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实现语文创新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实现语文创新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1世纪是创造的新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创新是决定其命运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应答新世纪挑战的战略目光投向了教育,纷纷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战略,进行教育革命。而革命的焦点和核心都集中在如何进行教育创新,使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不再只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挖掘出隐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创新潜能,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说,21世纪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新型人才。中学生正处于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同成年人相比,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来缚,敢想、敢做。那么,如何实现语文创新学习呢?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我们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起大语文教育观。倘若教育者观念陈旧、意识狭隘、方法保守、手段落后,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呢?

1.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是实现语文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实践证明,创新教育是以一个国家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发展为基础条件的。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大程度上受到平等、民主的社会环境,开放、多元的文化气氛所影响。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教育大环境对实现语文创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2.转变传统观念,培养创造能力是实现语文创新学习的核心。传统观念认为创造只为少数“天才”所拥有,普通人则不具备,又认为创造力只是先天的,后天无力培养。其实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要靠创新教育来发展的。我国在世纪之交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又提出了创新教育,正是顺应了科学的发展规律。

3.呵护好奇心,允许犯错是实现语文创新学习的智慧源泉。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又能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往往会犯错。这时,我们教师就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他们,积极分析原因,耐心指导,同时也应给予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以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新发现。

4.端正评价观念是实现语文创新学习的情感动力。传统观念中教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总认为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本身在培养创新的过程中拟定了一个个“框框”给学生,可事实上,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却不理会你那些“框框”,显得颇有独立和特殊的才能,与那“框框”差之千里。因此,教师要打破设定的“框框”,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二、开拓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敢想敢做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是创新的起点。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因此,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创造力的特殊功能。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学习呢?

1.乐于引导,持之以恒,重在鼓励。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以激活他们内在的原动力,最大限度的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机会和条件。语文教师只是学习语文课的一个指路人,为那些迷了路的学生指引一条光明大道,最终向前的仍然是学生。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他人的讨论来获得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面对学生的所作所为不能“照单全收”,要敢于用肯定合理和斥责不合理的技巧、手段去引导他们辨析纠正,扬优改差,催人奋进。

2.鼓励想象和联想。想象可以通过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意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知识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一个人只有敢于想象和联想,才能有所超越,创新才能摆脱平庸。人类正因为有了想象和联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才有了人们所谓的痴人说梦般的幻想变为现实。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大胆想象和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3.调动“感性”思维。对于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作家的思想感情。应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感知、理解和把握。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意会”和自悟,不可详加剖析后喂给学生。例如《社戏》中的“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一句,开始时有学生认为鲁迅先生用错了词,可再多读几遍就“意会”领悟了个中意境。

4.重过程轻结论。因为创新思维可以说是多角度的思维形式,不同的角度审视社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善于重视创新思维的过程,别拿标准答案来圈定学生。只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其思考问题的求异性和灵活性才能突破现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由已知到未知,教师要抓住学生理解和表达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鼓励学生去猜测、去怀疑、去探究,进而提高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可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去读,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就可以。别硬套同一结论给他们,因为许多问题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欣赏。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应该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活动。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大海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准备在班上展示并作介绍。学生们在搜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也思考着如何讲给别人听。他们就会去查找有关的信息或者问家长、问老师等,这就是一种探究创造性学习的体现。

总之,要实现语文创新学习,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探索和错误,不求全责备,改变“标准答案”式的灌输法,把培养想象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评价体系重心向创造能力倾斜,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