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初中生的主体性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初中生的主体性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教学活动组成的三要素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都是结合和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际和特性来开展和实施的。初中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学习群体相比,在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方法性以及情感的发展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阶段性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经验和技能,并对未知事物或现象的求知探索情感更为强烈,这对于初中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本人现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自主探知、能动探究、创新求异等主体特性的培养,进行简要论述。

一、采用情景激励手段,激发初中生自主探知的主体特性

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思想保障和重要条件,良好学习情感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初中生由于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易受外界环境或因素的制约,而初中生自主探知特性的有效培养,离不开良好学习情感的支撑。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激发初中生自主探知特性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借助于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将初中生自主探知内在情感有效激发,让初中生在适宜教学情境中,在积极学习情感的作用下,自主开展探知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

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初中生对现实生活问题“感兴趣”的认知特性,利用数学学科知识的生活性特点,设置了“某商场销售一批名脾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衬衫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要降价多少元?(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教学情境,初中生在感知现实生活情境过程中,主动学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能动探知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自主探知的主体特性获得了有效激发。又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初中生好奇质疑的学习心理,向学生提出了“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个全等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分别相等。那是不是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呢?”问题,初中生在感知这一问题案例中,学生群体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并且认知上也产生了“冲突”和矛盾。此时,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知心理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主动探知的内在潜能得了释放。

二、实施问题教学活动,培养初中生能动探究的主体特性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初中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离不开数学问题这一重要“媒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离不开动手实践活动。同时,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不断提升和进步的过程。而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内在规律,总是表现出强烈的探知欲望和能动的探究特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数学问题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方面的功效,结合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设置典型数学问题,引导初中生开展问题条件探究分析活动,指导初中生探寻解题策略方法,使初中生在掌握解题策略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动探究实践的主体特性。

问题: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的度数是多少?

学生在对问题条件分析和观察图形过程中发现,解题时应该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C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此时,教师与学生结合解题过程进行解题策略归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本题涉及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自主探知问题条件和教师指导探寻解题策略双重作用下,探究实践的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探究实践的能动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和树立。

三、展示数学丰富特性,培养初中生创新求异的主体特性

数学学科是一门严密性的基础学科,各章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独立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数学学科的丰富特性,为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利用并展示数学学科的丰富特性,搭建有效载体,将数学学科丰富特性进行外在化的展示,通过设置综合性数学问题,让初中生在分析、思考、解答综合性问题案例过程中,思维活动更加灵活、更加严密、更加高效。

问题: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按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千克;销售单位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1)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不必写出x的取值范围);(2)商店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上述问题是关于“二次函数”方面的一道综合性数学问题案例。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析,可以发现,该问题抓住了数学学科知识内涵的丰富特性,其设置的意图就是通过对“二次函数实际问题”的解答,培养和考查初中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数形结合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进行问题解答的能力。初中生在分析该问题条件及内在关系的过程中,能够对该知识点的运用进行深入细致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切实提升初中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