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安『掷铙钹及传承艺人调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安『掷铙钹及传承艺人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经济繁荣的古邑,南安有着两千年文明史,兼收并蓄,容纳了各种宗教,孕育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宗教文化。“掷铙钹”为道教舞蹈,是带有杂技性质的民间舞蹈,它流传于南安等地,历史悠久,表演空间特殊,动作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深为人们所接受、喜爱的表演艺术。但是,“掷铙钹”的传承、队伍的建设、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令人担忧。本课题将着手对南安市省新镇的“掷铙钹”的生存概况及其传承艺人进行调查,分析和探究当前“掷铙钹”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危机、解决的方法、措施等。希望通过此课题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的重视。

一、 “掷铙钹”的概况

“掷铙钹”流传于南安等地,是由闽南“做公德”的宗教活动衍生而来的一种带有杂技性质的舞蹈,该舞蹈的艺术特征鲜明,文化内涵深邃,地域风格突出,历史悠久。

(一)、“掷铙钹”的起源

经过笔者于2010年12月10-12日前往南安市省新镇垵后村进行调查、采访了解到:三皇五帝时代,为了怕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八卦、易经的失传,能人们就把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八卦、易经里面所有的含义都融合在铙钹之中,舞蹈“掷铙钹”便由此创作出来,并流传于民间。

“掷铙钹”,民间俗称“演金”,即中国古时候道教传统中做“超度”时的一种特定表演形式。“掷铙钹”就是把易经的内容融合在“铙钹”之中。就以开场的“铙钹推山”来说吧,李湿老先生手中的钹代表两仪,四肢代表四象,脚踏八卦走八圈,八八六十四卦,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钹生金,山属土,五行中土生金,但金却可以把固土移掉,这就是易经中的万物相生相克。虽表演时间不长,但已把中华的古老文化易经的部分精髓体现在表演之中。“掷铙钹”传入南安后,经过历代艺人们不断地加工,完善,逐渐演变成今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性舞蹈。“掷铙钹”自传入南安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二)、“掷铙钹”的表现形式

1、表演形式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掷铙钹”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掷铙钹”在过去的表演一般为男性独舞,动作刚健而有力,技术性强。由于表演程序较为复杂,内容繁多,一般性的表演时间约45分钟,若是全套表演最长可达2个小时左右。由于体力消耗较大,表演时通常是由两个人轮流进行。除了开头的“请钹”“推山”“云龙过月”“照镜”和结尾的“直如送”“诱包子”固定顺序外,舞者可随意选择动作即兴表演,既无固定台位,也无固定调度(蔡湘江.泉州民间舞蹈[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掷铙钹”在过去只在做“超度”的时候才进行表演,随着时间不断改进,发展,“掷铙钹”逐渐地搬到舞台上进行表演。由于受到灯光、舞台高度的限制,只能在露天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如今,“掷铙钹”在舞台上的表演人数增加至五名男性舞者,入场、出场是同一节奏,同一招式,而后的表演则是各自做即兴表演,由于在舞台上表演仅有三四分钟的时间,表演者通常表演各自拿手的动作,五个人虽是做各自的动作,但又不失整体的协调感,让观众看得不亦乐乎。

“掷铙钹”舞蹈表演是以打击乐伴奏,一般是做现场伴奏,乐器有锣、鼓、小锣、钹等。由于舞蹈无固定台位、固定调度,因此,打击乐随着舞者的动作变化,时缓时急,任意反复,起着烘托情绪的作用(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福建卷[M].学林出版社.2006.2.)。而在舞台上的表演则用一些固定的道教音乐,如《太极讚》、《状元游》等古乐,无严格限制。

2、表演的道具

“掷铙钹”的主要表演道具有“铙钹”、“七寸短棒”、“软刹”、“竹竿”。

“铙钹”(见图1)是用青铜制作而成的,全副重有1.6公斤左右,圆形直径在26-30厘米左右。钹蒂为圆形、顶平、腰细、中凹。“铙钹”代表天地两仪(两仪是阴阳的意思),也代表着五行的相生相克。此道具的执法有:“托合钹”、“抓钹”、“握钹”、“托钹面”、“托钹蒂”、“抓钹沿”(见图2)。表演者一般用两个铙钹的配合做出各种技巧性的舞蹈动作,有时也可配合着其他的道具做出不同的技术动作。

“七寸短棒”是用硬木制成的长20厘米,最大直径3厘米的梭状小木棒。执法是用单手把握在“七寸短棒”的中部。表演者主要用它来托转“铙钹”而做出各种技术性舞蹈动作。

“软刹”是由竹片制成,质地较软。上端烧炙成葫芦状,溱成深红色,全长约150厘米。执法是用满掌握在“软刹”的下端或者中部。它主要也是用来托转“铙钹”的,可做出钹通灵性(用柔软的“软刹”顶着“铙钹挺”可让“软刹”直或弯曲,正所谓刚柔相辅)的技术动作。

“竹竿”就是普通的细竹竿,其上端为尖,一般用木头削尖或大铁钉镶在竹竿上,下端较平,全长约80至170厘米不等。这是后来加进来的道具,主要是用来托转“铙钹”来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用额头、眉心、眼、嘴、手肘、脚等人体部位来顶着竿,竿上有“转钹”(见图3、图4)。

3、表演的服饰

“掷铙钹”的舞者早期穿的是罗汉服,如今一般穿着黑色缎面的汉族服装,衣服的边沿则是黄色缎面,袖口、裤角等均由黄色锻带设计而成,头扎红色方巾,腰系长绸巾,脚穿白袜、黑布鞋(见图3-5)。

4、动作形态特征

“掷铙钹”动作主要是以上身及手部动作为主,其讲究上肢技巧性动作与下肢步伐的协调性以及舞蹈在技巧转换中姿态变化。

“掷铙钹”的表演,除开头的“请钹”、“云龙过月”、“推山”、“照镜”和结尾的“诱包子”、“直如送”固定顺序外,舞者可随意地选择舞蹈动作即兴表演。过去表演的动作除“转钹”、“飞钹”、“顶钹”、“绕钹”外,还有“拿大顶”、“耍草帽”、“耍球”、“托酒瓶”、“钻火圈”、“高竿顶钹”、“踩高跷”等种种高难动作,演来惊心动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高难已失传了(李联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6.)。“掷铙钹”的每个动作,每个步骤都代表着五行中的相生相克。

①“推山”准备:站“正步”,双手各是“握钹”自然下垂。第一拍:双钹在胸前互击一次,同时右脚勾脚提至左小腿前面,上半身稍微向后仰。第二拍:上右脚向左旋转半圈,成左“前弓步”,上身稍向右拧,右手甩到右后下方,成钹面朝左后下方,左钹面贴在胸前(见图6,左上)。第三拍:右腿向右伸直经旁划圈至左脚前以脚尖点地,左腿随之直立踮脚,同时,右手收至右跨前,下臂向左划一小圆圈,然后伸成钹面朝右上方,左手动作不变,目视左前上方(见图6,右上)。第四拍:收右脚成“正步”,双手落至身旁。第五至七拍的动作做第一至第四拍的对称动作。第八拍:右腿屈膝向右前上一步,顺势直立踮脚,左腿随之屈膝向后抬,同时,右手上扬至“斜托掌”位,成钹面朝向前方,左手提至腰前,钹面朝向右方(见图6,左下)。

②“炒茶板钹”准备:双脚站“小八字步”,双手各“抓钹沿”,抬在胸前。第一拍: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双腿半蹲,左手抬于肩前“翻钹”,右手随着掌心朝上旁拉,眼看左钹,身稍倾向右后(见图5)。第二拍:收左脚,双脚成“小八字步”,双手和上身还原。第三至四拍动作做第一至二拍的对称动作。

③“轮板钹”准备:双腿于“小八字步半蹲”,双手则分别“托钹面”于胸前。第一拍:左脚向左前上一步,双腿半蹲,右手快速向左转腕成掌心朝上,伸至右旁,指尖向右,上身稍向左前俯,眼看右手(见图6,右下)。第二拍:收左脚成“小八字步”,右手腕回转,成准备姿态。第三至四拍动作是做第一至第二拍的对称动作。

二、“掷铙钹”的传承

传承是一种让文化与知识能得以延续和传播的机制,而每个出众的民间艺术都有它特定的传承方式,“掷铙钹”在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基础上,艺人在表演内容、表演方式、伴奏音乐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使得“掷铙钹”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更具特色。

(一)、学艺

(1)、演出

“掷铙钹”只有在超度时才进行表演。在超度的时候一般是男性独舞,他们穿上表演服装,带好表演道具,随着打击乐者的伴奏,以“请钹”、“推山”、“击擦钹”、“右轮钹”、“抛钹”出场后,便做即兴的表演,没有固定的台位和高度限制,可以充分的调动现场气氛,表演时间较为灵活,依现场活跃气氛而定,时间一般为45分钟,最长可达2个多小时,最后以“直如送”、“诱包子”结束表演。

“掷铙钹”搬上舞台,要在露天舞台或着是有足够高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表演的舞者为五位男性演员,他们伴随着伴奏音乐(一般是播放录制好的道教音乐)以统一的招式、节奏一起入场,由于表演的时间仅为三四分钟,舞者们便表演各自拿手的技术动作,最后以统一的节奏收尾。

(2)、师徒关系

“掷铙钹”属道教舞蹈,因此它吸引着众多信奉道教人士,特别是与其舞蹈者有亲戚或朋友关系的。他们的拜师是需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拜师仪式和规矩。首先是在屋前设坛,供三牲,在一些固定仪式之后,拜师的人向师傅敬茶,师傅喝过茶之后,两人就正式成为师徒。

据艺人李志安介绍:李湿老先生现收有五名徒弟,分别是李志安、叶安庆、李阳森、李双清、黄芳林。其中最小的徒弟是他的侄孙李阳森(今年25岁),而近几年李湿老先生的演出也大都是带他一起去的。

(3)、传授方法

“掷铙钹”的传授方式是以口传身授为主的。师傅口头讲解并亲身示范,把每个动作传授给徒弟。师傅教授动作是由简至繁,先是基础动作的教授,再逐渐加大动作难度的教授。而徒弟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把师傅传授的每个动作认真学习,课后自己要反复练习,才能够充分的掌握,尤其是基本功要扎实,才得以进行高难度的动作的学习。

(二)、行艺

师傅在徒弟掌握好基本功后,便会带着他们一起出去演出。对于徒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锻炼机会,他们可以结合实践再学习。他们在经历与师傅的同台演出之后,便可以独立演出了,逐渐从一名新手到一名熟练的艺人的成长转变,而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形成自己独特表演风格的一个关键过程。

艺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们逐渐形成自己表演个性的过程、在逐渐适应观众审美需求过程,他们在掌握整体特色上进行了有效的创新。据笔者采访调查了解到几个创新的实例:

⑴、表演人数的增加:“掷铙钹”的表演从男性独舞到如今的五名男舞者一起演出,他们五名舞者是以统一舞蹈动作、节奏入场,随后便是各自做即兴表演,他们即兴表演的动作都是他们各自最拿手、最熟悉的动作,在结尾的时候他们又是以统一舞蹈动作、节奏出场。

⑵、表演动作的创新:在如今“掷铙钹”的表演过程中,多了些舞蹈动作。例如用手指“转钹”,另外:舞者用脚顶“竹竿”,竿上有“转钹”,同时用嘴吹萧。这个动作没有具体的名称,是他们舞者自己创编的新舞蹈动作,在舞者表演这个动作的时候,由于加入了吹箫,所以伴奏音乐会先暂停。这个动作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身体平衡能力强。他们先把“铙钹”转动起来,放在“竹竿”上且保持铙钹转动,再用单脚抬起顶“竹竿”,然后边吹箫(吹箫的曲目是由舞者即兴吹奏),眼睛要盯着“铙钹”和“竹竿”,同时保持身体平衡(见图4)。

三、当代“掷铙钹”及其艺人的生存状况

(一)、“掷铙钹”的现状

一切文化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像“掷铙钹”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却面临着不断失传的危机,南安市相关部门领导已开始采取措施保护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首先便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有关部门便组织学者、专家、艺人(老艺人李湿和艺人李志安都有加入这次的队伍中)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整理成文。2007年,“掷铙钹”被评为“泉州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李湿老艺人则为“掷铙钹”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后,“掷铙钹”在社会上的关注也相对较多。据艺人李志安介绍:李湿老艺人曾被邀请到山东卫视、湖南卫视、东南卫视、台湾东森卫视、海峡卫视、泉州电视台、泉州三下乡(2008年,仑仓)、“欢乐中国行·魅力在中宇”(2010年1月10日,泉州海峡体育馆)、蓉中文化节等场所进行表演。

在当今社会中大部分人为了生计,并没有多少心思放在“掷铙钹”的传承上。现在整个南安地区学习 “掷铙钹”学得较深入、专业的人估计就只有十多个人,且在整个泉州地区,能够准确说出“掷铙钹”的每个动作及解释每个动作所代表的具体意义的人只有李湿一个人,其他人大都是只会做动作,而不懂得每个动作所代表意义。

除了学习的人员少,政府并没有给予适当津贴来支持、扩大“掷铙钹”的传承队伍。宣传活动也很少,就算是南安人,知道“掷铙钹”这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的人并不多。

据笔者采访民间艺人李志安得知,他将向南安文体局申请“演金艺术团”,希望能通过艺术团的形式,组织表演、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掷铙钹”。

(二)、老艺人的现状

据笔者采访的李湿老艺人的侄子李志安艺人介绍:李湿老先生今年81岁(1930年出生),是正一派道教的人。“掷铙钹”是他们祖传下来的一门学艺,子承父、父承祖,代代相传。李湿老先生14岁开始学艺,师从他的父亲李贻洗,他又传授给他的侄子(李志安)还有他的侄孙(李阳森)。李湿老先生现在平时都是呆在家里,吹吹唢呐,练练“铙钹”,有接到工作才出去表演。不过,李湿老艺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笔者采访的时候,李湿老先生正生病在南安市医院住院),以后表演的机会也就更少了。

四、关于“掷铙钹”传承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掷铙钹”的舞蹈动作刚健而有力,技术性较强,表演空间特殊,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然而当前“掷铙钹”的现状令人担忧。虽然,政府正努力地收集、整理、保存更多关于“掷铙钹”的材料,但情况并不乐观。

(一)、关于传承的几点建议

随着生活的改变,人们的需求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掷铙钹”的传承人都比较注重先人们流传下来的动作,对人物的造型、服饰搭配、道具运用保留原生态,这是其很好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掷铙钹”的一些动作较难掌握,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耐心,愿意继承的人也就少了。因此创新也是保存弘扬“掷铙钹”艺术的血脉一个重要对策,“掷铙钹”应适当地注入一些新的血液,因此,笔者建议:

1、动作形式的编排上:“掷铙钹”的表演虽然增加到五人,但除了进场和出场动作、节奏一致,其余的表演都是各自即兴表演,舞者间较少互动交流,显得舞蹈比较单一、枯燥。若在表演的过程中,增加两三个人之间相互配合的舞蹈动作,甚至可以是五人之间的相互配合的舞蹈动作,营造和谐的气氛,使舞蹈内容更加丰富。

2、在调度上:“掷铙钹”在表演过程中,队形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显得比较单调。若能在队形上多些变化,这样能使得“掷铙钹”表演更加热闹,更具可看性。

3、服装的包装上:“掷铙钹”的演出服装多以传统的黑色汉族服装为主,容易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感。若能在服装和道具上加以装饰(可从色彩或纹路方面),既可以增加美感,也可以增加新鲜感,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更加喜爱“掷铙钹”。

(二)、关于保护措施的建议

笔者经过调查采访了解到,资金的缺乏是“掷铙钹”传承队伍建设的一项阻碍。若能借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好时机,由政府带头,组织社会有识之士,成立保护“掷铙钹”的基金,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资金上的支持。政府还可多安排一些活动来宣传“掷铙钹”,可在网络、电视中多做有关“掷铙钹”的专题宣传等,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注“掷铙钹”,使“掷铙钹”能得到更好地持续发展。而作为载体的“掷铙钹”艺人对于这种民间艺术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镇政府应参照文化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津贴,支持、鼓励艺人们将此项闽南民间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

对于这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掷铙钹”,我们不仅应该在身心实践上进行继承与发展,更应该把它整理成一套附有文字记录性的书籍,让学习者能更深入且方便地了解这一舞蹈。政府的相关部门可组织学者、专家、老艺人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书籍,并对外发行。

对于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仅靠政府和艺人还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更多的方式来唤起社会对自己家乡的艺术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掷铙钹”的传承在依靠对它的艺术和文化内涵作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总结、传承的同时,要保留住“掷铙钹”的最本质形态,保留住“掷铙钹”的精髓,如此,我们便可以做到保护继承和弘扬发展双丰收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湘江.泉州民间舞蹈[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福建卷[M].学林出版社,2006,2

[3] 杨浩存.闽南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A].载于闽南民间艺术散论.2005.9

[4] 吕良弼,陈奎主.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史·现状与思考[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

[5] 南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南安市文化体育局印制.2007.3

[6]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第一版

[7] 郭金锁、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