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杨海成:为“两化融合”呐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杨海成:为“两化融合”呐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内“两化融合”领域的顶级专家。同时,他还有很多身份和荣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863计划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在这些盛名之下,让杨海成最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还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身份。

作为第四届专家委的新晋委员,杨海成加入专家委的时间并不长,却令他“收获很大”。“航空航天是我国高新技术的集中地。能够把航空航天的发展和信息化密切结合起来,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人生机遇。”

航天是一生的选择

杨海成是目前国内研究两化融合最权威的专家,几乎每一场演讲都座无虚席。很多人却不知道,杨海成对两化融合的理解来源于他所深爱的航天事业。

年轻时的杨海成下过乡、插过队,以知青的身份考上大学,一步跨进了航天事业。“我们这代人没有资格谈选择,只想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一旦进入到这个行业,就是热爱、投身其中。”

1990年,杨海成获得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两年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杨海成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并于1998年起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如果没有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杨海成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种轨迹――走在校园里,迎面而来的学生尊敬地称他“杨校长”。

2003年,杨海成放弃了副校长的职位,来到航天科技集团。从理论研究到工作在第一线,面对这样的转折,杨海成只是形容“非常自然”。

在负责航天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杨海成组织推动了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信息化、院所设计制造过程数字化、航天软件产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主要成员之一,杨海成重组成立了神舟航天软件公司,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AVIDM数据管理软件和神舟OSCAR数据库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

“航空航天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一生的选择。”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杨海成一直在为国防科技、国民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产业化孜孜不倦。“十五”期间,作为863/CIMS、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组长,他致力于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全面推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加入专家委无疑是杨海成的又一次转折和飞跃。“专家委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让我可以为更多关注航天发展的专家介绍经验,促进航天在各个领域影响力的扩大;我也可以把航天多年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传播给更多行业。”杨海成说,专家委能够了解当前国内外各个领域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流观点,并学会站在国家高度进行思考、提出建议,这对他而言又是一次全面的提升和蜕变。

拨开两化融合的迷雾

在专家委中,大部分专家来自信息产业,工业领域的专家并不多,深谙工业领域、又熟悉信息产业便成了杨海成的标签。

在杨海成看来,我国目前还处于两化融合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改造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

为此,杨海成一直在为“两化融合”不知疲倦地呐喊着。以专家委委员的身份,杨海成承担了关于推动制造业两化融合战略对策的研究,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重要批示;两化融合实验区、调研、评估体系,几乎在全国各地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会议上,都能看见杨海成站在讲台上的身影――最晚一班飞机到,第二天演讲完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很多人不知道,由于患有气管炎,杨海成很容易咳嗽,为了不影响演讲,他常年出差都带着中药。

“虽然总是忙忙碌碌,但我却乐此不疲。因为我对两化融合寄予了很大期待,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推动感。”杨海成这样说。

一直以来,业内对两化融合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困惑,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信息化专家认为,两化融合是IT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部门则希望将信息化纳入到工业中,变成其中一部分。到底信息化能否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又如何促进信息化,一直众说纷纭。

杨海成认为,要拨开这些迷雾,从多年的惯性中走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专家委承担了这个使命,为国家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真正的两化融合需要改变发展方式,需要转型升级、改造传统的工业体系,需要运用信息化消除传统企业的低效、低能,把粗放式的管理改变成信息化支持的集约化、精准化、管控化。

“专家委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能参与到两化融合的推动过程中,参与到全国各地的实地调研中。我感到非常充实,我也愿意把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收获进行整理和探索,凝练成一种更高层面的认识,为国家献计献策。”杨海成认为,这远比承担一个研究项目、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更有意义,这也是他为何如此痴迷和忘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