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了”: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键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了”: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键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通行的大多数教材和选本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前三句的断句都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这是对苏轼这首流传千古的词的传统断句。但一直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了”字应该划为下句,即这三句应该为“五”句式。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清代学者朱彝尊,他从合律的角度提出了问题:

至于“小乔初嫁”,宜可绝。“了”字属下句,乃合。[2]

朱彝尊仅仅从合律角度提出“了”字应属下句,并未从句义上给出解释,为此张宗橚在《词林纪事》卷五中,嘲笑这一论调为“此正为村学究说书,不顾上下语意联络,可一喷饭也”[3]。亦有人提出折中意见:“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4]将“了”字之“调”和“意”分开,虽为创见,但不免失之荒谬,一字岂能同时可上可下。

近人吴世昌在其《词林新话》中提出,此句“了”字无论在词调还是句义上,都应该属于下句: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一句,论调“了”字当属下句,论意亦当属下句。“了”解作“全”,如“了不知南北”。[5]

吴世昌提出“了”字“论调”“论意”都当属于下句之后,有不少学者开始撰文论证这一观点,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起了一番讨论。这一讨论起源于洪静渊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6]。他根据明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坡全集》本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认为“了”字系后人对“正”字的错写和误植。他又举清嘉靖版《白香词谱》载元朝萨都剌《念奴娇·石头城》(用东坡赤壁韵)之“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苏轼《念奴娇·中秋》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等句作为佐证,证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开头应为“五”句式。他认为,按词有定句、句有定字的一般规律,“了”字当属下句,为“正”之误。

文章一出,不少人提出疑问,按照常识,无论音、形、义,“正”字都不可能误为“了”字,而且此前也似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先例。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有的版本中,除了这本“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坡全集》”外,均一律作“了”而不作“正”。而且湖北黄冈县“东坡赤壁”之“坡仙亭”内东坡手书词的碑刻尚在,故洪文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有鉴于此,王瘦梅发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异文辨析》一文,以洪文为基础,而据“‘正’是常用的呼唤词”,“苏轼自己也多次用过”,并在比较“正”“了”之优劣后,进而认定“从‘手迹’我们还可推知,‘正’字是苏轼离开黄州后改的”。[7]

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8]一文认为王瘦梅文过于牵强,缺乏确证,但他依旧认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了”字无论在词调还是句义上,都应该属于下句。他列举后人步苏轼原韵之作,根据其所举例子下阕开头均为“五”句式断定,《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了”字按调该属下句。其次,他与吴世昌一样,认为“了雄姿英发”之“了”为“全”之意,并举秦观《好事近》(春雨路添花)末句之“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世说新语》之“了不异人意”“了无喜色”等例来证明“了”字有“全”之义,从而证明从词义出发,“了”字也应属下句。

以“了”为“正”之误以孤证为据,实属牵强。王木一文脱胎于吴世昌的观点,论据丰富,看似可信,但细推敲之,则实有不少错漏之处。在下一部分本文将从词调和词义、句义出发,对王木一文的观点进行辨析,论证该三句的断句应为传统的“六五四”句,而非“五”句。

《念奴娇》字数一百,又名百字令、百字谣、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清万树所编《词律》中,《念奴娇》共三格:第一格以辛弃疾“野棠花落”为例,“此为念奴娇正格”;第二格以苏轼“大江东去”为例,“此为念奴娇别格”;第三格为平声韵,“按念奴娇用仄韵者惟此二格止矣。盖因小乔至英发九字用上五下四,遂分二格。其实与前格亦非甚悬殊也”。[9]也就是说,《念奴娇》仄韵格之所以分成两格,是因为下阕开头之“六五四”与“五”之别。那么,既然可以为“格”,那么按此格填《念奴娇》的必须不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首。为了证明下阕开头之“六五四”式为一格而非“五”式之误,笔者翻阅了唐圭章先生所编《全宋词》[10]中所有以《念奴娇》或其别名为词牌的词。

统计起来,《全宋词》所收258首以《念奴娇》或其别名为词牌的词中,有44首下阕开头三句为“六五四”句式,虽然所占比例只有五分之一,但已经足以证明其作为一“格”的存在。

王文列举后人步苏轼原韵之作,根据其所举例子下阕开头均为“五”句式断定,《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了”字按调该属下句,但实际上,后人步苏轼原韵之作中,亦有不少为“六五四”句式。例如胡世将《酹江月》之“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11]、辛弃疾《念奴娇》之“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12]、刘辰翁《酹江月》之“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13]等,均为“六五四”句式。步韵在唐代曾经受到文人的广泛欢迎,在宋代又掀起了步韵的热潮,宋代的步韵词要求严格,不光依原题,而且韵脚及先后次序亦照原作,但却允许“格”有所不同。这就更加证明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首句为“六五四”式的情况不是“五”式之误,而是一种独立的格。

其次,吴世昌提出的“了”可为“全”之义亦值得商榷。《康熙字典》中“了”的义项总共有四个:“慧也,晓解也”“讫也,毕也”“快也”以及“鸟名”[14],并未见“全”之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了”字有“全”的义项[15],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个的“了”字可以表示“全”的意思。下面是一些带有“全”之义的“了”字例句:

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秦观《好事近》)

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辛弃疾《满江红》)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张炎《清平乐》)

庚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晋书·列传四十九·谢安》)

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锱铢之益也。(葛洪《抱朴子·释滞》)

自小驯狎,了无惊猜。(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

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袁枚《新齐谐·山阴风灾》)

第一句为吴世昌用来证明“了”有“全”之义的例句,第二句到第五句为王文用来证明“了”有“全”之义的例句。然而细心观之不难发现,这些句子中的“了”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和否定词“不”“无”连用。那么单个的“了”字有“全”的意思吗?笔者利用电子版的《全宋词》和《全宋文》进行了检索,没有发现一例单个的“了”字表示“全”的意思。也就是说,“了”只有在和否定词“不”“无”连用时,才表示“全”的意思。如果“了”字断在下句,“了雄姿英发”的“了”字为单用,不能表示“全”的意思,只能表示“慧也,晓解也”“讫也,毕也”“快也”等意思,这些显然与句义不通。因此,从词义上来说,“了”字断在下句也是不科学的。

王文中说:“根据语法常识,当‘了’字断入第二句后,便成了时态助词,在句中表示‘嫁’这个动作已经完成,含有‘毕’‘讫’之类的意思。这样一来,事实上恰好是破坏了上下语意联络。”他认为,如果将此句断为“六五四”式,则会引出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取‘小乔初嫁了’来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选择合理吗?等等。”

实际上,词作为配乐演唱的流行歌曲,并不像诗那样典雅,为了扬声传神,词往往不避俗字。“了”作为句末语气助词的用法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欧阳修《忆汉月》)

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艳阳轻过了。(晏几道《泛清波摘遍》)

黄花醉了,碧梧题罢,闲卧对高秋。(晏几道《少年游》)

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苏轼《定风波》)

方见了,管须低声说与。(苏轼《赠朝云》)

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苏轼《雨中花慢》)

其中后三首为苏轼所作,更能证明“了”字的这一用法在宋代或者说在苏轼那里屡见不鲜。至于王文中提到的“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小乔初嫁了’来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则要从整体文意上来理解了。黄苏《蓼园词选》中的几句话对理解这首词很有帮助:

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外,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

苏轼写古人之得意,实则写自己之失意。写“小乔初嫁了”,不仅写出周瑜之年轻有为、功业圆满,而且英俊潇洒、婚姻幸福,正好与己之功业难成、抱负难展、青春不再形成鲜明的对比,才能有后来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种悲凉自嘲的感慨。因此,在文意上,“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是符合全词基调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例如《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2007年第一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1981年第一版)、《苏轼词编年校注》(邹同庆、王宗堂,中华书局2002年版)、《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56年版)、《苏轼全集》(傅成、穆俦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苏轼词选》(刘石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等。

[2]朱彝尊.词综(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5:58.

[3]张宗橚.词林纪事[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144.

[4]毛稚黄语,转引自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5(7).

[5]吴世昌.词林新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50.

[6]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5(7).

[7]王瘦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异文辨析,转引自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5(7).

[8]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J].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2).

[9]万树.词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61.

[10]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本文所引宋词皆来自唐圭璋编《全宋词》。胡世将此词有题下小注“秋夕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第941页。

[12]题下小注有“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第1874页。

[13]题下小注有“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第3221页。

[14]陈廷敬、张玉书等编撰,王宏源新勘.康熙字典(武英殿本)(子集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

[1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