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春暖画开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春暖画开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当代文化发展到今天是历史的必然,几十年的整体社会文化完全处于休克和缺失的状态,所以西方现当代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必然。但是梨和苹果永远不―样,文化亦然。

艺术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承担了很重要的使命。它必须去保持真正属于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诉求,以个体的真实存在经验,独立的意识形态,对当下整体社会行为进行判断与批判。

扈海风“中国花园”的创作应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多年前,他参加意大利的帕多瓦“中国当代绘画展”就已经以这个主题展开创作了。他的作品把本土文化构造下的传统语言,引向了一个新的视觉境界。亦泼亦染的表现形式,平和之中又内藏老辣的笔触,朴素透明又单纯浓艳的色彩,构成了他独特的话言形式。

在当今很多艺术家陷入西方现代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经验和审美习惯很深的时候,扈海风则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新的语言突破和表述方式,他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进行独特思考,给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一些新鲜的思路。扈海风说:“中国的当代文化发展到今天是历史的必然,几十年的整体社会文化完全处于休克和缺失的状态,所以西方现当代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必然。但是梨和苹果永远不一样,文化亦然。”

人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悟到自然和智慧的联系。在他的“中国花园”系列作品里,经常出现扭曲的人体,枝节交错的树木,空洞怪异的山石。在他看来万物皆有意志和性征。“自然千变万化的物象,赋予了人类的多样心灵体验,并引发了智慧,这是没有间隔物我关系”。在扈海风看来人物和景物在他的作品里是没有主客关系的。人即是物,物即是人。这也是他独特的美学认知和哲学思考。

不能不谈的中国文化

扈海风从85年进中央美院到今天有25年时间了,回看一下自己的艺术历程,这些年的作品在一种风格的主导下不断有一些变化,每个时期的作品跟他当时生活状态都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他上学的时候,当时欧洲文艺复兴,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很多主义的创作观念在国内影响比较大,当时他也和其他人一样对西方的人文思想很着迷。大学的时候,扈海风曾经因为自己把画画得很像欧洲大师的表现样式而得意。他说:“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去天津盘山写生,我那时很喜欢法国画家柯罗的作品,我画的东西很像法国的风景,这个像‘法国田园风景’也是从画册的图片中想象来的,后来我去法国看到了真的‘法国田园风景’觉得在学校时追求的那种东西很可笑。那算是真正的假的柯罗式的‘法国田园风景’。当你在迫使你去把看到的‘客观对象’假想成你希望的对象时,是对眼中的事物进行强制性的改变,这既不尊重自己的眼睛,也是对自己看到的实际事物的侮辱。实际画到画布上的东西跟当时看到的景物没什么关系,这很可笑。大学毕业以后我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很好的东西,我坚定不能以西方的方式去表现,这跟我没什么关系。中国人常讲’―方水土养―方人我信这话。中国这块土壤生发了中国人的体表形貌,就会有与之匹配的山川峰壑,河泊江海,当然鸟虫花木走兽游龙也会有这块地域特征的。应该说中国的山水之间形成的生态只能和中国人自己相契台。你说如果硬套别人的文化是多么令^可笑的事情”。

当你在迫使你去把看到的“客观对象”假想成你希望的对象时,是对眼中的事物进行强制性的改变,这既不尊重自己的眼睛,也是

对自己看到的实际事物的侮辱。

85新潮在那个年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走向,一大批年轻艺术家在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中崭露头角,通过对时期的反思和全面对西方人文精神的接受,催生了今天的中国的当代文化和艺术。但对执拗的扈海风来说并非如此,他说“实际上85新潮对我的影响是我从西方的著述里的得到的,那时商务印书馆离美院很近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到那里买一些书来看,应该说商务印书馆是85’新思潮的酵母。它最早翻印了西方的东西,我在大学四年里几乎是读了那里出版的一些书度过的,也几乎是没怎么好好画画。后来又发现了中华书局,也正是中华书局了我从商务印书馆得到的东西。85思潮有很强烈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因素,中国几十年的封闭,是我们从相对开放一点的出版物中得到的,我们看到了西方多元的人文思想,并且对我们的过去产生了怀疑,也同时使我们有了一些激进和冲动。后来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替代了我的冲动”。

这样的视角决定了雇海风后来的创作方向和艺术之路,或许可以说艺术本身并非他的目的,而是一种理解自我、理解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工具。西方对东方的影响这是一种必然,但是我们怎么消化这种影响更是历史的必然,两种文明的方式同时很重要。正像扈海风所说我们既需要梨也需要苹果。

“我的理解是西方人是先确定了自己,然后再确定自己以外的物。人是第一重要的,通过人去解释跟物的关系,东方人是先确定物,把人看作物的一部分,然后再回到人,它是一个整体的思维。中国文人的特征是人内化为物,物我两忘。我记得在潘家园的古玩市场看到的一个木雕,是一个穿着唐宋时期服装的文人,骑在一个马上,是在一个桶状的木料上雕刻出来的。要是按照西方人的逻辑很难能表达出来,它有一定客观的空间上的约束问题,但中国人很巧妙地就把这个问题化解掉了。它改变了我们习惯的经验空间的方式,给我们些想象的空间可能。但西方人肯定不会这么做。比如‘飞’是一种想像的状态,中国的马踏飞燕通过马和燕的动作关系,得到飞的体验。而西方认为飞必须要加翅膀。中国人善于理解一种物态,作力一个表达者,将物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此时,我就是物。中国很多文学和音乐作品里都是借物来表达,通过借物达到人和物的一交流,这是中国入独特的文化方式。这样的文化表达的胸怀更彻底。”

其实,这种意境的背后是中国文化的结构魅力,中庸、仁和、信义、理智,道德,这些东西决定了中国人独特的美学方式和宇宙观。相比之下,西方的哲学强调的是生命的强度,希腊神话里面有美神,战神、酒神,每个神都是人格化的,都有超强的力量。而且很多神凭借他们力量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

当西方的工业文明裹挟着西方现代化的东西进入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方式形成撞击的时候,多种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便凸显出来,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以科技理性和人本主义的西方文化精神导致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甚至否定和放弃。百年前,老牌的文化精英们提出的西体中用之说,在近几十年的政治文化封闭中,几乎偃旗息鼓,今天在几乎被西方文明方式全面覆盖的文化生态中,如扈海风一样的精英文人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深切的对中国文化的存在现状伤感,他们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创作,试图为身在悬崖边上而不自知的中国文化找到一个出路,同时,也在为世界文化的进程进行有价值的试验和探索,更有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寻找与书写。

正如我们所知,其实西方的现代文化也是受到其他民族文化方式的影响,西方人通过航海时代得到了很多他们不熟悉的文明,这些文明对他们的作用很大,通过两三百年的交流和消化也曾经历了很多次“思潮”就是十九世纪来到=十世纪初还有西方的思想家,把那段时间定义为分析的时代。文明不交流何以有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新文化的产生。中国现在正处在这样的时期,历史给中国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但有一点很重要,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有他非常稳定的一个核心内涵,这包括他的文化属性、身体特质和地域属性。所以西方人的文明演进没有离开他们的“谱”。扈海风说。中国的艺术家也要回到自己的本质状态,因为气质和体征本身所散发出来的信息、生理的结构方式和遗传下来的本土文化的特性,都是最本质的东西,无法改变。就像蔬菜都是地里长的,茄子跟青椒永远不可能是一回事。。艺术家本身的劳动过程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庀表达的结果不完全是为了观赏威者是被经验化的通俗的审美感受庀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带有哲学意义的过程。

在扈海风看来艺术家本身的劳动过程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它表达的结果不完全是为了观赏,或者是被经验化的通俗的审美感受,它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带有哲学意义的过程。他说:“尤其对现代的社会人来说,我们每个人所承载的太多,生活在今天的人要远比古代的人复杂多了,所以很难说到底是社会驱使我们还是我们驱使了社会。有时候是我们本身的欲望诱使我们产生了某种冲动,这种冲动最后变成了一种新的经验方式,这时候可能会作用于社会。但这种本身的诱惑肯定是来自外界,外界诱使了你,你又诱发了自己,最后诱导了受众群和社会。”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扈海风不断诱惑着自己,不断触动着我们。5月23日,扈海风和他的朋友的合展览在798开幕,名为《舂暖画开》,这算是一个心愿吧,就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当代艺术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新生,春暖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