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审视自我观念实现专业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审视自我观念实现专业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专业成长;教育观念;育人观;人才观;学生

观;成长观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2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改的实施,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指导着教育实践,影响着教育质量,也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因此,从专业化视角审视自我教育观念,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中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一、审视自我的育人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使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为此,教师应树立“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教育即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每个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应是每个教师的教育理想,为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应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二、审视自我的人才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发展空间,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这是教育的本意和真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教师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以“不以成绩论英雄”的平和心态,科学地引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就获得享用一辈子的知识技能,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促进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也才能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要求。

三、审视自我的学生观

学生的成长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学生虽是受教育者,但并非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人,是存在差异、富有个性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 树立“学习主体”的学生观、“独立的、各有个性”的学生观及“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善用不同的科学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同时,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是非观念尚未完全形成,认知水平有待提高,难免会犯错误或存在缺点。教师对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不足和思想行为的错误,应采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予积极的教育引导,使他们“经一事,长一智”,通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四、审视自我的成长观

教师专业化的形成,需要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成长观。有人说从教的人易受以往经验的羁绊,即便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也惯于按自己受教育时的印象来考虑问题,并且传统经验越丰富越难以改变观念,但传统的做法已不能够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摆脱出来,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向“科研型”教师发展,要在研究中成长,以研究者的视角和心态对待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就像医生那样分析病情,研究病例,及时对症下药医治病人一样成为教育和研究的主体。有了这种主体意识,教师在实践、探索、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专业能力会逐步提升,并逐渐养成理论学习和反思实践的习惯,使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变学习研究为常态,逐步形成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的生活方式。教师以这种方式和研究者的精神对待教育,更易进入教学和研究相辅相成的良性教育状态,使得教育有了不可替代性,既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性,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师生共同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