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品牌激活北京的艺术细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国际音乐节系列报道(二)
10多年前如果有人问起北京的文化形象,你一定会有些丈二和尚的感觉。而如今,说到北京的文化生活,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提到的一个文化焦点。
“10年前在国际音乐界提起北京国际音乐节,大家都会带着惊奇的眼光看着你。而如今提到北京国际音乐节,一些世界大牌音乐家的目光中透出来的是称赞和自豪,他们为曾经来参加音乐节而感到自豪和荣耀。”乐评人刘雪枫以亲身经历谈到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影响力。
据统计,从第一届到第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共吸引了观众约34万多人次。34万与北京常住人口即将突破的1600万比起来,似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并没因为逐年热烈起来的音乐节而改变。但记者却从采访中听到了更有远见的声音:北京国际音乐节作为我们所在城市的一项标志性文化活动,它所涵盖的信息量远比音乐本身丰富得多,文化辐射和渗透也比任何有板有眼的说教说服力,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是润物细无声的。
让世界重新定位北京
自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以来,累计演出240余场,上演了700余部(首)外国作品,包括歌剧20余部、管弦乐作品240余部、声乐作品230余部;中国作品170余部,其中新作品占了大多数。北京国际音乐节用演出的质量不断提升着这个品牌的含金量,用音乐节的品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目光。
《尼伯龙根的指环》2005年在北京上演之后,法新社、路透社都曾高度关注这一文化事件,他们连篇累牍的报道反映出一个共同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一家顶级乐团此后都不会再拒绝来自北京的邀请。英国知名乐评人莱布雷希特也不得不承认,在全球古典音乐听众逐年萎缩的大环境下,北京国际音乐节能够给西方的演出团体提供很多的演出机会,已经逐渐成为名团热衷的演出目的地。余隆也证实了这个说法:“最早的时候北京音乐节要邀请到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乐团并不容易,如今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去年,纽约时代广场在音乐节结束时同步用7块大屏幕播放郎朗演奏《黄河协奏曲》的实况录像。”
几乎所有的西方演出巨头都清晰地意识到,他们再也不能忽视这座遥远的东方古城,必须调整思维。更有评论分析文章透过这一文化现象指出,世界顶级演出品牌不断“亮相”北京舞台,不仅仅是与北京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简单问题,更是北京在世界文化舞台崛起的一种信号。
北京国际音乐节还对整个中国甚至亚洲地区的演出市场起到了辐射与带动的作用。高质量的节目和国际演艺明星的效应逐渐引起外地演出商的兴趣,逐渐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演出市场形成互动,既降低了演出成本,又扩大了音乐节的影响,同时也使演出的资源得到共享。
现场聆听是种生活方式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剧院等国际知名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
瓦莱里捷杰耶夫、普拉松、洛林马泽尔、艾森巴赫、凯瑟琳巴特尔……
北京国际音乐节给观众极大限度地提供了与大牌艺术家和世界顶级艺术团体近距离接触的平台。随着这个品牌内涵地不断提升,观众也逐步不在现场聆听音乐变成了一种习惯。
每到秋季,京城各剧院推出的“菜单”从交响音乐会、烛光音乐会到歌剧、舞剧,节目丰富至极。根据票务公司的售票情况可以看出:亲临现场听音乐已成为都市人最流行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平日里没事就会猫在家中,时间长了,渐渐忘却了那种叫做‘现场’的感受。”在外企工作的刘建军这样说起他的经历,“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请我去看歌剧《诗人李白》,真的是挤出时间去看的……但那感觉太美妙了。在现场,真实的情感交流、真实的情感宣泄是任何载体都不能替代的。”
乐乐妈妈现在还经常在网上的育儿经验交流版块谈起带孩子去感受音乐会现场对启发孩子想象力的作用。那是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小提琴主奏是莎拉・张。让5岁零3个月的乐乐听高雅的音乐,不仅坚持听下来,而且是快乐地听,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音乐开始时节奏慢、旋律轻,妈妈提醒乐乐是不是小鸟起床了。乐乐随后的想象力开始不断延伸……下一个乐章,气势宏大起来,乐乐兴奋地告诉妈妈:奥特曼来了,他是最强大的。虽然乐乐不知道演奏的曲子名称,但他学会了用自己的感受来理解音乐,也就达到了享受音乐的目的。
追求品质成为高雅习惯
《人民音乐.留声机》试刊号,选择了在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推出,并在《尼伯龙根的指环》等演出时都安排了在剧场里销售。正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品牌引来了更多高雅音乐参与者的互补合作,共同培育了北京古典音乐的沃土。
要说北京国际音乐节复苏了北京的古典音乐市场,10年的时间还太短。但它对北京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和欣赏习惯的提高却是不容忽视的。
“普罗艺术”总经理王翔就认为:“虽然唱片和现场是两个不同的消费市场,但二者是有重合点的。现场演出可以让观众看到活生生的艺术家,进而提升艺术家的知名度。反过来说,唱片的销量等因素也引导着演出商的思维方向。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的。”如今,北京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已经十分了得和前卫了,对于演出,曲目、指挥、乐队等等,都有了更高的需求。
对于音乐会欣赏习惯的养成,音乐节也功不可没。一个女剧迷讲起她上音乐厅看演出的“尴尬”经历:那是一次交响音乐会,由一支德国著名的乐团演出。第一次参加这样盛大的交响音乐会,定要盛装出席才是。那时天很热,但我还是穿上了长长的晚礼服,男朋友也穿上了西装。但到了音乐厅,随处可见的却是大背心、短裤,当时感觉自己像个大熊猫,“就看我们俩了”。可这几年,北京改变了许多,虽然许多观众还没有适应盛装听音乐会的习惯,但在音乐厅中大背心、短裤却绝对是“大熊猫”了。手机声、聊天声也逐渐推出了“伴奏”的舞台。
普及演出培养未来受众
去年北京音乐节组委会执行主席邓榕坦言:经过近十年的参与,我已从一个完全的旁观者进步到成为一名志愿者,再进步到成为一名热心份子。应该说,现在像我这样的人已经不是少数。北京国际音乐节用品牌的力量让高雅艺术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随着北京国际音乐节学生套票优惠政策和普及讲座等活动的推出,学生已经逐渐成为古典音乐演出消费的一支生力军。有问卷调查中显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观众中,学生占到了30%(其中音乐专业学生8%),仅次于外企员工的47%。音乐会上,总能看到众多大学生专注的眼神和面孔。而在开演前,节目单领取处通常站着两三位大学生,他们是音乐节的义工。北大数学系一男生说:“很高兴能为音乐节服务,而且还可以‘趁机蹭听’。我们很多同学都关注音乐节,有的同学来听了一场之后发现古典音乐完全可以接受”。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曾跟他的学生说,北京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看到很多好演出,你们不管今后搞不搞音乐都应该去看看。作家肖复兴也曾说过:我们希望观众能够热爱高雅艺术,但我们却又常常把高雅艺术束之高阁,待价而沽。优惠的票价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音乐节的提高与普及才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和相互渗透。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的观众,他们对各种艺术形式充满了好奇,利用这个特点扩大古典音乐受众群不失为一个良策。
去年班贝格交响乐团带来的儿童音乐会让余隆感触很深:“我最初还担心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对于小孩子太难理解了,没想到反响很好,所以难点并不在于音乐元素的多与少,而在于形式,要利用更多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音乐。”
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个品牌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就是这个城市的形象。北京的发展促进了音乐节的成长,而音乐节的成长又体现着北京的发展。北京国际音乐节更多层面上可以说是一项为了明天的事业,但却实实在在地提醒着人们:古典音乐离百姓遥远吗?不妨跨出第一步再说。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