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港,巴塞尔之初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巴塞尔之初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销售才是王道

参展画廊商们花更多的参展费得到了更宽敞的展位,而巴塞尔帝国培养出来的国际客户在选择和购买艺术品时的自信和果断,让画廊老板感觉到物有所值的回报。香港巴塞尔的到来,将聚光灯拉到了香港。这无疑给此前对经济形式不太乐观的亚洲艺术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

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香港恶劣的暴雨天气高调登场。5月22日VIP预展当天,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外的天空昏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当天几乎所有的航班都被延误。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香港巴塞尔的热火朝天。

开幕前,某些参展商们或许会忧心忡忡,因为他们的某位VIP客户还在因恶劣天气延误的航班上,很可能无法按时赶到了。然而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他们发现,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人们的到来,同样也影响不了客户在购买艺术品时的果断,正如同对经济形势的不乐观预测影响不了这场博览会的火热交易一样。

而那些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超级VIP们,只要一下飞机,他们就能看到机场里巨幅的“ART BASEL HONG KONG”的广告。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就在一年前这个博览会的名字还叫“ART HK”,虽然两年前它就已经被拥有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与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Miami Beach)的MCH瑞士展览(巴塞尔)有限公司(MCH Swiss Exhibition (Basel) Ltd.)收购了60%的股份,但真正以“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 Hong Kong”的名字亮相,这是第一次。巴塞尔艺术展的国际品质给人带来期待与信心。

巴塞尔的品牌的力量

在20世纪60年代,先锋艺术还是真正的先锋,世界上也还没有那么多当代艺术馆,当代艺术品的价格普遍还很低,画廊和收藏家只是一小群真正热爱和相信当代艺术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只有一个,那就是成立于1967年的科隆艺术博览会。

1968年,几个年轻的巴塞尔画廊商翠迪·布鲁克纳(Trudi Bruckner)、恩斯特·贝耶乐 ( Ernst Beyeler)和巴尔兹·希尔特(Balz Hilt)聚在一起,决定在瑞士做一个自己的艺术博览会。当然奇迹不会凭空发生,买卖也不会凭空上门。在1970年,恩斯特·贝耶乐凭借他广泛的国际联系以及20世纪经典现代艺术吸引到了众多富有、稳固的藏家,并吸引他们把目光投向一个冒险的新领域:当代艺术。巴塞尔艺术展创办第一年,即吸引到了10多个国家的90家画廊、30多家媒体和16,300多位观众。而当1975年的时候,已经有来自21个国家的300多家画廊参展,观众超过37,000多。

在40多年的运营中,艺博会的体系也在日渐完善,巴塞尔艺术展新的展览区块不断被引进、沿革,最终形成现在层次丰富而又明确的板块形制:画廊展(Galleries)、专题展(Feature)、艺术宣言(Statements)、艺术无限(Unlimited)、艺术之路(Parcours)、艺术出版(Edition)、电影(Film)和杂志(Magazines)。2002年,巴塞尔艺术登陆迈阿密海滩,从欧洲扩展到北美洲,完成连结欧洲与北美、拉丁美洲当代艺术的重要格局,并成为在寒冷的冬天里,艺术圈买家、经济人、美术馆策展人、批评家和观众最爱去的艺术盛会之一。

在巴塞尔的40多年中,全球经济时好时坏,艺术市场时高时低,每一家画廊、每一个艺术品经纪人都经历过困难的时期,但是即便要削减开销,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也永远是画廊商们最后才愿意考虑放弃的一项。也正是由于每年参展的画廊申请远高于展会的承载量,巴塞尔艺术展不断推高入选门槛和甄选标准。也正是入选展会的画廊质量和作品质量,巴塞尔艺术展才建立了今天的全球声誉和口碑:这里的作品比双年展还像双年展──每年6月举行的巴塞尔常常在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之后,艺术圈人士往往在双年展开幕后一路来到巴塞尔──更密集更激动人心,这是一个令人期待和鼓励抢购当代艺术品的地方。

香港势力

2008年,自James Cohan画廊和佩斯两家纽约画廊先后于一个月分别在上海与北京开设分支画廊后,几乎很少再有别的西方重要画廊进驻过中国大陆。国内的高税收、复杂的海关关税政策以及各种有可能的水土不服,令西方画廊犹豫不决。然而面对中国—亚洲这样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无视或者放弃都是愚蠢的。而香港,既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免税港,又是中西文化的连结点,英文的普及度高,去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交通都极为便利,并且没有太多强大的本土画廊或者本土艺术机构,这一切都太适合成为西方画廊打开亚洲市场的门户。

如果说2009年Ben Brown进驻香港还不是太引起轰动的话,2011年初高古轩以达明安·赫斯特作为开幕展正式进入中环毕打行,就无疑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了。而紧随其后的,是来自伦敦的白立方,来自巴黎的Perrotin,纽约的Lehmann Maupin,这都是世界顶尖的画廊。而中环毕打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画廊聚集地。

香港有理由成为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艺术市场。在2008年首届香港艺术博览会已见端倪。当博览会进行到2012年第五届时,有来自38个国家的266家画廊参加,参观人数超过67,000。香港博览会的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艺术博览会。而同时,不断刷新的拍卖纪录,“西九文化区”的发展及香港政府的支持,都推动着香港朝向亚洲的艺术枢纽发展,令香港成为全球艺术圈拍卖行、经纪人、策展人和艺评家必须驻足停留的地方。

藏家的全新体验

全新的香港巴塞尔让人觉得振奋。对巴塞尔的老客户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香港——亚洲体验;对香港艺术博览会的老客户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巴塞尔体验。

很多参加过往年香港艺术博览会的藏家和观众会觉得进入场馆就感觉焕然一新,无论是展位布局还是灯光等细节,都让人觉得宽敞、舒适、流畅。这并非全然是品牌带给人的心理感觉。事实上,参展画廊商们花了更多的参展费才得到了更宽敞的展位,没有每平方675美金的展位费和至少也要8,000美金的搭建、灯光等费用,就无法挤进这博览会─当然,即便愿意出资,也不见得会入选。因为前文提及的巴塞尔艺术严格的甄选标准,本届香港巴塞尔的参展画廊也从去年的266家减少到245家。

事实上,大多数本次博览会上的大牌画廊或者亚洲画廊此前也都参加过,而夺人眼球的大牌艺术家─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翠西·艾敏这些深受亚洲藏家追捧的艺术家,也都不是第一次亮相香港。无论是画廊还是艺术家,品牌都很重要。大画廊的一贯策略就是抛出知名度高的大牌艺术家吸引眼球并迎合亚洲口味。而细心的画廊商─尤其是常年参加艺术巴塞尔的画廊商也发现,不少看似第一次出现在香港的那些来自欧洲尤其是瑞士来的VIP客户,其实都并非陌生面孔:去年,当博览会的名字还是香港艺术博览会的时候,有些客户已经来过了,虽然这一群体在今年的博览会上显得格外明显。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减少首次香港巴塞尔在藏家心里的新鲜感。

“我们是来探索中国和亚洲艺术的。”很多欧洲尤其是瑞士来的藏家都会对画廊商尤其是有中国艺术家作品的画廊商讲这句话。而很多中国藏家则会带着同样发现的心态去看国际画廊,在他们看来,这无疑也是让中国当代艺术正面接触国际艺术的大好机会。而他们,这些来自中国内地或者台湾的新兴收藏群体则正是西方画廊所期待的。

香港巴塞尔真正的成功在于巴塞尔帝国培养出来的国际客户在选择和购买艺术品时的自信和果断。一件60万美金的作品可以在一分钟内敲定交易,毫不犹豫。以至于当漫长的第一天VIP预展结束时,在大多数画廊老板的脸上看到的都不是疲倦,而是得意和更大的期待。艺术市场的春天似乎提前回来了。

忙着翻台的画廊老板

有些展位永远是人满为患,比如白立方和佩斯,正如有些艺术家的作品永远有藏家排着队在抢。让画廊老板为难的是要把作品卖给谁,花时间挑选最合适的买家成为这个博览会上的普遍而重要的一项功课。

然而即便这样,在开幕后几日再去询问某件作品,得到的最多的回答就是“早就卖掉了”。佩斯的奈良美智“早就卖空了”;David Zwirner的草间弥生“早就卖掉了”;Hsuser & Wirth的Sterling Ruby和张恩利“早就卖掉了”;长征的展望、徐震“早就卖掉了”。参展画廊们会笑眯眯地拿着iPad给藏家看画廊的存货,并告诉他们:虽然这件作品没有了,但是我们还有类似的或者更棒的。在博览会期间有没有时间翻台─把展位里售出的作品撤下来,换上新的作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藏家,和藏家建立起长久的联系。

从博览会的总结性报告中看,大多数参展画廊对首届香港巴塞尔的组织和销售状况是满意的。50%的亚洲画廊和50%的国际画廊是相当合适的分配比例,这也是巴塞尔博览会在多年的经营中总结出的最合适的分配比:在巴塞尔是50%的欧洲画廊,在迈阿密是50%的北美、拉美画廊。

至此,巴塞尔艺术帝国完成了它在艺术市场的全球布局:巴塞尔-欧洲,迈阿密-北美、拉美,香港-亚洲。如巴塞尔艺术的亚洲总监马格努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所言:“巴塞尔的到来,将聚光灯拉到了香港。”这无疑给此前对经济形式不太乐观的亚洲艺术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巴塞尔带来了期待和信心。

超越亚洲的舞台

专访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马格努斯·伦弗鲁

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英国人马格努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一直担任着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的展会总监,在他的带领下,ART HK已经成为了亚洲颇具影响力的艺博会,香港之所以在今天能够成为现代及当代艺术市场的亚洲枢纽,伦弗鲁可谓功不可没。所以早在2010年,35岁的伦弗鲁就被《艺术评论》(ART REVIEW)评为“百位全球艺术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2012年,最后一届ART HK落幕,伦弗鲁又有了新头衔——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兼执行董事会4名成员之一。

采访伦弗鲁时,香港巴塞尔还未拉开帷幕,伦弗鲁说他只能北京停留短短的两天时间,之后又要马不停蹄地做大量筹备工作。第一届巴塞尔落户香港,此次自然受到各方瞩目,在和伦弗鲁的交谈中你会发现,这位经验丰富的展会总监早已成竹在胸,他表示希望打造一个超越亚洲地界的更大的国际舞台,同时基于对亚洲艺术市场的熟悉,他还表达了对中国及亚洲的画廊行业和藏家群体的关注。

Q:作为第一届香港巴塞尔,此次艺博会和之前的ART HK有什么不同之处?

A:是有些不同,但是我依然要强调有很多东西和之前的ART HK是相同的,这也是我们反复讨论并且谨慎地决定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改变的结果。相同的是,我们依然会突出亚洲画廊,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此次参展的亚洲及亚太地区的画廊比例达到50%。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瑞士和迈阿密海滩巴塞尔在香港的一个复制版本,其实,瑞士巴塞尔有一半的画廊来自欧洲,迈阿密海滩巴塞尔中一半的画廊来自美国及周边地区,所以对我们来说如何体现香港巴塞尔的亚洲特色非常关键。

要说和以往的香港艺博会有什么不同,首先是现在我们有了更丰富的资源。举个例子,4年前我们的香港办公室只有1位公关经理在和所有的VIP客户联系,现在我们有24位公关经理在世界各地做联络工作。还有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布置博览会的格局,包括请来了汤姆·保斯特曼(Tom Postma)帮忙,他也曾为瑞士巴塞尔和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设计过展示布局。此外,我们还有了不同的展示单元:“画廊荟萃(Galleries)”是展览的主要展区,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画廊;“亚洲视野(Insights)”展示了亚洲艺术家和他们的画廊,这个单元对那些第一次来巴塞尔的人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来说,他们会看到同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作品,会更容易地了解这个艺术家的经历,也会得到许多很好玩和很有用的信息和资源;“艺术探新( Discoveries)”展区展示世界各地的新晋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及双人展,并设有25,000 美元的艺术探新奖奖励其中一位参展的艺术家;还有“艺聚空间(Encounters)”展区,那里我们会展示大型的装置。除此之外,灯光和墙体这些细节我们都做了调试和改进,其实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

Q:为何和去年的ART HK相比,参展画廊的数量从266家减少到245家?主办方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A: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更加注重展览的品质,因为巴塞尔不仅仅是和规模有关,当然这个十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一直保持艺博会的品质和优势,所以参展画廊的数量减少了20家,画廊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年的准入标准也相应提高,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评选委员会,每个单元的评选标准各不相同。比如在“画廊荟萃”展区,我们会关注画廊本身的口碑和所的艺术家,也会仔细审查他们的展览计划;在“亚洲视野”和“艺术探新”这两个展区,我们会更关注艺术家本身和独立项目的展示。

Q:香港巴塞尔的买家结构是怎样的,会以西方藏家为主吗?你怎样看待有人对香港巴塞尔太过“国际化”的担忧?

A:我们希望吸引世界各地的买家来到香港。我们希望把亚洲艺术介绍给西方的藏家,也给亚洲画廊和艺术家一个超越亚洲地界更大的国际舞台。同时,在亚洲内部不同的区域也有着不同的特色,我们也希望这些不同区域的藏家了解彼此的艺术,比如把中国的当代艺术介绍给东南亚的藏家等等,所以来到这里的买家不是只以西方藏家为主,也有很多亚洲藏家,我觉得亚洲的藏家群体这几年发展地很快,他们越来越内行,也会对艺术家做调查研究。

在香港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跟进所有区域的买家,而不是只瞄准单一地区的市场,所以我们会接触到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的买家,当然还有来自西方的藏家,只有足够大的市场才能使艺博会保持其丰富性并吸引世界的目光,任何单一区域的市场都不可能做到这点。

对于“国际化”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正回答了你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个艺博会在中国和亚洲有一个很牢固的基础,对收藏家、策展人、艺术家和其他参观者来说,他们能够以一个更高的标准看到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作品。我知道对有些艺博会都有很浓厚的本国或本区域特色,我认为对中国和亚洲艺术来说,充满信心地站在国际化的舞台上展示也很重要。

Q:对于西方藏家来说,他们理解亚洲当代艺术有困难吗?

A:你说得对,是有些困难。鉴于教育背景的不同,我觉得亚洲人更容易理解西方的艺术,反过来西方人要了解亚洲艺术却有些困难,但是他们在尝试理解那些亚洲艺术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概念和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设立了“亚洲视野”这个单元,来帮助那些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们来理解亚洲艺术,当然这十分复杂,也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的,我只希望人们能够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新的事物。

Q:中国藏家这几年在艺术市场上越来越活跃,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A:这一点十分有趣,在我看来,之前的中国藏家比较保守和谨慎,他们更加喜欢那些中国的经典艺术品,这种选择无疑很安全。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中国藏家越来越有信心,他们会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品,也不仅仅限于中国艺术品。很多早期就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现在也开始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人们的品味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Q:在中国大陆拍卖市场比一级市场要更加火热,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A:我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藏家就热衷于在拍卖市场上买东西,因为他们似乎觉得拍卖市场的交易更加透明。很多人不了解画廊这个行业,对他们的定价和交易过程都一知半解。其实优秀的画廊不仅仅是纯粹以商业销售为目标,他们始终致力于推动一种更加广泛的兴趣。正因为画廊永远不可能在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也不会直接引导人们去买什么,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藏家和画廊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拍卖是一种更加中立的交易平台,价格有高有低,但只是艺术品之间的买卖而已。而在画廊购买作品,你是在支持整个的生态系统,支持艺术家,帮助建立一个更加专业的艺术圈。画廊有画廊自己的系统,它对社会的文化生态都有着推动的作用,如果你想参与进来,那么就去画廊买画吧。

Q:中国近几年正逐渐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市场之一,对这种快速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A:我认为对任何艺术市场或艺术圈来说,商业价值都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长期来看,要衡量一位艺术家的价值,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其展览的评价、学术批评和艺术机构的评价的基础上,当然市场价格也是衡量的因素之一。我认为最好的画廊应该懂得如何推动艺术家的创作,长期支持他,帮助他在上面谈到的几个层面树立价值,而中国乃至亚洲的画廊在这个方面也越来越注重,他们不仅仅是只关注商业。对于买家来说,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潜心研究艺术家的作品,接受良好的训练,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他作品背后隐含的东西,因为有太多优秀的作品,当人们看到其中某一件,有时候会觉得似曾相识,但实际上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特的,你要对艺术家的创作有着更全面的认识。

香港巴塞尔之画廊视角

采访/王珊珊 图片提供/受访画廊 巴塞尔艺术展

采访对象/星空间负责人房方、空白空间负责人田原、杨画廊负责人杨洋、站台中国总监孙宁、长征空间画廊总监梁中蓝、千高原艺术空间总监刘杰、奥沙机构总监林茵、纽约前波画廊总监David Clements

5月22-26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45家画廊、藏家、艺术家等业内人士和艺术爱好者齐聚香港,参加了第一届香港巴塞尔。在此次的艺博会中,主办方为了突出亚洲特色,特地将亚太地区画廊的比例保持在了50%以上,除了主展区“画廊荟萃”以外,还特设了“亚洲视野”和“艺术探新”单元,为亚洲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提供了更加个人化的平台。

从VIP之夜开始,一件件艺术品就被贴上了售出的红标,首日的销售报告中,日本OTA Fine Arts画廊和伦敦Victoria Miro画廊的联合展位就以200万美金的价格售出了草间弥生的带有红色蝌蚪图案的大幅画作《Flame of Life — Dedicated to Tu-Fu》,买家是一位亚洲藏家。连续几天之后,画廊整体的销售情况令人满意,销售热点绝不仅仅限于所谓的大牌艺术家,不同定位和不同地域的画廊满足了世界各地藏家的多元化需求,定价合理,买家理性,正好印证了当下艺术品一级市场的状态。此次记者采访了8家参展画廊负责人,他们各自针对参展情况、销售、藏家等谈了自己的感受,各家画廊皆有斩获,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巴塞尔在亚洲的头炮也就此打响。

现场

奥沙画廊:巴塞尔给这个城市原本就活跃的艺术圈带来了更多的活力,艺博会的展示和各式各样的作品都很精彩。我们画廊所有艺术家的作品反响都很好,以至于展会期间要挂上新的作品。

星空间:此次星空间在“亚洲视野”单元呈现了陈可的“弗里达·一个女人”个展,这次参展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探讨展览主题和布展方案,甚至在北京做了极其接近于巴塞尔布展空间的预演。工夫不负有心人,展览的现场反应很好,很多藏家都喜欢陈可的作品。

杨画廊:此次画廊展示了闫冰的作品。布展期间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喷了80罐漆,所以我们的展位非常特别,呈现的效果也非常不错。虽然每天十几小时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大家对画廊的关注度很高,刘小东、曾梵志等艺术家都来展位参观,对展览评价也都很好。

站台中国:与往年比较,今年能感觉明显的国际气氛,也看到更多的国际藏家的面孔。另外国际画廊带来的作品也较往年质量更高,现场的销售气氛很旺。

前波画廊:在过去3年里,前波画廊在香港艺博会上都举办了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个展,也建立了与中国最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合作的良好声誉。如今藏家们常常从我们的展位来发掘需要关注的新锐艺术家。今年我们首次展出了赵赵的最新系列作品《星空》。赵赵的创作风格十分独特,此次对赵赵展览的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前波也被ARTINFO评为最佳展位的前10位。因此我想我们再次延续了为香港带来中国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的传统。

价格和市场

空白空间:一级市场的价格并不会出现大家设想的“大波动”。比如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性人物乔治·巴泽利茨(Georg Baselitz),在同一个博览会上,可能有3家不同的画廊展示他的3件不同的作品,如果尺寸和创作年代相同, 那这些作品的画廊价格一定是一样的,并且每个画廊给收藏家的折扣也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大家不必有过多的猜测,这就是正规的欧美画廊在一级市场的操作方式。我们画廊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还是很合理的,是按照欧美正规画廊的标准来定价,综合考量了艺术家的年龄,作品的材质、风格、技巧、尺幅、认知度以及展览履历等。

杨画廊:博览会就是在谈市场,而市场也是挺残酷的。大家最关心的是两种作品:一个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一个是年轻艺术家或者创作语言比较独特的艺术家的作品。

千高原艺术空间:其实许多国际画廊的作品价格很贵。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媒体老是说什么泡沫和天价,其实这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作品质量的问题。

销售和热点

站台中国:这次收获很大,除了之前的藏家,我们还与更多的新藏家建立了关系。销售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这次我们展示的每位艺术家都有作品销售,其中销售最好的是秦琦,现场就销售了5件作品;王音的作品也卖得很好,博览会之前就有两件作品被预订。

星空间:销售情况比较满意,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售出,这样的成绩超过我预期目标。不过我们没有把财务目标当成首位,而是希望大家能对画廊和艺术家的创作转型产生更多的认同。

千高原艺术空间:销售热点不仅仅限于大牌艺术家,而只对大牌有兴趣的藏家比例较小,反而大家的关注点更多在新兴艺术家上,这点在巴塞尔很明显。

空白空间:目前,画廊和收藏家都在寻找新鲜而有活力的元素,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大牌艺术家的作品这一个层面上。我们画廊的艺术家大多都是新面孔,作品价格相对合理,所以收到的反馈都是积极正面的。

藏家

前波画廊:我们发现今年来自香港的藏家们在香港巴塞尔上起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近期拍卖行和其它当地艺术机构的建立,香港为众多成熟和活跃的收藏家们建立一个稳定的平台。就如很多人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十分感兴趣一样,中国当代艺术也非常引人关注。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的艺术市场是“新兴”的,但大多数藏家已认识到中国拥有一个能够追溯到几千年之前的极为丰富的艺术史。最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之中,从而吸引了能够欣赏这一文化历史、来自大中华区域的收藏家们。

长征空间:中国的藏家对我们的艺术家都已经很熟悉,所以会更多地讨论作品,获取作品信息。当然对我们艺术家熟悉的国际买家也很多。至于新认识的国际藏家,通常会想要知道这些艺术家的背景、地位、价位、展览情况,他们也会对画廊的历史感兴趣。

千高原艺术空间:在这里藏家的多样性是很明显的,除了非洲和南美洲,来自各个地区的藏家都有拜访过我们画廊。在作品挑选上,中国的买家主要以绘画为主;国际买家的选择就更加多样,包括购买我们的新媒介作品。

星空间:藏家分布挺分散的。我们的客户既有国内藏家,也有欧美和东南亚藏家,其中有业内有影响力的大藏家,也有些藏家之前就长期关注陈可并买过她的作品。

空白空间:藏家是有备而来的。到了现场,大家都是在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比较理性地选择作品。

杨画廊:国外的藏家都比较专业,他们从小接受的艺术教育比较完善,也比较挑剔,只有看到真正打动他们的好东西才会买。他们参加博览会或大型活动的经验可能比我们还多,所以我们也在和他们探讨学习。这次闫冰的那套作品就是被国外藏家买走的。

奥沙画廊:国际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非常感兴趣,也希望对这些艺术家了解的更多。他们挑选作品的眼光很敏锐,也更有经验,非常看重作品的观念、内容、技巧和美感。

同台竞争

空白空间:中国当代艺术的从业者不论是画廊还是艺术家,我们还是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像是画廊布展的呈现形式、每件作品的质量等,还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学习和提高。空白空间是一个年轻的画廊,我们能够参与其中就是最大的收获。这次画廊邀请了我们的艺术家去香港,就是希望他们可以到现场感受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其实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平台上,画廊和艺术家是一体的,最重要的是回归到内容上,也就是艺术家的作品,需要更有力量和智慧的呈现。

奥沙画廊:我们认为通过更多教育性质的平台去建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一家画廊必须非常明确地将艺术家的视野和其独特的艺术实践介绍给公众,这样将创造更多的机会向那些懂得艺术的人们呈现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作品。

星空间:这是一个高水平的博览会,但是国外大画廊带来的作品不会让业内人士特别兴奋,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他们要进入亚洲市场,就要带来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在作品和展览层面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同台献艺,这是一种无声的竞争,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增强自己在对展览和作品的理解程度。

站台中国:本次巴塞尔香港定位很准确。国际画廊想进入亚洲市场,必须带来优质的艺术家作品。亚洲画廊也因为巴塞尔的要求和评选标准,都拿出最好的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和项目。所以整体质量都不错,也凸显了亚洲特点。中国的画廊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与国际画廊交流,这也是一个PK的过程,对本土画廊的自身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长征空间:除了欧美藏家的出席率没有期待中高之外,欧美画廊普遍在作品选择上比较保守。

前波画廊:从某种角度来讲,竞争是有益的,此次展览会为相对年轻的亚洲画廊提供了向经验丰富的西方画廊学习的好机会,让新兴画廊领略到大规模的国际性画廊的高标准和专业性。目前有一些优秀的中国艺术画廊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最高标准。所以我认为并不是画廊,而是其他方面需要改进,比如中国的美术馆、艺术评论乃至中国的拍卖行。这些都是任何繁荣的艺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唯有这些方面更完善了,中国的画廊业方能在国际平台上更好地竞争。

服务

星空间:我觉得巴塞尔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我记得当时参加第一届ART HK时,墙的颜色、质感、木板厚度以及灯光都不如现在好,其实专业的博览会中这些细节都很重要。因为此次展览我们需要刷墙,主办方特地把油漆小样寄到北京来给我们确认,我们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

奥沙画廊:这届艺博会非常成功。在布局上,展位之间的空间比以往的ART HK更加宽敞,也有利于观众更好地参观。但是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布展期间,画廊可以工作到午夜,但是会场晚上9点以后就没有空调了,导致工作环境非常闷热;此外,希望主办方能采取更多的措施保证作品安置妥当,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控制和特定作品储存区域。

杨画廊:去香港之前,主办方隔几天就会发电子邮件确认展览资料和画册,服务非常认真。参展期间总监马格努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还会亲自来画廊拜访。

长征空间:从展场的设计、服务到VIP的接待等,巴塞尔都让人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觉得这届艺博会整体更国际化,所有硬体、软体和服务都很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