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我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我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我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已开设十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早教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校在这一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和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亟待解决。

关键词: 学前教育 问题 建议

笔者“以问题为导向”,到州直幼儿园进行调研,发现我校在学前双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伊犁师范学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实施性培养指导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政治合格、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乐教适教的中专层次学前‘双语’教师”。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对培养目标的界定,其对应职业岗位有幼儿园保育员、育婴师、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教师。因此,目标定位不准确容易导致培养方向、教学模式等出现偏差。需要说明的是,我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多了“双语”二字,是根据新疆实情突出强调双语素质和能力,符合自治区要求,但绝不意味着其培养目标定位与国家标准基本达成一致的可行性。笔者建议将原“培养目标”做如下调整: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农牧区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等工作,具备双语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定位问题

《伊犁师范学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实施性培养指导方案》主要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但对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必要的关注。在“四大块”教学课程中,虽然安排了足够数量的“学前教育专业课”,但在教学目标制定上过多强调知识积累,而忽视技能培养,课程教学多半未能实现“理实一体化”。如对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园游戏等课程教学只突出知识积累,缺少实操、创编或体验环节,难以培养能力和技能。要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仿真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及技能打包教学等教学方法。

三、课程体系定位问题

1.保育课程没有引起重视。

幼儿园的工作任务由保育和教育两大块构成。《伊犁师范学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实施性培养指导方案》制定的课程体系对幼儿园教育涉及较多,但对幼儿园保育却涉及很少,如现行教学计划并未将幼儿园保育、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笔者曾走访过多家州直幼儿园,园领导普遍反映我校实习生保育能力欠缺,实际工作中存在不知所措或上手慢的问题,这大概与我校课程体系定位有关。因此,将保育课程纳入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我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2.课程类别划分不尽科学。

我校现行教学计划将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课、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课四个板块。这种划分看似结构分明,但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度强调每一板块的独立性,但忽略整体性。如“教师教育课”和“专业教育课”刻意强调各自的功能,不尽科学,应整体考虑,将二者合二为一,即合并为“专业技能课”。《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为两大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在专业技能课中又划分出“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板块,这样划分既重视了课程的整体性,又兼顾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四、教育教学理念问题

我校将学前双语教育专业作为自治区级精品专业进行建设,广大教师为之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发展定位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应用的缺陷,教育教学观念相对陈旧,对人才培养没有考虑市场多元因素。市场调研不够,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不够,人才市场岗位标准了解不深,学生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需要难以对接,有的甚至能力素质弱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标准,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根据这一要求,我校学前双语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观念与技巧并重的原则,培养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突出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五、几点建议

1.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突出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优化教学条件

增加教学投入,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包括:继续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提高利用率,提高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

3.深化教学改革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本着适当压缩基础理论内容,强化专业基本技能的原则,增加与幼教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增设儿童营养、保育、保健等专业课程,并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

4.教学方法改革

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将学生的平时表现(讨论、作业、试讲、见习、技能竞赛成果展等)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将学生的学习重点转向平时技能训练和幼儿教育经验积累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5.制定或修订校本教学文件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地学前教育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实训大纲等。

总之,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按照培养具有牢固专业思想、综合素质好、专业技能娴熟的、发展全面的应用性人才要求,从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安排,系统定位,提出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不断开创我校学前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