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将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构建职业信息平台;打通就业门路,加强与企业沟通等三个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

【关键词】:拓宽就业门路经验和做法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为此必须通过种种渠道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以缓解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

本文将从广东省的高校出发,通过对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再逐步地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策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现状

为了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高校加大力度, 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几年在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工作上也累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一是更注重与企业的沟通;二是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技巧的培训;三是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适;四是进行社会适应性指导;五是加强职业信息指导等几个方面,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校的就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高校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并不是完美的,通过各项调研和数据显示,高校在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具体有:

(一)毕业生就业门路视野不够宽广。不少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观念指导,造成毕业生就业视野不够宽广。就业观念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帮助毕业生更改对待就业。

(二)很多毕业生未能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高校没能把职业指导服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非常缺乏针对性,忽视了毕业生个体特点,没有对不同个体进行专门的咨询和有效指导,根本没有考虑毕业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市场对不同毕业生的不同要求,也忽视了特殊群体毕业生,没有做到“一对一”针对性的去帮助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这种职业指导服务模式根本不能满足毕业生的真实需求。

(三)就业门路沟通环节不通畅。在毕业生就业时,只注重联系招聘单位直接到学校召开现场招聘会,只是通过现场招聘会来帮助毕业生寻找工作。而在招聘会上,毕业生根本不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得不到企业完整的信息,这就是高校在与毕业生之间的职业信息沟通不够,造成毕业生不了解企业信息的情况,没有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就业愿望,导致错失求职机会,使得毕业生就业的门路变得更加狭窄,难于及时拓宽就业门路。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职业指导人员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全程化的职业指导;缺乏“专家型”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缺乏与企业保持沟通等三个主要原因致使毕业生就业门路变得狭窄,具体表现如下:(一)缺乏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致使毕业生选择就业门路遇到困难;(二)缺乏“专家型”职业指导人员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致使毕业生就业门路不合理;(三)缺乏与企业保持沟通,致使毕业生就业门路变得狭窄;(四)缺乏对职业指导的重视,致使毕业生就业门路视野受限。

三、加强拓宽就业门路指导的力度,创新就业门路指导的新经验做法

要解决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新经验和做法逐步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更好的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在形势的变化和就业压力下,首先高校要把就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内容纳入到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树立毕业生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其次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还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最后加强和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等多个方面的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二)通过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促进就业门路的合理利用。面对新时期劳动力市场日益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人本服务已经成为就业服务“新三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人本服务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宗旨和灵魂;人本服务在职业指导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是由职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此外,还要关注特殊群体毕业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往往会比较大,存在了心理上、生理上、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高校针对这类面临就业障碍的毕业生要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职业心理咨询、再就业计划制定等,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或者学习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

(三)构建职业信息平台,确保就业门路的宽广。职业信息传递,使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形成紧密联系。高校首先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得信息。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才交流会”、“供需见面会”获得信息。其次高校还要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职业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及时整理、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再将相关的职业信息反馈给毕业生、用人单位,使三者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四)打通就业门路,加强与企业沟通。在就业市场中,高校作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纽带,面对目前的供需矛盾,高校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如走出校门,主动出击,拜访企业,建立客户关系,建立企业档案,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等,特别要注重与中兴、华为、长城计算机、平安保险等大型企业、龙头企业、金融系统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直接将毕业生输入到对口岗位。

高校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的经验与做法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寻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当然还需要用人单位、毕业生的配合、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努力,高校才能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高校毕业生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只有这样,高校毕业生才能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晓东.大学生就业问题解读

[2]徐纪平、徐汉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3]邓红艳.大学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