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及其当代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及其当代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亚当·斯密的两部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都分别谈到了关于人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通过剖析两部著作中关于利他与利己的深刻含义,以此阐述“亚当·斯密问题”的不存在以及他的人性观对当代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亚当·斯密;利他;利己;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F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24-01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两本书中,他都论述了关于人性的问题,前者侧重于人性的利他方面,后者侧重于利己方面,从而产生了“亚当·斯密问题”。

一 “亚当·斯密问题”的阐述

“亚当·斯密问题”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在对这两部著作进行研究时,发现两本著作中关于人性的观点是互相矛盾的。他们认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为同情,在《国富论》中主张利己主义,认为人的利己心是一切行为的动机,二者构成矛盾。

对于“亚当·斯密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多种见解。第一种观点,承认有“亚当·斯密问题”,以卢森贝为代表。卢森贝认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研究的是道德世界,在《国富论》中研究的是经济世界。他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即在经济生活中专门追求个人利益。卢森贝认为,亚当·斯密经济学中的利己主义如何转变为伦理学中利他主义的,亚当·斯密本人“并没有加以解释”[1]。

第二种观点,认为“亚当·斯密问题”是由于对其著作的错误理解而产生的。认为两本著作中对人的本性的论述是一致的,最后都是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第三种观点,认为“亚当·斯密问题”是不存在的。代表者是古典经济学派,他们仅仅依据《国富论》解释亚当·斯密思想,认为亚当·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这并不意味着他否认人性的多侧面性,而利己心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而已。

二 《道德情操论》展示的人性观

《道德情操论》一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的本质、行为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亚当·斯密以同情心为全书的轴心,并论述了同情感、利他、正义感、仁慈感在道德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具有道德的性质,而道德就是一种义务。

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指出“无论人们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成的感情。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亚当·斯密认为人是自私的同时,又强调也是关心他人的,强调人性是利他的,并指出了利他性或者说同情心是人类的普遍本性。

三 《国富论》展示的人性观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经济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利他,而是利己。关于“经济人”的含义,亚当·斯密的思路如下:首先,每个人天然地都有利己心,如果不受干预,他的行为可以使他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其次,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考虑别人的自利,否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自利。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交易的通义,即亚当·斯密所说:“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求达到那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他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互相帮忙,大都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是说对他们自己有利。” [3]再次,当每个人都能从自利心出发自由地选择某种方式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时,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将人的自利心引导成为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力量。

四 亚当·斯密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1.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亚当·斯密的思想理论里,他既强调了人性的利己方面,同时又阐释了人性的利他方面。他以人性的利己为出发点,并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实现利他。对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亚当·斯密告诉我们,应该是二者协调发展,和平共处。

2.树立合理正确的利己行为。如何有效的控制个人的利己行为,除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以外,就要依靠法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只要在法律界定内充分发挥个人的利己心,那么不仅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股强大的活力。然而,社会除了以法律来控制个人的利己行为,还应该提倡全民建立合理正确的利己观,让所有公民都具有维护个人应得利益的维权意识。

3.树立温和的利他行为。在利他方面,社会也应大力提倡温和的利他行为。社会应该提倡包括各种不同程度在内的利他心,大力宣扬各种程度的利他心,不能让利他心在社会的冷漠和忽视下逐渐地消失掉,社会配套的激励措施及宣传手段对全民的利他心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个人的利他行为会推动整个社会仁爱风气的形成。

综上所述,亚当·斯密的人性观为我们建设与社会主义国家相适应的道德社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我们应该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努力创设一个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营造一个道德社会的良好氛围。这样,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得以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绍文:《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J].1987.7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3] 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1983

作者简介: 赵倩,女,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1级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