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想品德课一向被学生所忽视,认为其理论性强,枯燥乏味。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实现“以乐激趣,以趣激学”的目的。

一、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所有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当学生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所收获时,他们立刻会对这门课产生很大的兴趣。

在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进行新闻和热点问题评析。当学生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对思想品德课的喜爱自然就建立起来了。新闻会是学生喜欢的小活动,让学生拥有训练口才的机会,而且可以通过时事,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政治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提倡学以致用。在讲课过程中,要时常提醒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事实证明,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各种原因,思想品德课总是被排在上午三、四节或下午一、二节,这往往是学生很疲倦的时候,加之教材中总有一些比较枯燥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有时候正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置疑难,激发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考问题,探索真理是学生求知过程中最大的乐趣。要善于向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疑问,激发学生的质疑解疑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学生对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东西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他们暂时不懂但经过努力可以弄懂的东西,即新颖而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再者,一定的难度可以刺激学生智力的发展,磨砺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马卡连柯说:“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特定的活动环境或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饱含正义感的情感之中,使其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快乐教学,语言风趣

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教师要适当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实事资料、趣闻轶事来进行教学,因为这样必定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一些脍灸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对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和艺术魅力。

三、巧用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的关心事物由活动实践向理论思维、由生活向书本的转移和扩展,在正确引导下初中阶段将成为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是培养兴趣的良好时机,因为这一阶段尚有广泛的好奇心做兴趣培养的起点,又正好处于思维方式的转型时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会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有以下方法:(1)变换法,就是采用不同的题型或提问方式来检查学生对同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能增强对重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2)分解法,就是对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由难变易”的方式,将其分为若干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来训练的方法。此法也可称为各个击破法。(3)组合法,就是将分散在不同框、节甚至课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根据需要将他们综合起来,形成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来进行训练。(4)对比法,就是把有内在联系的若干问题相对集中,或将同类知识整理归类,进行比较,分清异同,掌握知识的训练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进行比较的内容很多,要善于抓住可比知识,灵活运用多种比较方法和手段,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学生记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5)递进法,就是指训练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方法。(6)发散法,就是指在训练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广泛联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努力学会辐射,学会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思考和解答问题。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进而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训练有法,而无定法。只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以不断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克服死记硬背的毛病,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激励反馈,提高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并非完全以其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基础,而是受到教师对他成绩表现所作反馈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不断接受正面反馈,他就会对自己以后的行为形成一种预期:预期自己会成功,于是就会努力去追求成功。

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总是给予肯定评价,即使他回答错了,也是先赞扬再纠正。所以在我的课上,学生们非常喜欢回答问题。当学生们不断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对这门课的兴趣也就建立起来了。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在充满兴趣的课堂气氛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就会在兴趣的推动下深入钻研,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同时,在浓厚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达到成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并会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