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啃老族”,谁之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啃老族”,谁之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啃老族”调查

《广州日报》2012年3月12日发表的文章《我国六成家庭存在啃老,三成青年靠父母供养》说,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啃老族”的与日俱增并迅速扩大表明,它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化成社会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啃老”现象在部分城市比较突出,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他解释说,城市独生子女多,家庭规模在缩小,家庭观念也在转变,“啃老”问题值得关注。

新华王2013年2月13日的文章《“啃老族”称春节难熬,怕见亲朋好友不参加聚会》称,说起找工作的事,家住广东省茂名市区的紫玲有自己难言的苦衷。“我今年24岁了,在爸妈眼里是大龄姑娘。两年前,他们硬是要我辞了在深圳当会计的工作,回家相亲。”紫玲显得很无奈地说,“在茂名一直没找到合意的工作,相亲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在家两年多了,都是向爸妈要钱花,心里感觉不是滋味。过年了,身边的人都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我却怕见亲朋好友,怕他们问起我在哪工作。新年是新的起点,自己又老了一岁,‘压力山大’。”

人民网2012年4月12日的文章《留学八年海归回国后“啃老”,认为收入低岗位屈才》提到,王芬芬从高中起就到澳大利亚留学,一学就是8年,两年前为了终身大事回到沈阳,期间婚虽然结了,工作却一直没着落。朋友前几天还介绍她到一家证券公司谋取一个月薪5000元的职位,可芬芬又嫌没什么意思。“回沈阳这两年,基本靠父母养我了。本来留学就花了家里不少钱,其实我也有强烈的工作愿望,想摆脱‘啃老族’的帽子。”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啃老族”已逐渐登上社会舞台,社会出现“老养小”的怪现状。人民网了《年轻人“啃老”现象日益突出,您咋看?》的调查。截至2012年3月12日23时,共有5021人次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啃老族”探因

不“啃老”买不起房子

凤凰网2013年1月21日的文章《不“啃老”买不起房子》称,龚晓阳2004年大学毕业至今,月均收入3000多元。几年下来,他已有10万元的存款。可当龚晓阳准备结婚买房时,生活却发生了变化。他看中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65万元,全部费用需要70万元。“回家算了一下,所有的存款还不够交首付的。”于是,他只能向父母求援。听到儿子要买房,老两口没有丝毫犹豫就将省吃俭用存下来的20多万元给了他。“现在房价涨得比工资快。没办法,只能暂时当一个‘啃老族’,等以后有钱了再好好孝敬父母。可问题是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还完贷款还剩1000多元,哪还有孝敬父母的能力啊!”龚晓阳说。

生活成本高,不得不“啃老”

中国新闻网2012年3月1日的文章《晒“育儿账单”叹“啃老一族”,80后人生感慨引热议》提到,近日,中山市民“iing.ehen”在中山本地论坛OnCity发帖号召大家晒“育儿账单”:纸尿片一个月200元左右,奶粉800元左右,辅食100元,玩具书籍200元,前3个月买了800元多的衣服,后来衣服是别人给的,省了一笔。想请保姆照顾小孩,一问,要2500元,请不起,只好妈妈辛苦点了,老人家不容易呀!网贴一出,立刻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共鸣。记者仔细查看众多网友的育儿账单发现,约有一半网友晒出的育儿开支超过2000元,个别市民称每月开支必须在3000元以上。网友“座右铭2”直呼80后“压力山大”,不想“啃老”,但更多的时候是现实太残酷,不得不“啃老”。

没门路,离开父母更无望

《人民日报》2012年3月24日的文章《走近“啃老族”:没门路,离开父母更无望》称,上世纪80年代末,18岁的赵军高中毕业后,通过招工考试,来到县机械厂上班。正当他对未来生活无限憧憬的时候,国企改革大潮涌起,赵军下岗了。从那之后,他开过餐馆、修过汽车、当过出租车司机……一晃,20多年过去了,赵军还在社会边缘挣扎。看着长途运输比较挣钱,赵军盯上了这条门路。40多万元的车款,不仅花光了父母的积蓄,全家还四处借了十几万元钱,而赵军仅仅付了个零头。赵军告诉记者,这20年,不是自己不想努力,可是,哪里才有自己的舞台?政府机关、央企、事业单位……这些“铁饭碗”,想都不敢想;自己创业?眼下一无技术,二无本钱,三无门路,根本看不到希望。如今,他已经年逾不惑,可生活上还离不开父母,这怎么不叫人愧疚!

“啃老”不只是个意识问题

《光明日报》2012年3月19日发表的题为《“啃老”小只是个意识问题》的文章指出,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从侧面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合理之处。首先,是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培养不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年轻人也不能在教育中获得谋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城市与农村、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重点大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结果便是少数人享受了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大部分人成了平庸者,能力泛泛,就业自然成问题。

其次,权力寻租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年轻人竞争机会的不平等。掌握大多数社会资源者,以不公平、不公正的程序或手段干预就业市场,直接将优秀的职位赠与他人或占为己有,形成事实上的“职业世袭”。反过来,无权者就只能从事那些最底层的职业,“贫二代”“农二代”被固化。这样的结果便造成机会不均等。

当然,年轻人本身的思想意识中的惰性也是造成“啃老”的重要因素。然而,很明显,年轻人思想意识中的惰性也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当一个社会到处在“拼爹”,年轻人不能获得均等机会的时候,奋斗获得收益就显得遥不可及。经济学家张卓元称,现在,“拼爹”已不再是个案,但一个“拼爹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年轻人作为社会的希望,却在“啃老”,这不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对此,该反思的绝不仅仅是年轻人自己。

“啃老”何以成了社会话题

中国网2012年3月16日的文章《“啃老”何以成了社会话题》称,“啃老”问题绝非近年来独有的现象,数千年来,为人父母者,为子女谋幸福与未来,是一种不懈追求;为人子女者,在青年时期仰仗父母的资助而成家立业、哺育下一代,更是一种伦理规则。这样的一种“啃老”与“被啃”,包含着一种浓厚的亲情之美与伦理之常。当然,我们反对那种不务正业,纯粹靠“啃老”为生的好逸恶劳之辈。如今,“啃老”问题之所以争议不断,更多的是一种民生的艰难体认。须知,在如今教育、住房、医疗成为生活重压的现实语境中,很多人即使是有父母的帮助,依然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

不少父母情愿“被啃”

新华网2013年1月22日的《不少父母情愿“被啃”》指出,年轻“啃老”群体之所以日益壮大,除上述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绝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即便子女不愿意“啃老”,父母也会想方设法地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王先生去年便接受了一份“意外惊喜”:一场感冒后,父母花了10多万元主动为王先生买了一台车。采访时,他的母亲说:“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现在他还年轻,工作压力大,收入不多,支出又大,我们当父母的收入多些又没啥用钱的地方,钱不给他花还能给谁花呀?”“这份家业早晚都是他的,不如现在为他创造一些条件,助他一臂之力。”

实际上,王先生父母的这种想法很普遍。据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对上海746户家庭进行的调查显示,1/3以上有儿子的家长认同应全力帮助儿子解决住房费用,无儿子的父母也有15%认为应尽力承担女儿的住房费用。

“啃老族”求解

强化家庭教育

《生命时报》2012年5月28日发表的文章《“啃老族”调查报告显示,“啃老”是全球头疼问题》称,要想解决“啃老”现象,最本质的方法恐怕是要从强化家庭教育做起。第一,家长们应该向“动物妈妈”学习。在合适的时机,“无情”地将子女从自己身边赶走,逼迫它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尽快学会自立。第二,教会孩子看清真实的社会和自己。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提高自身应变能力。第三,对于已经“还巢”的孩子,则应该约定一个最长的期限。家长可以逐渐减少金钱、人力等方面的资助,鼓励他们独立承担责任。

不能靠简单惩罚

《光明日报》2012年3月19日的光明时评《解决“啃老”问题,不能靠简单惩罚》称,“啃老族”现象的产生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也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对“无奈型啃老族”的帮助,政府和企业要承担重任,政府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指导就业、鼓励创业;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岗位设置和员工聘用上,给年轻人机会,帮助他们把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转化成生产力。对“自甘堕落型啃老族”,最重要的是加强心理辅导和励志教育,逐渐培养他们的上进心。

更需要制度性扶助

中国网2012年3月13日的题为《“啃老族”需要激励,更需要制度性扶助》的文章指出,有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大约在2000万左右,而整个社会每年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只有800万个左右。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新增加的劳动力的速度和数量远远在新增就业岗位之上,这样一种僧多粥少的状况,必定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并且,从2005年开始,每年有近几十万的毕业生不能在毕业的当年找到合适的岗位,完成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人才也不例外,因此,在高房价、就业难、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什么理由认为通过激励作用就可以解决“啃老”现象呢?

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除了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外,也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偏差,强化对个体的基本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奋斗意识和家庭责任观,让个体做到“精神上断奶,经济上独立”。同时,要认识到,解决就业问题才是解决“啃老”现象的根本。社会和政府应设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指导和鼓励“啃老族”走向社会,要完善各种保障体系等,缓解年轻人的生存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