来说是很受重视的。通过试用品的发放,一方面我们可以很精确的了解市场状况,另一方面也是对新产品做个推广。

记者提问:试用品跟正牌产品在质量上有什么差异吗?

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什么差异的,但是也不排除为了赚取更大的市场资源将试用装做的更精致的情况。当然能够投放市场的东西,不管是试用品还是正品基本上在质量上都是过关的,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情况这样通过试用者的反馈,厂家也会及时的改正。

记者提问:试用品的质量有没有权威机构的认证?

一般都需要经过权威机构的认证才敢推广。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厂家钻空子,在提请专业认证的同时就开始做市场推广。有时候,厂家为了占市场先机,也会伪造部分证书,消费者其实很难分辨证书的真伪。

记者手记:商家永远都是追求利于最大化的。面对试用品,试用者最好谨慎行事对那些看似光鲜但闻所未闻的产品,最好不要“以身相试”。在目前的试用网站中,还普遍没有试用品质量把关的说明以及出现问题该找谁的责任条款。专家建议,免费试用前,最好能与商家签订一份风险责任书,双方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免发生质量争端。

《女人坊》总结;化妆品试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推广“先试后买”的朴素理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免费试用品的问题一再重现。对于消费者而言天底下没有哪家的“免费的午餐”是好吃的,那些看似“便宜”东西,其实一点都不“便宜”。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健康做赌注。所以对待免费试用品,我们还是需要理性行事。千万别贪图小“小便宜”最后吃了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