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企双方基于人才培养深度对接的必要性与特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企双方基于人才培养深度对接的必要性与特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渐趋精良。这种知识与技能相割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与当今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相左,它甚至严重制约着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动力,扼制着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以当前的教育界必须深思校企双方基于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深度对接的应用内涵,深虑各利益主体的显现的必要性和显著特性。

关键词: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06-2

校企双方基于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深度对接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的必要路径和催生力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和驱动力。学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应以校企融合与对接为载体,面向行业或企业提供对口与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为此,必须针对交通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细斟细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的必要性与基本特性,才能真正为构筑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新型、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几乎占据了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它承担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职责,在育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它必须兼顾校企合作各方的经济利益和操作需求,尽可能全方位、宽域度、多视角地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智力支撑,满足企业生产和工程操作的具体需要,成功对接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

1.1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学生可以提前感受到由“学生--学员--员工”的角色转化,让学生有机会提前感知企业的氛围与文化,熟悉企业的运作环境与过程,让学生在尽可能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夯实良好的基础,尽快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真正地体现“近距离”地接触企业运作。通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得到一定的锻炼,学到丰富的操作技能,使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学生在自身劳动力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其自信心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1.2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

首先,有助于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搭建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让专业教师有机会下企业锻炼,了解工程企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然后专业教师再把这些新内容补充到相关教学体系中,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需要、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更加贴近工程现状,使专业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专业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和企业联合开发科研项目,以学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生产结合为切入点,一则可以强化专业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服务意识,促使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二则可以通过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机器设备,为教师进行技术应用型研究提供便利,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并能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实现校企双方良好对接和共同受益。

1.3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有助于强化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建设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模块和学习任务为驱动,以项目运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岗位技能的过程中适时融入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此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特征,其专业建设必须贴近相关行业的技术应用发展。如果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进行深度对接,这将有助于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才能使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而不滞后,才能更好地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机制通畅,探求三方共赢。

1.4 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有助于企业大大节约成本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服务于交通经济大发展,为交通行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之人才。因此公路工程造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进行深度对接,为交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理论支持,这是推进学校与行业或企业全程适应的有效路径,也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进行深度对接的模式运行过程中,还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和考核学生,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最易进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视野,大大降低企业发掘人才的时间成本。企业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中,也可以完成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保证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独立工作,大大缩短了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缩减人力的培训成本和开支。

2 公路工程造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的特征分析

校企双方的融合与对接是工学有机结合、双向互动的良好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切入点。在公路工程造价类专业建设方面,基于人才培养必须紧密联系企业与学校,考查市场需求与行业的岗位变化,站在学校与企业两个角度,具体分析高职人才的培养特征和需求现状。

2.1 学校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特征分析

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才能深析和彻悟校企双方对接模式的基本要求,提高模式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归纳起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1 培养模式的实践性。“实践出真知”。高职教育构建人才结构的主体比较强调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同作用,而不会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单边教学;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所以校企双方的对接模式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的必须结论。

2.1.2 适应需求的多样性。高职教育自身专业的多样化和课程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多样化的需求具体研究分析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

2.1.3 培养路径的系统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它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制度等,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叉渗透,共同影响着模式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离开模式的系统性,就无法把握模式的全貌。

2.1.4 培养内涵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决定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要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要服务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紧跟产业、依托行业、融入企业、面向职业、强化岗位能力,这是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瞄准行业或企业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校企融合与对接,也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和谐。

2.2 企业视角下的高职人才需求特征

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坚持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预测与企业研判,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同或认可,灌输以新颖、实用的专业技能。企业视角下的高职人才需求特征主要表现在:

2.2.1 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多元化。因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内部结构层次有差别,其对人才需求也有着一定差异,这就显现出了人才本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多元化特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岗位工作需要,必然要求具备相应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人参与相关岗位的工作,以达到预期目标,完成企业任务。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精神、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个人素质需求,是一种一般性的水准要求,是企业对相应人才需求的基本标杆,而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则是对于完成企业工作任务最为核心的需求。所以应站在企业角度,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2.2.2 岗位标准的职业化。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唯一的、持久的竞争力将来源于员工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行为标准。从现代企业职业化管理理论角度来看,职业化标准由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行为标准两大部分组成。企业实施职业化管理是提升员工能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必须根据企业的业务策略特点和人员成长的内在发展规律,提炼出同类业务人员的技能特征,形成该类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规范与培训业务人员,提高其技能,改进其业务行为,实现企业目标。

2.2.3 人才需求的动态化。市场需求是高职专业设置的依据。高职院校在拟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以行业、企业为背景,以职业化标准为依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职业化管理内涵,把握企业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动态地掌握人才需求的变化,使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点、高职特色,主动适应企业职业化管理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技术含量较高,操作性能较强,就特别需要坚持人才需求的动态化特征,以此进一步规范造价行业发展的主方向和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高职的人才培养始终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主线,跟进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变化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明确职业化人才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行为标准的具体要求,恰当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8(7).

2王少华.深层融合与零对接----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