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猛抬头等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的话
新一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已顺利落下帷幕,作品集的编纂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亲爱的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哪些作品获得我们的大奖呢?还有这些作品为什么得奖,作者和评奖者都是怎么构思和评判的呢?那么这个栏目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当然。如果你想对它们评头论足,或者与获奖选手一较高下,给我们来稿吧,你的作品将有机会与他们同台PK!
高中组作文题:1、生活不在别处;2、猛抬头;3、说“名次”(议论文)
很久很久,我们已习惯低头苦寻,猛抬头,于不适应中幡然醒悟。
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人人渴求着知识,同时又匮乏着知识,正如当今日益短缺的能源。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如古木经过千年历史的积淀,化作珍稀的宝矿。
可或许埋藏过深,开采太难,并不是所有虎视眈眈的采矿者都能够亲临现场。这便急需一种职业――挖掘工。
首当其冲的当数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这《三国》品得可谓义愤填膺头头是道,观众与读者无不拍手称绝。太多的人不爱读《三国》却爱《品三国》,这是对历史的渴求,还是盲目的时尚跟风?熙熙攘攘嘈嘈杂杂过后,我们不禁打一个寒战:我们懂了啥?
于丹女士凭借《论语心得》被人“亲切”地称作“文化奶妈”,这确是莫大的悲哀。咽下的食物。经过身体的吸收与过滤,除去了一些糟粕,却也割舍了几多精华,强挤出“珍贵”的乳汁,喂养“饥饿”的孩童。
旧时封建地主家的奶妈,在将自己不多的乳汁“奉献”完毕后,整个呈现干瘪状时,她们只能用自己温柔的牙床细细咀嚼食物,再塞到孩子口中。
嗷嗷待哺的孩子!你是吃,还是不吃?
苦寻着历史,苦寻着文化,苦寻着知识,猛抬头,作为学生的我们,清醒。
不知有多少人将余秋雨奉作“偶像”。我,曾经的我,当属其中。
是他,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前繁华的诗歌盛世;是他,一手开创了蓬勃至今的文化散文;依旧是他,引领了一批又一批的漫漫抒情者,而其中一支很庞大的队伍,就是学生。
照理说,莘莘学子与文化大师应是有段距离的,而且这距离是不容忽视的长,望尘莫及的远。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人生阅历,也没有那样思想高度。这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确有那样一批人,他们都姓“余”,写的都是“秋雨散文”。这是叫人奇怪还是令人无奈?而缘由,不外乎模仿与改编。
作为学生,我们写得最多的文章,莫过于考场作文,然而这是极短时间内的速成品,时间久了,我们已习惯于用同一种构思,或者,我们早已忘却如何构思。
当“题记”与“后记”用得像数学题中的“解”与“答”那样频繁,当“副标题”与“小标题”在一篇篇满分作文中层出不穷却又如此雷同,当“宝钗黛”的爱情被滥用,当“李杜诗篇”成为“古典化”的强效武器,当“秋雨”式的所谓文化在文中泛滥成灾……
我们,我们的作文,何去何从?
过多的时间,我们在练习如何运用华章丽句;过多的精力,我们在考虑怎样使文章结构对称,语句押韵。可我们忽略了最真的情感,放弃了最初的感动。
伏案写作的学子们,猛抬头,清醒些,我们不要别人吃剩的所谓“精华”,我们拒绝缠绵工整的貌似“八股”。
我们要创新,要体验,要真实,要感动。
猛抬头,醒悟。
评奖者说
评委会在反复看了这篇文章后,决定把它定为这个题目的第一名。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即使不把它当作一篇议论文,仅仅当作一篇随笔,文章在立意和表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结构破碎,千字文竟然有19个段落,有些语句有欠推敲。但是,文章放在一堆所谓的“文化历史大散文”中。它就显出了独特的个性和可贵的思想。一名中学生,对写作的教与学提出真知灼见,难得。如今学校教育中已很难看到这种有怀疑与批判精神的作文,特别是在考场上。因而张学的文章引起了评委的注意。在接受了十年语文教育后,高中生不应当再认为自己的观点、看法不重要,不能也不应当满足于演绎现成的观点。要敢于发现问题,甚至敢于思考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任何观点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再接受,不要把自己的脑袋当作敞口容器。不要再轻易地“相信”。
――王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