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别的教与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别的教与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何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简便易懂,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笔者谈谈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尝试的点滴体会。

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重点内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对有丝分裂知识的扎实学习。

1.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特点

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辨别有丝分裂图像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点落实该知识的教与学

在学习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时,学生必须掌握染色体变化的规律: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浓缩、即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中期排队——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平分,由于着丝点分裂,使两条染色单体分开,致使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向两极移动;末期复原——恢复间期状态,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其中最关键的是间期和后期的变化。这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变化的核心环节。

学生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之后,应能够正确识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并能够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同时,还要熟练绘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2.明确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及其数目变化情况,明确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着丝点,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如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一样。要求学生能应用曲线坐标图表示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目的变化。

3.理解减数分裂概念

教师应注意透彻的解释、比较分析有关减数分裂概念。如讲解联会和同源染色体两概念时,应明确指出联会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同源染色体是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的染色体。为什么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基本一致?而不是完全一致呢?教师可以通过“人类男性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XY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X来自母方,Y来自父方。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而且X染色体含有的基因数目多于Y染色体”进行分析说明。

此外,有的学生对于课本中染色体复制的图例不理解,误以为染色体复制是在联会之后。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讲清染色体复制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一条染色体已经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二、细胞分裂图像的教学实践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简述减数分裂与配子发生的关系;描述染色体动态变化特征;概述与卵细胞的生成过程;说明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图像;能够使用比较学习、归纳学习和绘画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用辩证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

2.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说出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减数分裂时间是在生殖细胞成熟之前,就动物而言减数分裂的场所是精巢和卵巢。能够说出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半的原因是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而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

指导学生分析、总结、交流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见表1。

组织学生开展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建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行为的变化,进而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比较、分析探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见表2。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见表3。并根据表3绘制曲线图,见图1。

根据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指导学生编制细胞分裂方式图像检索简表,并教会学生使用。

1.细胞中染色体数为奇数----------减数分裂

2.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染色单体---------减II末期

2.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3.染色体散乱分布---------减I末或II前期

3.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平面上----减II中期

1.细胞中染色体数为偶数

2.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染色单体

3.有同源染色体存在---------有丝分裂

4.染色体分成两组并分别向两极移动----有丝分裂后期

4.染色体混乱分布---------------有丝分裂末期

3.无同源染色体存在----------------减数分裂

4.染色体分成两组并向两极移动--------减II后期

4.染色体不分组也无向两极移动趋势-----减II末期

2.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半单体

3.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4.有联会现象或呈联会后的分开状态-------减II前或中或后期

4.无联会现象也无联会后分开状态

5.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前期

5.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

3.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4.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减I末期或减II前期

4.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减II中期

3.学习评价

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能力或技能、方法掌握情况等的评价;结果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情况和利用所学知识辨定细胞分裂图的准确性情况。

三、教学反思

1.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特点及实质

抓住染色体“准确复制、精确均分”的特点和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及其实质是保持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

2.以动态观点认识细胞分裂

借助挂图、投影、剪贴图或手绘板图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周期概念和各分裂期、分裂间期的特点。应强调细胞分裂是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各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教师应分析清楚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纺锤体的变化等事实性知识,再指导学生概括总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概念、特征和意义等。促进学生学会用辩证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认识事物,懂得如何获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衡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但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还要看学生是怎样掌握的,是教师灌输给他的,还是他通过自学掌握的。学习必须是学生亲历亲为的。

在细胞分裂图像辨定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正是在接收、判断、筛选、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的。

4.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应该研究学生,洞悉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关注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所知所思作为教学导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

面向全体学生关键是要用教材和超越教材,让学生理解和应用重要概念,并形成概念体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才能真正从学生视角来解读文本,让学习内容就像网络游戏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才能创设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情境,才能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究等自主学习活动,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成为建构新知、形成新技能发展新思维的过程。

总之,在细胞分裂图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要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让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内容,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建构知识,领悟模型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然而,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中,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