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资本市场下的企业机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资本市场下的企业机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个投资者,看大势,看清自己所在的位置,从产业的横切面与纵向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知道未来的上升空间能够有多大。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400美元。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众所周知,当一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会快速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当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附近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会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状态,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以上世纪30年代为例,美国当时的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阿根廷也在1万美元左右,甚至还有一句谚语“富有得像个阿根廷人”来形容阿根廷的繁荣。但是如今美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4.6万美元,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但阿根廷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倒退。为什么两个同时处于“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国家,一个走了出来,一个却沉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抓住了机会,在上世纪进行产业整合,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背后资本市场成为重要的推手,几乎每家公司背后都有私募基金,技术与资本的相互借力使得美国经济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

在中国大力倡导产业转型的今天,资本市场又是一个怎样的现状呢?

现状一: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

目前的资本市场由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组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创业板和中小板几乎没有分别。“中国的创业板实际是‘小小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板。”

这两个板的上市企业规模都远大于法条规定的基础条件,且都以制造型企业为主,所以中国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或者像美国那样有一个场外交易市场,为那些赢利能力弱但需要资金的创业企业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2004年8月证监会第一次提出中国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国一旦能够建成四板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场外交易市场)才算真正的多层次市场。

一个真正的多层次市场应该能够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大企业上主板,中等规模企业上中小板,创业型企业上创业板。喜欢冒险的可以投PE(私募基金),购买ST股票。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债券或其他稳健型的投资产品。当中国多层次的交易市场建立起来,并且都是规范、严格、透明的,市场才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现状二:金融市场资源垄断

当前中国最大的垄断不是“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而是金融。99%的金融资源掌握在国有企业和政府手中,这种“牌照经济”对民营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金融垄断的结果便是银行的收益水平畸高,所以私募基金成为民营企业获取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

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可以称之为“基金化的美国经济”。美国所有的商业模式背后都是各种各样的基金投资,私募基金的规模远大于公募基金。基金化有两大好处,一是投资效率高,基金由专业人士管理,投资眼光和管理能力会比普通人强,不会出现像中国所谓的非法集资,投入房地产等政府不鼓励或是投资过热的行业。二是集腋成裘,能够集中社会闲散资本。但中国的问题是,投资机会太少,基金也不够。

2012年IPO又被再次叫停。中国股市设立21年,平均每三年被叫停一回。IPO的叫停实质上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很大。IPO一叫停,私募基金的资金募集都将产生问题。

中国企业上市时的定价不必达到二三十倍的市盈率,像香港那样五倍十倍的市盈率也很好。中国资本市场需要的不是高市盈率、高股价或是高股指,而是流动性。

投资者的趋势性机会

投资者最需要学习和掌握国家的政策。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一定存在众多的投资机会;而限制发展的行业,投资可能面临风险,所以投资者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紧跟国家的政策走向。

资本市场对PE投资的方向和退出都有重要的影响,几乎每一次PE行业步入低谷都由股市的深度调整引发,中小板、创业板对PE的带动则是另一个例证。只有跟踪政策的走向,把握未来的趋势,PE才能规避系统性风险,获得良好的回报。

目前尽管有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但是也有很多人购买中国的东西。中国经济在未来的10~15年保持年均GDP6%以上的增长是看得见的,中国仍然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支撑GDP6%增长的依据是城镇化带来的消费和投资机会—住房、钢铁、水泥、医院、互联网基础建设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的投资机会。如果未来民营企业能够获得与国营企业均等的机会,在公平的市场规则面前,民营企业会表现出比现在更大的活力,也会给私募基金带来更多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一是表现在私募基金的规模总量上。据非官方统计,中国的基金总量大约只占GDP的0.52%,而美国基金占到GDP的6%,这说明PE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表现在可投资企业的潜力上。目前,中国企业总数约为1400万家,其中99%是中小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总数约为2500家,这一数量级别与韩国、日本,特别是和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上市企业和场外交易市场总数加起来约为七千家,单从上市企业的数量来看就能说明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来看中国股市,它也并非哀鸿一片。虽然股指胶着,但至少目前的交易量可以占到流通市值的0.9%左右,这一数值为1%时对私募基金来说会是个不错的IPO机会,而中国股市最好时,这一数值可到4%,最差时大约为0.7%。

此外,IPO的叫停无意中创造出另一个并购市场。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的活跃表现与IPO的叫停不无关系。证监会在2012年也做出很大的改变,此前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审批大概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现在缩短到6个月以内,从中可以看出以后通过上市公司的并购可能相对较为容易。证监会也曾有领导说,并购将会是另外一个IPO市场。当中国发展到三千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时,并购时代会来临。

(作者系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是其在“中国民营企业的上市与融资”论坛中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