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沟通不妨以退为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沟通不妨以退为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沟通不是谈判

经验告诉我们,沟通不是谈判。不像谈判那样事先研究好了方案,设置了底限。这时的沟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即便是有意的沟通行为,也可以采取随机游走的策略,顺进逆退。能共识则渐入佳境;话不投机则可以顾左右而言他,不急在一时而陷入绝境。谈判设定了时限,其中的标底是明确的,因此就具备了有限次博弈的性质,通常可能只是一次、两次,商务谈判充其量不过几次,因而不容易把握最佳时机。沟通就不同了,今天心情不佳可以改在明日,甚至长时间不就特定内容和某人进行沟通,等最佳的环境氛围和各自的情况再进行也可。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些不善沟通、脾气不好,甚至性格古怪的好朋友,显然,我们和这些不善沟通的人“沟通”过了并且愿意引以为友。我们常说某某人“刀子嘴豆腐心”、“是不善言谈的好心人”等等,都是这种长时间沟通所形成的共识。恰恰是这种沟通时空灵活性,赋予了沟通以强大而普遍的力量。沟通比之时间的伟大在于它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假以时日等待时机,又能够主动出击因势利导。

沟通通常是以随机的形式发生发展的。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沟通都不仅仅是工作技能,也是生活的需要。沟通随时随地都能发生,并且即便脱离了接触,沟通还在发展。如果沟通仅仅是工作的技能和工具,沟通就不可能常常以随机的形式发生,而成为某种计划的安排和谋略的设计。反之,如果沟通仅仅是生命的冲动和生活的需要,那它就难以成为组织和企业管理运营的手段和工具。

事实上,在现代组织中管理运营的核心手段便是沟通,当然这种沟通是建立在物质回报(激励)和制度架构(相对稳定的关系)之上的。既然是运营管理手段和工具,当然要有计划地组织和运用。而沟通这种手段又可以随机地发生,因此沟通就可以被组织安排作“随即发生的”,沟通参与者都可能认为这是随意发生的,从而就像它常常随机地发生发展一样,被有意识地安排“发生”,有意识地被引导发展。这就赋予沟通以不知不觉地建立某种关系的神奇威力。许多组织正是通过对沟通方式和内容的规制和引导,而有意识地建立了组织的文化。个人更可以借此有意识地建立与组织、与他人的种种关系,并维护、增进和削弱这些关系。

在职场和生活中,沟通往往是开放的,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也就是说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为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就像是解方程,而没有约束条件,总容易找出一个解来。我们不需要全部解,如同行路,给我闪开一条道,走得过去即可。没有必要洒水、清街,铺开所有道路。沟通的这种开放性,使得我们在设计它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时,会感到不容易把握。因为沟通太过开放,并且不是由某一方全部掌控。因为我们的设计常常会被这种开放性冲散而偏离了方向。试图使用沟通成为工具的一方总是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工具,而把对方变成对象和接受者。这种动机当然可以理解,但并不是很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沟通的特性――交互性或称相互性,使得沟通很难由一方控制方向。如果有一方执意这样做,就会把沟通变成单向的传播,这就会导致抵抗或者沟通的中断,而达不成目的。

破解沟通紧张局势

有意识的沟通很难避免要去说服、劝诱、改变他人。我们说过沟通是随机的、开放的,但是可以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当一方加以利用的时候,你就会有所准备,事先了解情况,搜集资料信息。这其实是你的真正优势,你制造了信息不对称。如果说你以为别人不知道你是有意而为,那就错了。其实谁也不比谁傻,争论、辩解、反驳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在职场中,当然也包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沟通的窘迫――尴尬和僵局。我们常常指出了别人的缺点,甚至拿出了证据。别人也常常看穿了我们的意图,此时就产生了沟通的紧张局势。争论、辩解、反驳开始上演了……

如何破解沟通紧张局势―― 窘迫呢?这需要技巧,更需要态度。这态度就是坦承。

我说的不是“坦诚”,而是坦然承认。你可以认可地点头,也可以善意地一笑、理解地一笑,这是坦然承认,也是坦然承诺,以此来破解沟通的僵局。如果别人说出了你的意图,你可以略带羞涩地一笑,表示出对方说中了自己的心事,这心事可能是自私、过分、不太仗义,但是就是你的表示――羞涩的一笑,对方原来准备伸出来的是解剖刀,由于你的“表示”认同了对方的理解力,同意了对方的结论,对方的表述得到了肯定和赞扬,你表示了投降停止争端的态度,对方在这一瞬间产生了得意的,这份就软化了本来锋利的刀刃,形势发生了转化,双方有了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很重要,既表示对方此前的理解正确,又表示把对方转向了理解你的立场,他或多或少站在你的立场看问题了。

其实,你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要求,谈话的中心点此刻已经发生了偏移,从“批驳”向“理解”转移。如果此时对方不转变的话,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怎么得理不让人呀?另一种情况下,当你说中了对方的弱点和企图,没有容得别人的反驳,马上善意地表示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处在他的那种情况你也会如此这般。这样你就和他站在一个立场了,包容了他的观点,理解了他,从而也形成了共识。但是你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这个共识点上起步。你开始说,“但是……如果……”没错,既然已被说破,并且还获得了理解,那接下来的让步和改变就会很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