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亦庄:创新驱动结硕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亦庄:创新驱动结硕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蛇年伊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捷报频传,康宁二期、采埃孚等重大项目接连投产的同时,企业创新也传来好消息:亦庄创造首次登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芯国际、朗波尔双双揽获一等奖……

重大项目接连投产

创新驱动战略的强力带动下,日前开发区一批重大项目接连投产,数字电视产业初成体系,医药产业走出国门,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2月28日,中国大陆第一家大尺寸LCD玻璃基板生产工厂――康宁显示二期在开发区正式落成,该厂拥有8.5代玻璃的熔融、成型和后段加工能力,将向包括京东方在内的TFT-LCD客户供应产品。

位于开发区路东区的康宁新工厂是康宁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二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玻璃生产厂,于2010年投资8亿美元开建。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安杰表示,新厂房的投产,是康宁持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规划2.6平方公里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是开发区继星网工业园之后打造的又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京东方8.5代线这一园区核心项目的建设,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在其周围聚集,实现 “运进石英砂、产出电视机”的产业理想。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已经完成投资近4万亿元,入园企业达25家。随着康宁二期项目的成功投产,也标志着北京打造从沙子到电视机的全产业链配套的数字电视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2月18日,随着第一支为北京奔驰配套车桥的下线,去年入驻北京亦庄的采埃孚汽车底盘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实现了开发区蛇年重大产业促投产的开门红,这也是北京奔驰配套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采埃孚北京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采埃孚集团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21个工厂,主要为奔驰轿车生产前后桥系统,去年2月正式落户北京亦庄。

“一个月之内,我们的产能将达到日产300套产品。”公司总经理鲁本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北京奔驰的C级和E级车配套,将来还会为GLK等车型配套,9年内,他们预计将为北京奔驰提供250万套车桥车品。

从去年2月28日奠基,到今年2月18日产品下线,短短一年间,采埃孚亦庄工厂就完成了筹建与投产,鲁本坦言,这是采埃孚历史上建设最快的工厂,这得益于亦庄良好的投资环境,没有开发区各个部门以及合作单位的配合,他们不可能这么快投产。

同时,这也是采埃孚第一次离客户单位如此之近,他们和北京奔驰相隔就一条马路,这使得他们可以实现成品“零库存”,大大降低了物流和仓储成本,相当于节省了一半投资。

“产品的正式下线,意味着我们的发展刚刚开始,未来,随着和戴姆勒公司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开展,随着北京奔驰的进一步壮大,采埃孚亦庄工厂将驶上快车道。”鲁本告诉记者:目前3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只用了不到二分之一,仅有一条前桥和一条后桥生产线,而且这两条生产线可以延长空间,最终他们的目标是在这里建设4条生产线,预计到2014年,工厂产值将达50亿元。

据悉,德国采埃孚集团是享誉世界的汽车传动与底盘技术供应商,自18年前开始向戴姆勒集团提供应用于不同汽车型号的前后桥系统,到现在已成功供应奔驰汽车M级、R级、GL级等级别产品。

记者还了解到,日前,北京奔驰的股权比例发生重大变更,北汽集团股权比例由之前的50%变为51%,这也是在中国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中,中方第一次取得对合资公司的控股地位。

1983年,北京汽车第一个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公司(北京奔驰前身),也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自此以后,50比50的股权分配就一直成为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标准模式”。

据悉,此次除了北汽集团对北京奔驰控股51%外,戴姆勒公司还将持有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汽车股份公司12%的股权。同时,戴姆勒公司将增持双方合资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公司1%的股份,使持股比例达到51%。这种改变也使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与外国汽车巨头的合作中,终于从代工厂的地位开始向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深化,开始真正借助“引进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和品质水平。

目前,北京奔驰未来发展重点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包括戴姆勒本土外首个发动机工厂及具有亚洲同行业最大单体结构的MRA总装车间已全面落成、戴姆勒本土外首个研发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北京奔驰二期工程开始启动,随着股权比例的变更,北京奔驰将迎来新的春天。

创新成果捷报频传

在日前召开的 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北京朗波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性能大功率LEDs外延、芯片及应用集成技术”项目被授予一等奖,这也是开发区企业首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两个项目均已转化收效,彰显了开发区作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实力。

科学技术奖是衡量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重大成果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两年来,开发区不断有企业收获奖项,今年尤其突出,两个项目夺得一等奖,这也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的结果。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是以中芯国际研发团队为主体开发的项目。该项目的开发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了高端生产技术,为设备和材料企业提供了集成电路大生产验证平台,形成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新经济增长点。其中65纳米工艺技术产品在2012年占中芯国际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成熟的量产工艺技术;40纳米工艺技术也已在中芯国际实现量产,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转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高性能大功率LEDs外延、芯片及应用集成技术”项目以朗波尔作为技术成果转化主体,有效解决了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应用技术到产业化示范半导体照明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突破了核心器件发光效率和可靠性两大技术瓶颈,形成了特色产业基地与产业集群,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

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的项目牵头负责人,中芯负责人表示,实施创新驱动是首都经济抢占制高点、发挥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中芯国际作为北京乃至开发区的一员,始终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自主研发,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创新可以四两拨千斤。近日,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02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全自动引线键合机喜获百台订单,而其成果转化尚不足两个月。

全自动引线键合机是半导体后道封装工序中难度最高、需求量最大的设备,长期以来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所垄断。中电科在02专项的支持下,与国内封装龙头企业密切互动,苦战三年,终于攻克了这个曾经被美国人断言中国人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继2012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之后,近日迎来了一次订货100台的骄人成绩,截至目前,全自动引线键合机已签订销售合同142台,彻底改变了该类设备长期以来被国外公司垄断的现状。

开发区科技创新的硕果还不仅如此。在今年初国家能源局评选的“2011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中,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荣获一等奖。目前该机组已批量生产并通过市场考验,成为市场上同兆瓦级主流产品,年均可利用率近96%。除国内市场外,该产品目前已成功进入了美国和澳洲等成熟风电市场,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00MW,其中包含100MW潮间带机组装机。

迄今,金风科技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已通过国际风电行业权威鉴定机构对机组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噪声和载荷等性能测试和设计认证,并获得中国鉴衡认证中心对2.5MW系列机组在二类和三类风区使用的鉴定认证,这些认证对于产品的推广尤其是突破风电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科技强区”有力支撑

毋需赘言,开发区科技创新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科技强区”政策的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强区”战略提出于2010年,即利用“大旗舰”打造工程、“小巨人”孵育工程、科技平台升级工程、高端创新人才汇聚工程、知识产权推进工程、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科技中介服务提升工程、创新文化建设工程等工程增强区域创新实力。战略实施两年来,开发区累计建设10家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推动69家企业研发机构进入国家、北京市行列,在主导产业建设了14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44家。

以医药产业为例,正是依靠科技创新,一批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开始在全球布局产业链要素,加速走出去步伐。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收购拜耳在美国研发基地;国药恒瑞美联与美国著名的创新公司Novaray Medical合作开发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光子探测血管造影系统,将抢占国际高端市场;神威药业“塞络通胶囊”启动在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的临床二期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创新中药。

悦康药业多种药品已出口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协和药厂的“联苯双酯滴丸”和“酞丁安软膏”出口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泰德制药、纳通医疗等通过并购、投资、合作开发、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义翘神州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试剂公司美国Life Technologies公司中国首个全球合作伙伴,以“义翘神州”品牌在全球销售其重组蛋白和抗体产品。

就在今年的1月21日,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研发与产业化的实质性对接,新区生物医药项目落地对接会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召开,亦庄生物医药园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共同签署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产研结合平台,使企业的前期孵化在亦庄生物医药园,后期产业化在生物医药基地,实现项目孵化在新区、落地在新区、成长在新区的产业目标,打造一个覆盖研发、生产、检测、物流的全产业链平台,众多中小生物医药企业不必再东奔西走寻找发展空间。

今年,开发区“科技强区”战略工作的重点即在“无缝对接政策资源,加快转化要素优势,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力争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落地、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科技服务发展能力、加速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和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在2013年开发区推进科技强区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当好推动首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核心问题就是创新,今年开发区将围绕“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抓好与中关村的对接,突出重点,抓好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做好人才特区工作;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为建设好首都创新驱动示范区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