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阴阳学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阴阳学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阴阳学说;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2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089-02

阴阳学说,是古人认识事物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和说理工具。阴阳学说的出现,对思想认识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并与神权迷信思想的唯心论是对立的,它逐步发展成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并用于中医的临床诊疗中。

1 阴阳学说的形成

阴阳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古代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自然界事物的多方面长期的观察(日、月、五星谓之七政),他们所概括出来的东西,能够比较正确地抓住整个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说明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发展和变化的原因。阴阳学说正是这样从无数自然现象中高度概括出来的,它的形成大约在三千年前的西周,人们在对许多事物的观察和接触中,逐渐发现了一切事

物在运动变化,以及事物都具有相对统一的规律,这样初步形成了阴阳学说。

2 阴阳学说成为医学的指导思想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应用于阴阳学说的医学文献,是两千年前的《内经》,它全面、具体地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中,并发展完善了阴阳学说,使它成为医学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指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长存亡,都要按照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同样,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阴阳变化的道理,所以要探求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必须认识和掌握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

3 历代医学家对阴阳学说的阐述

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辨证论治”的法则,著有《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他的三阴三阳六经证治为后世中医树立了辨证施治的规范。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玉机真藏论、热论、刺热论……等关于“六经”的理论,进一步把外感病在临证上所呈现的复杂症状归纳为“三阳三阴”六大类型,在每一经中,以有概括性、能反映本经病理机制的基本症状作为本经的总纲。如太阳病以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脉浮为总纲;阳阴病以胃家实为总纲;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总纲;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为总纲;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总纲;厥阴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利不止为总纲。

张元素(洁古):李东坦的老师。对药物性味的升降浮沉的理论阐述甚详,他著有《珍珠囊》一书,在叙述药物功用的同时,详细指出每味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都以《内经》为指导,药有“四气五味”,寒、热、温、凉的四气,五味为辛、甘、酸、苦、咸(淡,附于甘)。

朱丹溪:提出了“相火论”的观点,认为相火是人身的“动气”,一切生理、病理都是“动和气”的作用,如果反常妄动,就要病变丛生,成为危害生机的“贼邪”了。他另一个论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心火、相火均属阳,易为物欲所感而妄动,由于阳邪亢盛,相对的耗损,提出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

张景岳:著《景岳全书》一书,其中阴阳篇指出,凡诊病必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一言以蔽之,阴阳也。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

赵献可:运用阴阳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命门”论点。他说:“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命门也。”又说“两肾皆水,其中一点乃真阳”。他的学术思想使阴阳学说的运用更深入了一步,认为“命门”是人生之主,命门之火,为生机之所系,乃人身之至宝。如走马灯,火旺则动,火熄则灭的论点。

4 阴阳学说基本观点在临床上的应用

4.1阴阳的相对性

凡是热、光亮、向上向外、兴奋、无形、功能方面、进行性、亢进等属阳;凡是寒、阴暗、向下向内、抑制、有质、物质方面、退行性、衰退等属阴。中医看病就是运用这种规律来分析临床现象,判断诊候属阴还是属阳,再决定治疗方针和处方用药。以黄疸来说,黄疸色泽明亮如桔子色,伴有发热口渴,小便黄赤,脉数而有力,中医称为“阳黄”,如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如果黄疸的颜色暗而带黑,好像烟熏的,不发热也不口渴,手足冷,小便不黄,脉细无力的,这是阴症。在某些慢性溶血性黄疸的病例中,也可能有少数病例见到这些症状,中医称为“阴黄”,治疗的原则与阳黄完全不同。以上例子是在临床上以阴阳作为辨证方法的规律。

4.2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转化具体表现在疾病方面,例如一个患阳明经症的病人,临床表现出四大症状,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高热神昏,咳嗽胸痛,口渴烦躁,脉大汗多等症状,诊断属阳症;如果病情发展到末稍循环衰竭的时候,出现邪重、热重、毒重的严重症状,突然面色苍白,表情淡漠,手足发冷,血压下降等等,呈现出一派阴性症状,这时中医就称为阳证转阴。在 《内经》上明确指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关系(“极”和“重”两字,可以理解为阴阳相互转化的一种条件)。

4.3阴阳的消长

阴阳互为消长的关系,就是说这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固定不变的,消――是说减少的意思,长――是增长的意思。一切事物都在动,在动的基础上出现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以昼夜的变化来说,对疾病的影响也很明显,就是明与暗的消长。一天之中,早晨象春天,人体的正气也相应活跃起来,使病邪暂时衰退,精神也感到清爽些,中午人气长,长则正气更加旺盛而病邪衰退,可以得到暂时的安静;傍晚像秋天,人体的正气也开始向衰的一面发展,邪气又得逐渐上升,因此病势又复变重;半夜像冬天,人体的正气已经入脏,邪气更甚,也就是病势增剧的时候了。这就是说: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也有消长的变化,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情况。《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消长关系。

4.4阴阳的互根

所谓互根,就是阴根于阳,阳根于阴,也就是问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古人说这种关系叫做“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既要阳光,又要雨露,这样方可阳生阴长。两者一定要相辅相成,相互依靠来互根。如以人身的气血来说,气为阳,血为阴,气以血为基础,有血才有气,而血的形成依赖气的作用,拿通俗的话来说,血是一种物质,它是阴,但血的产生要依靠造血的功能,功能是属阳,人的一切机能活动是属阴的,但机能活动来源于物质,物质是属阴的。中医看病就是运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用药,如治疗一个贫血病人,在用补血药的基础上,一定要加用补气的药物,振奋机能,加强造血功能,这样效果才明显。中药方剂中的当归补血汤,就是这个意思,当归补血,黄芪益气。此即血为气母,气为血帅。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理由就是要达到阴阳互根的目的。

4.5阴阳的平衡

任何致病因素侵犯了人体,就会破坏机体阴阳的平衡,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互为消长是平衡的,如果失去平衡,就会产生阴阳的偏盛偏衰,而造成病理现象,如在阴虚的时候,相对地会表现出阳亢的现象,阳虚的时候,也相对地会表现出阴盛的现象。

《内经》上指出:“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偏盛可以损害阳,阳偏胜可以损害阴。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这些理论在临床应用上很重要。

另外,在临床上常以阴阳偏盛偏衰来说明不同证候,进一步区别寒热病机。例如:阳盛的热证和阴虚的热证是不同的,阳盛的热证似暑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热神昏。阴虚的热证好象痨瘵(肺结核)的潮热颧红,咳嗽咯血等病例。所以说,一般急性热病,都以阳盛来代表说明;一般慢性消耗性的热证,都以阴虚或阴虚阳亢来代表说明。虽同样属于亢奋,但前者是功能亢进,后者属于虚性兴奋。前者用凉药、泻药,类似消炎抑制的作用;后者用补药来滋阴,类似补液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7-03-2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