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扩招之后,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几大特点:就业难度大;就业意愿过于集中;期望薪资偏高;非就业状态呈上升趋势。对此,应采取措施,从政府、企业、高校、毕业生四个角度解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一、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北京地区从第一批扩招生进入就业市场以来,应届高校毕业生2003 年为10.4 万人,2004 年为12.4万人,2005 年14.9 万人,2006 年17.5 万人,2007 年将达到20.3 万人,逐年递增16% 以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而由经济发展规模所决定的需求总量不能相应增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以下特点:

1.就业难度大。从2001 年至2006 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以年递增2 ~ 3 万人的态势增长。同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或缓慢增长态势。特别是作为长期以来吸纳大学毕业生主要渠道的政府机关、公检法、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幅度精简,不能像以往那样吸收大量的毕业生,使得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一些岗位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的抢占和挤压,加之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的增加趋势以及外地高校学生到京寻求发展机会,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06年所做的专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全体被调查的北京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感觉就业容易和比较容易的人员比例为零,感觉就业困难和比较困难的比重高达75.7%。

2.就业意愿过于集中。从就业地区选择来看,由于北京信息量大,发展空间广阔,自然成为首都高校毕业生的首选。2006 年北京社科院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大学生首选工作地点集中在北京市,占到全部被调查者的3 / 4 还多,选择去上海工作的仅有6.1%,选择去广州、深圳的合计占到6.1%,其余的散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大中城市。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北京生源的大学生几乎不愿意去任何其他地方。

在就业单位选择上,毕业生明显更愿意去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单位,对风险较大的自我创业和去企业工作表现冷淡。调查显示,科研、学校、医院和新闻等事业单位非常受青睐,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再次是大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选择去私营企业和自己创业的比例都要小得多,加起来不到4%。

3.就业薪资期望偏高。收入水平是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据2006 年太和顾问的调查资料显示,18.9% 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是1000 ~ 2000元,32.4% 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2000 ~ 3000元,21.6% 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3000 ~ 4000 元,16.2% 期望月薪4000 ~ 5000 元,4.1% 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5000-6000 元,6.8% 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6000 元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81% 的受调查者期望月薪在2000 元以上。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06 年新参加工作大学生的月工资综合指导价位,最高档5727 元,中间档1872 元,最低档1145 元。明显看出大部分新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月均工资不足2000 元。

非就业选择呈上升趋势。在就业压力下,许多学生作了非就业选择,据《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06 年)统计,面对“毕业后的意向”选择,62.1% 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参加工作”;10.8% 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21.6% 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报考研究生”;2.1% 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创业”;4.1% 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暂时不考虑”。

二、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的原因

除大学扩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外,引发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用人单位方面的三大原因

一是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有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学历再高也只是纸上谈兵。”招聘会上,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他们公司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更看重销售额。完成不了销售任务,学历再高,也会被淘汰。就大学生自身来看,其理论知识要远远高于实践操作能力,而工作中要求则是二者兼得,这一点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他们往往接触不到实际工作环境。

二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有性别要求。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为83%,女生就业率为79.5%,相差3.5 个百分点。在对职场招聘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近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影响。

三是中小企业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在北京就业市场上,中小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不愿意聘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

高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与市场需求脱节。某些高校由于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使学生学了大量与专业不相干的课程;就目前我国大学开设的课程来讲,其知识体系相对于社会发展速度已经显得落后,造成了大学生知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落后于时代。有些学校没有站在市场需求和学生前途上考虑问题,而是从本校资源和老师的利益上考虑问题。

其次是高校扩招后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大规模扩招之后,北京地区1999 ~ 2006 年高考录取率一直保持在70% 左右。入学分数的降低,录取率的提高,高等学府门槛的降低,结果是北京地区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这也使得生源的整体素质下降。二是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在几年连续扩招形势下,许多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基本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学生宿舍、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教师水平发挥有限。目前首都高校教师整体素质是在提高之中的,但教师投入科研的力量指数不高。即便原来有经验的大学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完全成了一台讲课的机器,没有时间去搞科研。四是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抓得不紧。由于规模急剧扩大,原本办学就很艰难的高校则更显得捉襟见肘,能保证学生上课有老师就已不易,更无法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自身的原因

就业观念――期望值过高。从大学生观念来说,北京高校毕业生普遍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怕吃苦,讲待遇的功利性择业取向明显。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具体表现就是就业区域选择过于集中。一份针对北京生源毕业生和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您毕业后期望选择的就业区域”调查结果统计,92% 的北京生源毕业生选择北京,62.4% 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选择北京,其中,北京生源毕业生在就业区域的选择意向方面,85.3% 选择城八区,7% 选择远郊区县。

就业心理――有一定偏差。影响北京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焦虑心理。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过去那种“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大学毕业生直接面对风云变化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以及种种信息的刺激,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恐惧感。

二是依靠心理。一直处在父母保护之下的大学生在择业时不愿放弃传统的就业道路,通过拉关系依靠老师家长为自己找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心理。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北京大学生中选择靠社会关系择业的占54%,选择学校和老师的占16%。

三是盲从心理。目前毕业生对招聘单位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信息。各用人单位为了种种目的,在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总避免不了有虚假的内容,毕业生对信息真假难以分辨,结果是免不了上当受骗,损失钱财,丧失了择业的良机。另外一种情况是只要一听说有单位要人,不考虑自身情况,一哄而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自身素质――有一定差距。从大学生自身素质来讲,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参加社会工作、社会活动的锻炼,部分大学生踏入社会后,给人的印象是书生气十足,一味套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就业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评价为68.4 分,语言表达能力为62.4 分,写作和科研能力均为55.4 分。从中可见大学生就业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较差。此外,沟通能力差,竞争意识不强,缺乏择业技能都成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国家有关政策的影响

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大。其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

延缓择业期客观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不积极,形成“北漂一族”。为了延缓就业压力,国家出台政策延长了大学生择业期,但是客观上造成了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积极、“有业不就”的局面。毕业生把户口和档案放在自己的母校,一些隐性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户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大部分单位在机构压缩和人员精简的双重压力下,虽然需要大学毕业生,也不敢进人,人员编制问题成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的瓶颈。用人单位体制上的滞后导致了用人单位基本上没有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录用毕业生。

鼓励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作用有限。政府尽管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但由于政策倾斜力度没有具体措施保障,虽然西部地区的人才缺口很大,西部仍然没能对北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三、缓解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建议

政府方面:长远战略与政策制定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及农村就业。政府要将大学生就业纳入首都经济和社会均衡、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并结合北京的“十一五”规划,在明确的战略规划意识指导下不断制定完善推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具体措施,要与实施首都创新战略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建立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政府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如分配给入驻学生集体所有权益的相应分额;对到农村工作的学生实施助学贷款政府代偿制度等。并制定和实施京郊非公经济单位接收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从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以政策为导向,积极鼓励大学生到京郊企业施展才华。

目前,北京市计划用3年时间共聘用8000 名大学生村官,确保实现“村村有大学生”,力争实现每村有两名大学生。2006 年共选聘毕业生2016 人,其中硕士生77 人、本科生1313 人,以及部分大专毕业生。在待遇方面,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月薪2000 元左右,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非北京生源北京高校毕业生,工作后经考核合格的,可解决北京户口。经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在录用为公务员、报考研究生时,可享受相应的待遇并享有一定的优先权。2006 年是北京市全面开展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第一年,首次招聘的2016 名高校毕业生,顺利进入京郊11 个区县的1853 个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事实证明,吸引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是缓解首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出台关于创业的优惠政策。国家正在继续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这一政策的出台带动了毕业生的创业热潮,2004 届北京地区本科毕业生中有35 人申请了自主创业,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起到了带动作用。

3.引导市属市管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定位。政府应引导各市属市管高校根据自身教学资源条件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客观分析市场环境以及变化趋势,相对稳定地确立学校发展的定位和层次,在本层次上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政府根据产业分类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引导专业结构调整,合理进行专业布点,保证冷热专业均衡发展。

4.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毕业生质量。在毕业生就业市场要素中,毕业生质量至关重要。提高毕业生质量,是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坚实基础。政府应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分层分类评估,用市场竞争机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协调、监督、评估、提供信息服务等。

5.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姻”,建设就业高效通道。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使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主动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作为实习基地),政府可以对申请经常性实习基地的单位(如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生)给予政策性优惠,如减免教育附加费的征收,其性质相当于政府给予的学生实习经费补

贴。

6.广泛宣传,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准确自我定位。高等教育决不是高人一等的教育。面对着新时期的就业局面,诸多大学生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就业环境的转变,高考生及家长对高考与就业的认识还存在过高期望。在大学期间,甚至在高中期间,学生就应及早转变就业观。政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在广大师生中宣传当前的教育与就业形势,开展针对学生及家长的升学与择业观教育。

高校方面:几大必行措施

1.调整不合理的专业、课程,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建立科学教学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规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规章制度。

2.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知识、能力和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学生开设一些诸如沟通技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客观分析就业趋势和环境,转变过分看重地域的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做好人生规划。定位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

3.加强高校就业辅导和介绍中心建设,这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设置,或者是表面文章,而是要花大力气,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配备一流的专业人员、得力的人手,要面向社会和企业,推广和介绍大学生。

4.下大力气开放在大学内的实习机会。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大雇主,本身就应该把学校很大一部分的工作转化为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工作机会。后勤和辅助工作可以先向大学生开放,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机会。

5.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响应号召,面向基层就业。

企业方面:从长计议,用好人才

1.用人单位应改变旧有的人才观,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2.用人单位应创造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规范自身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3.加强同高校的全方位合作,为高校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有条件拟接收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可提供实习岗位,接受应届毕业生到单位实习,通过实习更好地考察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同时也让毕业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可发挥自身优势,与高校合作,或者委托各区县人才中心,建立人才实习基地。

高校生方面: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择业能力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难问题,既有政府、企业、高校的责任,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态,能力与现实需求的原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