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养老服务业之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浙江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养老服务业需求旺盛,但同时,也面临着专业人员短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遭遇瓶颈等现实困难。
2009年12月初,民政部消息称,我国养老机构严重不足,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养老机构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250万张,缺口达550多万张。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介绍,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都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社会对养老机构和专业护理的需求急剧增加。
浙江省的情况怎样呢?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养老院“一床难求”
71岁的王湘老伯,家住杭州市上城区。如今儿女们都独立了,忙于工作,他和老伴就计划去养老院。这一想法起初遭到子女们的反对,但王湘的理由很简单:“不是你们对我不好,只是养老院里热闹、充实。”儿女们终于松口了,但王湘发现养老院的门并不好进。
“2009年初开始,我和老伴去了杭州市区六七个养老院,全都爆满。”王湘只好无奈地等着,“都叫我们先登记,等通知。眼看一年过去了,没有一家打电话过来,我打电话去问,全部都说还是满的。”
“杭州市本级养老机构已出现一床千人求的现象。以杭州市福利中心为例,排队的老人就有1300多名。”2009年9月21日下午,“中国杭州”门户网站“网上接待室”在进行养老机构建设的主题讨论时,杭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杭州市老龄办主任刘南扔出的这句话,让网友吃惊不已。
根据国际普遍定义,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刘南透露,截至2008年底,杭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8.11万人,占总人口的16.06%。
老龄化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养老问题。但是与庞大的老年人口相比,杭州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却显得不太适应。
按照民政部每百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数达2张以上,才能基本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测算,杭州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应有2.1万多张。现在,杭州区、县以上公办养老机构17家,街道、乡镇敬老院171家,社会办养老机构21家,总共加起来床位数19074张,不能满足老人入住需求。“有的养老院后面有几百个人在排队,有些人排了几年也排不到!”杭州市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以电话的形式采访了几家养老机构负责人,他们均表示,除经常来电话询问的以外,仅登记在册的排队者少说也有几十个。杭州市福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截至2009年12月15日,已有超过2000多人报名登记。
“相比全国,我省的养老机构情况虽好一点,但是也不容乐观。”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浙江省于1987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年增长4.42%。2008年底,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729.3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56%。
截至2009年11月,浙江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695余所,床位数约16.6万张,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2.2张。若按5%的国际通行标准测算,我省的养老床位也存在较大缺口。
民办养老机构举步维艰
看到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开始尝试进入这一领域。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养老服务业旺盛的市场需求并没有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预期的收益,相反,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正遭遇现实困境。
浙江“金色年华”杭州金家岭退休生活中心,由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下属的浙江银发事业发展中心建设和经营,享受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引导基金扶持,被列为浙江省养老机构设施重点示范项目之一。
“我们遇到的困难很多。”浙江银发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姚凤珍女士对记者说,由于养老机构投入大、周期长,因此近期根本无法收回成本。“‘金色年华’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累计投入2.5亿元,项目资金回笼周期至少需要13―15年。”
更让姚凤珍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土地无法抵押,融资渠道被卡。当初“金色年华”养老项目的土地供地方式是行政划拨。为了推进经营方式、融资方式的市场化运作,经过与政府协商并征得同意,供地方式调整为出让。然而,在项目方补交了大部分土地出让金后,土地性质仍为“社会福利用地”,而没有改为“综合用地”。
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规,“社会福利用地”及其地上的建筑物是不能抵押的。“即使房管部门同意抵押,银行也因其土地性质为‘社会福利用地’而不能按照实际投资原值进行抵押,贷款额度比‘行政划拨’还低,满足不了项目经营的所需资金。”姚凤珍说。
“作为民办养老机构,我们实际上也是替政府行使部分养老职能,减轻政府负担,我们理应得到一些政策的优惠。”姚凤珍告诉记者,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分为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营利”企业和工商部门注册的普通商业企业。而政府给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只针对“民办非营利”企业,这种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竞争的不公平。
“以床位费为例,对于公办的养老机构,或者‘民办非营利’机构,每一个床位政府会补贴3000―5000元,而我们这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则不能享受这个优惠。”据了解,根据目前养老机构的通行标准,杭州市区建一个养老床位的成本在12万―15万元之间。
“公办的养老院由国家补贴,民办的养老院都是要赚钱的。”72岁的章红霞老人宁可一直排队,也要住进公办的养老院。她的话代表了许多老年人的想法。
“养老院也有市场竞争,如果我们价格抬高,肯定没有人来入住。”杭州采荷老人公寓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与公办的养老院相差不多。
“的确,现在社会上对公办养老院情有独钟,但是对民办养老机构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姚凤珍对记者说,“我们从事老年人事业也是为政府和社会减轻压力,是有爱心的,如果只注重赚钱的话就不会进入这个行业了。”
专业人员短缺严重
在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专业护理人员的短缺。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推进为独居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普遍遇到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少、人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缺乏等难题。
2009年12月1日民政部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老人院院长论坛透露,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护理员约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浙江省民政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独居和“空巢”老人比例不断提高,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增多。“城镇独居老人户和纯老家庭户已高达67.60%,农村的比例也已达50.34%。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占6%左右,约有42万人。”
不过,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低人一等,不大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目前,我省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经简单培训之后就上岗工作,大多数人是需要边学边干,其业务技能通常也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
“中国专业养老护理员极为紧缺,中国大学应尽快建立养老学院,设立养老系。”2009年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老龄国情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上,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呼吁。
亟待政策激活
不可否认,浙江省这些年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早在2006年,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通知》,明确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2008年11月,浙江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一些县市也相继出台贯彻落实省政府文件的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浙江民间资本较为充裕,民办养老机构的介入为缓解养老床位的紧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全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达9亿元。截至2009年6月底,全省共有各类民办养老机构360余所,床位数4.7万张,约占床位总数的30%。
不过在采访中,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反映,这些年政府出台的好政策,在真正实施时,却也碰到了不小的难度。一些人无奈地比喻说,优惠政策的“阳光雨露”只听说过,却没享受过。
一些老龄问题研究专家和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面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市场潜力和就业空间,亟待引导和政策激活。
专家建议,对于已出台的政策,要督促地方认真落实,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检验政策的有效性和各地的落实情况。针对目前国家对民办养老机构税收优惠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建议明确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和比例,给予水电气等与居民用户同价的优惠。
专家指出,目前对民间力量从事养老服务业的限制还是太多,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重点解决场所和资金短缺这两个瓶颈性问题,公平对待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为其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不管是公办养老还是民办养老,政府部门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养老专业人员队伍的培育和壮大,并引导建立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学界应该尽快将养老护理教育的学科建设提上日程,同时相关部门应开展养老护理职业体系建设工程,从招聘、培训、工资福利、管理等环节形成体系。”王振耀说。
相关链接:
国外成功的养老做法
在美国,以家庭养老为主,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美国是“以房养老”模式的鼻祖,许多美国老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为了自己养老而购买了房子,然后把富余的部分出租给年轻人使用,利用年轻人支付的房租来维持自己的退休后生活。
在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将养老产业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社区照顾的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等,社区照顾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之长,更符合人道的原则,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丹麦目前最流行是自助养老社区(DIY)。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或是志趣相同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们只要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地满足,他们还可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这种社区在哥本哈根郊区每月要1000欧元。
日本的养老方式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其中,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是目前日本流行的养老方式。企业在养老方面也在做出各种尝试,松下国际电子公司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养老院部门,准备在大阪建造一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综合型养老院。在那里,老年人可以和机器宠物玩耍,还能通过互联网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