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新型高效茶叶园区 做大做强泌阳茶叶经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新型高效茶叶园区 做大做强泌阳茶叶经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茶产业在泌阳的发展历史悠久,发展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但同时,泌阳茶产业也存在着茶园基础薄弱,种茶热情不高,茶产品种单一,产业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就此问题,经过调研分析,我们提出的对策是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机构、机制,加快老茶园改造步伐,加快推广“三高”标准茶园建设,强力实施科技兴茶,质量推进战略,推进茶文化建设,发展泌阳的茶叶产业,做大做强茶叶经济。

关键词:茶产业 新型茶园 茶叶经济

茶产业在泌阳的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泌阳县认真贯彻党的惠农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茶产业振兴战略,恢复和振兴茶叶经济。为贯彻省委市委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指示精神,尽快实现卢展工书记提出的“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的目标,当前泌阳县改造老茶园,大力建设新茶园,注重研发茶产品,打造茶文化,积极推进我县茶产业的优化升级,保持了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我县茶产业发展也存在着种植规模不大、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以及单产低等问题,特别是茶叶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品牌化经营的格局有待开发。本文旨在结合泌阳实际,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泌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一)发展历史悠久。自1969年始至1975年已发展到近万亩茶园,当时所有山区乡如铜山乡、马谷田等乡镇,均有茶园与茶场。 1975年8月特大洪水过后,全县有一半茶园被冲毁,保留的5000亩茶园也待整理改修,全县茶场剩余44个。1981年县农技人员从福建引进福鼎大白、福云3号、4号、5号、6号等新品种,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余亩。1通过几年的技术改造,泌阳县农技站创制出“白云毛峰”新品种,于1986年被全省名茶鉴评会认定为河南省优质名茶。1989年在西安参加国家及茶叶评审,“白云毛峰”被认定为国家级地方名茶。2

(二)发展优势明显。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的泌阳大地,温差、土壤、气候均适宜茶叶生产,境内伏牛、桐柏两山余脉接壤,呈“s”型分布,山水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泌阳县系浅山丘陵区,全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41.2%,丘陵面积占总面积41.6%,有利于山林茶园建设。泌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C,年降水量960毫米,无霜期219天,茶叶生产的气候资源得天独厚。

(三)发展前景看好。泌阳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引领,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分层次整体推进茶产业快速发展。一是改造老茶园,对于现有老茶园,我县采取政府引导,财政资金专项扶持的办法,以200—500亩为一模块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二是建设新茶园,我县从有关农业院校、名茶产地等聘请茶叶专家,按照“青松盖顶,茶树缠腰,粮油铺底”的自然生态要求,高标准设计规划出既适应手采又适宜机采的单产高、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化园林式“三高”标准新茶园。

自2011年开始,泌阳县财政将每年拿出300万元的资金用于专项扶持茶产业发展,并综合运用支农补贴、财政贴息、科技资助、以奖代补等措施,实行政府扶持引导、群众自主投资。同时,我县将整合扶贫开发、农综开发、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等涉农资金,集中向5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倾斜,扶持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计划培育11家茶叶龙头企业,新建12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建成13条大宗茶生产线和18条名优茶清洁化生产流水线,建成2000立方米冷藏设备;培育鲜叶交易市场、网上交易市场、外销市场和茶叶旅游市场,力争到2015年新发展良种茶面积5万亩,可采摘面积达3万亩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创产值1亿元以上,使泌阳茶叶走出河南,走向全国。3

二、泌阳县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茶农对扩种茶园信心不足。目前,泌阳县茶叶园区建园基础较差,特别是早期建立的茶园,重数量轻质量,如开垦翻土过浅、施用基肥不足等,造成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土层浅薄板结,通气和保水性不良,水、气、热得不到充分调节,茶树生长衰弱。

发展新茶园投入期长、成本较大,许多茶农对扩大茶园面积信心不足。一是茶叶从种植到产生收益需3年以上,期间每亩投入至少需2000元。二是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垦新茶园缺乏有效劳动力,同时,机械上山也面临路不通、成本高的难题。

(二)茶叶产品单一,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延伸不够。我县茶叶品种单一,缺乏市场认可。茶叶企业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龙头企业。泌阳县茶园分布虽然比较集中,但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定程度尚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企业联合组团发展。

三、泌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新举措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机构、机制,提高我县茶农的种茶积极性。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是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县政府应该将此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和一项重要新型产业抓紧抓好。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和茶叶生产协会。政府要加强对农业、林业、商业、供销、科技等部门的协调、合作。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支持鼓励茶叶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使各项扶贫资金向茶叶生产倾斜。三是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大对茶叶生产的投入力度,使茶叶生产成为我县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狠抓基地建设,加快老茶园改造步伐,加快推广“三高”标准茶园建设。我县应按照“三高”标准推进茶叶种植规模。在位于白云山、铜山、山区域的付庄、贾楼、王店、铜山、高邑、马谷田、7个乡镇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在建立以3000亩茶叶示范园为代表的4个茶叶示范园区的基础之上,全部推广种植“福鼎大白”、“福毫大白”、“龙井43”等茶苗,力争辐射带动全县宜茶山区的农民大力发展茶产业。4

(三)实施企业带动战略和品牌营销战略,做大做强泌阳茶产业。一是按照扶优扶强原则,重点培育并积极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现代型、科技型茶叶企业。二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和服务职能,帮助企业协调好与农户、农村之间;银企之间;企业与茶叶生产技术咨询单位之间的关系。三要打造名牌产品。除对原有名牌产品“白云毛峰”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并不断打造新的品牌,开拓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四)强力实施科技兴茶,质量推进战略,不断提升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一是茶树良种化。充分利用全县群体茶树资源,选育无性系新品种,确定适宜于推广的主栽品种,同时做好外来优良品种的引种试验和鉴定工作。二是基地规模化,以实施系统化管理。三是技术标准化。建立一套从茶树育苗、茶园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包装、仓储至销售各环节与国际接轨的茶叶技术标准。

(五)推进茶文化建设,培育我县茶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广泛开展茶文化推广活动。要普及饮茶知识,推广茶艺活动。充分发挥茶文化促进会的作用,积极宣传饮茶的保健作用、休闲功能,营造人人爱茶、人人饮茶的良好氛围。在新闻媒体开辟茶文化专题节目,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弘扬茶文化,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二是深入开展茶文化科研活动。茶产业相关部门应积极与国内相关知名文化机构或单位,联合举办泌阳茶文化专题研讨会、专题论坛等;与国内相关科技、教育机构协作,研究解决泌阳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借助外力推动泌阳茶科技、茶文化、茶经济的发展。三是大力开发特色茶叶旅游文化。

总之,泌阳县应牢牢把握住我省种茶热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党的惠农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区域优势,实施科技兴茶战略,积极推进茶产业的恢复发展,建设单产高、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化园林式“三高”标准新型茶叶园区,创立名牌,培育市场,做大做强我县茶叶经济。

参考文献:

[1]《泌阳县茶叶产业2010-2015规划》

[2]《泌阳县志》1989年版

[3]《驻马店日报泌阳特刊》201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