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志愿精神闪亮雪城牡丹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雪城牡丹江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热情奔放,无私奉献,他们将微笑、真诚、服务化作青春的正能量培育出美丽的志愿之花。
团牡丹江市委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文化载体的开发和志愿精神有形化传播工作,构铸了城市之“魂”。牡丹江志愿者宣传口号、标志标识和吉祥物是2009年面向全国征集确定的,最终根据牡丹江的人文特征等实际情况,确定了牡丹江市志愿服务宣传口号、标识、吉祥物和志愿者歌曲,成为具有牡丹江元素的志愿文化载体。
在牡丹江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的活动中,都能看到胸前张贴牡丹江志愿者标识、头戴小红帽、身着志愿者绶带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现场的《牡丹江志愿者之歌》琅琅上口,穿着鲜艳橘色服装的吉祥物不时地召唤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团牡丹江市委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完善机制,层次推进,创新方式,拓宽渠道,推进社会化运作,推动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健全招募机制,形成了组织招募、社区招募、媒体招募、网络招募、专项招募,建立起了长期项目招募与临时招募相结合、应急式招募与储备式招募相补充的工作制度;健全了管理机制,出台了《牡丹江市志愿者协会章程》《牡丹江志愿者服务规范》等规章制度;健全了激励机制,建立了星级奖励、荣誉激励、推荐激励等多形式的激励机制,保障志愿者工作常态化发展。
来自牡丹江电业局的志愿者王英翔,长期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周末志愿服务活动,王英翔说,周末的志愿服务是他最期待的事情,当看到被帮助的孩子和老人露出笑容,他一周的辛苦就都烟消云散了,帮助别人成为自己最快乐的事情,他已经把参加“志愿服务·周末有约”当作是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志愿者精神的体现,那就是与人玫瑰,手留余香。
作为全国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团牡丹江市委注重志愿服务品牌的树立和推广,“青年志愿者扶贫互助柜台”、大学生志愿者公益课堂、志愿者“爱心超市”工作先后被团中央推广。
在志愿品牌建设中,“点亮小小爱心心愿”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动员爱心志愿者为小小新市民——农民工子女实现爱心心愿,并延伸为1+X志愿服务接力计划,对农民工子女进行长期帮扶。牡丹江市已经实现结对5000余个,实现心愿8000余个,结对学校38余所,约计16000余人参与其中,累计为农民子女提供23万余小时的关爱服务,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累计45万元。
为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化、多元化发展,团牡丹江市委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了牡丹江市志愿者协会,建立了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和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以服务队为连接、以服务基地为依托的志愿服务网络,全市建设有志愿服务基地50个、志愿服务站86个、志愿者服务队达600支,能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有3万余人,志愿服务站的建立,为全市人民更广泛地参与志愿服务拓宽了渠道。
团牡丹江市委拓展了志愿组织的多元化和志愿招募手段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招募手段,指导民间自组织发展,下设民间志愿者组织68个,参与活动志愿者5800名,覆盖青年上万人。2009年成立的“爱心虎志愿者联盟会”是一个民间自发性公益组织,以网络QQ群为主要平台,几年来,在牡丹江地区开展了助老、扶贫、助残、助学、义务献血等一系列爱心帮扶活动,团队成员由开始的十几人扩大到现在的两千多人,共开展爱心帮扶活动80余次,参加活动的人员达2600人次,救助扶助力度不断扩大、范围也更广,在牡丹江地区乃至全省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志愿服务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志愿者队伍必须有专业力量予以支撑,团牡丹江市委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传帮带。团市委面向社会招募了金融、法律、外语、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志愿者,他们在国际黑木耳节、中俄旅游文化节、国际石油钻采技术与服务峰会等大型展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了展会客商的高度认可。团牡丹江市委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医疗、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坚持常年开展志愿者“三下乡”活动,举办文艺演出1200场次,义诊5万人次,推广农业技术230项,捐赠药品、电脑、文化设施、图书折合人民币60万元,开展法律、金融咨询230场次,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有一种精神召唤着奉献,有一种大爱感动着社会,有一个高尚的事业在牡丹江大地传承光大。团牡丹江市委正全力推进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努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