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疫苗接种之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疫苗接种之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疫苗接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健康措施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它可在每年预防200万~300万人口死亡。一直以来,我们都放心地给孩子注射疫苗,但近年来却也曝出不少关于疫苗安全事件的新闻。

疫苗接种的禁忌和不良反应

2010年3月17日,有媒体报道了“山西疫苗事件”,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这些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病前不久,都接种了疫苗。

今年6月23日《南方都市报》一篇《疫苗之殇》的报道更是让很多家长捏了一把汗,文章报道了被疫苗改变命运的38个中国孩子,这些孩子有的终日呆坐或者躺着,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有的年龄增长,身体却停止成长,停留在打疫苗前的大小;有的已经治疗无效死亡……

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疫苗的不良反应率是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二,虽然这个概率很低,但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因为接种疫苗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事实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两天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

接种禁忌: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过敏史者禁用。

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少数人在疫苗注射部位出现红晕和硬结,稍有压痛,2~3日后即退去。一般无全身反应,极少数出现畏寒或低热,也有个别报告出现荨麻疹者。

卡介苗

接种时间: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接种禁忌: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为正常反应。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

接种禁忌:1、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2、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3、凡发热、腹泻(一日大便>4次)及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妊娠期间忌服。

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百白破疫苗

接种时间: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到2岁时再复种1次。

接种禁忌: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禁用。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3、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不良反应:1、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2、无菌性化脓,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3、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4、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无论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均极低。但也有的接种后在接种部位有轻度红晕、痒感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麻疹疫苗

接种时间: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复种。

接种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过敏史(特别是鸡蛋过敏史者)不能接种。

不良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接种时间:灭活疫苗在出生8月龄时接种两针,两针间隔时间为7~10天;18~24个月时接种第三针;6岁时接种第四针。减毒活疫苗在出生8月龄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时接种第二针,6岁时接种第三针,以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接种禁忌:1、发热及急性疾病。2、严重慢性病。3、脑及神经系统疾病。4、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不良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不接种疫苗之祸

山西疫苗事件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及每种疫苗的不良反应让很多家长产生了困惑,接种疫苗可能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作为一种主动防疫,是否不接种更保险呢?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报道:

据2013年10月15日《三湘都市报》报道,益阳2岁男童匡一寒2个多月前被蚊虫咬了一口后,患上乙型病毒性脑炎,至今瘫痪在床。据孩子的母亲介绍,孩子出生时打过乙脑疫苗,之后要打加强针时,正赶上孩子感冒发烧就错过了。

据2013年8月29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半月以前,泸州市古蔺县何德善的2岁女儿何蔺高烧不止,送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后被诊断出患上流行性乙型脑炎,何蔺没有注射过乙脑疫苗。不仅如此,和何蔺同病房的还有几个乙脑患儿,其中几名也来自古蔺,他们和何蔺一样没有进行过乙脑疫苗注射。

据2013年8月1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保定市满城县河图村民刘某20多天前被狗咬到,心存侥幸的他没有注射狂犬疫苗。结果不幸感染上狂犬病,于8月12日晚去世。

据2013年9月9日《JAMA儿科》杂志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没有完全接种三个或四个疫苗的儿童患百日咳风险,分别是全面接种疫苗的孩子的18倍和28倍。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资料显示,在美国1959年患百日咳病例最多,共有41,000例,死亡人数为18人,多见于婴幼儿。

关于疫苗的接种与否,国外也有几起非常著名的案例。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由接近之前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日本在同一时期也因为媒体报导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的后果。

同样的事件,1998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一篇论文,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经媒体报道后,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该疫苗。6年后,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2008年,英国麻疹病例10年来首次超过1000例,英国为此发出流行病警告。

显然,以上一个个让人痛心的事实和一项项权威的数据向我们证明,不可盲目拒绝疫苗,我们需要肯定的是疫苗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发明,虽然接种疫苗后会有异常反应发生,但这绝不能成为不注射的理由。

据卫生计生委统计,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到1%以下,脊髓灰质炎因疫苗接种发病率下降了99%。实施免疫前,我国传染病发病率非常高,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接种疫苗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

1990年,我国小儿麻痹症每年的死亡率高达5000例,自从社会上投放大量疫苗后,仅用6年的时间,小儿麻痹症就基本消失了。

接种疫苗之误区

误区1:国产疫苗不如进口疫苗

很多妈妈在为孩子选择疫苗时有这样一种观念,国产疫苗没有进口疫苗的安全性高。尤其是媒体对疫苗安全性的质疑,更强化了很多人的这一想法。进口疫苗真的比国产疫苗安全可靠吗?

专家解析:

其实,疫苗作为特殊药品,研发、储存、运输、使用、定价、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药品法律法规。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疫苗,免费还是收费疫苗,都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有效。

国家对每一批次的疫苗都要进行检测,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并没有说因为是进口疫苗标准就严格一些,是国产疫苗标准就放松一点,所以对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安全性都可以放心。

不过,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实际使用中确实也有一些区别,比如部分进口疫苗保护时间更长一些,实际有效率更高一些,假如国产水痘疫苗可以使80%以上的孩子产生抗体,有的进口疫苗可以使90%的孩子产生抗体。所以在选择二类疫苗时,家长可以自主选择。

误区2、免费疫苗不如收费疫苗

“有免费的和收费的,你选哪一种?”带孩子到医院接种疫苗的父母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出于对孩子身体的关心,父母一般都会选择收费疫苗。

免费疫苗不如收费疫苗,这是很多家长潜意识的判断,因此在给孩子接种疫苗时只选收费疫苗,即使是那些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只要有收费的父母也一样会选择收费疫苗。

专家解析:

目前我国疫苗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等。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疫苗,接种原则是“知情、自愿、有偿”。二类疫苗是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适当选择一些二类疫苗可以带给宝宝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

不管是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也不管是收费疫苗还是免费疫苗,身体都有可能产生异常反应。

误区3:发烧不用太在意

《南方都市报》报道的《疫苗之殇》里有这样一个例子:2009年5月,董梓欣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同年12月,奶奶带孩子去卫生所接种了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结果孩子当天就开始发烧,奶奶抱去村卫生所,医生认为打了疫苗发烧属正常反应。直到两天后孩子高烧到40摄氏度,才住进市里的医院,后来再次出现抽搐,被转至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但很快就出现了脑坏死。医院告诉他们:脑损害不可逆转,任何治疗均不再有价值。

专家解析:

很多疫苗的不良反应包含低热,因此,当孩子注射疫苗出现发热的现象后很多家长不会太在意,甚至有医生说回家多喝水就行。董梓欣因疫苗带来的后果告诉我们,虽然发热可能是疫苗的一种不良反应,但也不能大意,尤其是当发烧的温度较高时,一定要送孩子就医。

误区4:多多益善

现在医院的二类疫苗也挺多的,什么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有些妈妈只要医生一提及,就都让孩子接种上,总觉得有个预防比没有好。

专家解析:

疫苗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或大分子物质,在注射进人体后,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应以外的其它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即不良反应。因此,疫苗接种也不是越多越好。但由于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点,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按要求接种各种一类疫苗。至于二类疫苗,家长则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生活环境等综合考虑,理智选择。

误区5:过了接种时间就算了

有很多疫苗是需要打加强针的,有些家长由于自身工作较忙或者孩子生病耽误了接种时间,有时就没有给孩子接种了。

专家解析:

临床上经常会有未按时接种疫苗而导致染病的案例。有些疫苗之所以要注射几针就是因为一次或两次注射所产生的抗体会较少,维持的时间也会较短,需要增加注射次数来增加抗体量,延长免疫时间。

接种疫苗需注意的细节

打疫苗后多喝水休息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每次在打预防针后的当晚或1~2天后会有些低热现象,有时甚至发烧、感冒。打预防针本来是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怎么会越打越“虚”呢?其实,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生低热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防疫针是为了预防疾病,多数是从相应的病菌中衍化出来的,一旦疫苗在体内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就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周身不适。小孩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1~2天,这时孩子身体抗病能力会下降,如果没有多喂水、没有让孩子多休息,会演变为感染引起的发热。建议家长密切留意接种孩子的全身反应和体温。如果宝宝出现低热,一定要给孩子多补充水分让孩子多休息。如果发热加重或低热持续3天以上不见好转,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接种时间按规定执行

孩子接种的时间,医生都会在接种卡上标明。有的爸妈特心急,总想着提早抱孩子去接种,觉得反正孩子都是要接种的,提早接种孩子可以早些得到抗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预防接种程序的规定有一定科学性,这与孩子身体内的抗体水平和注射疫苗后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关联,提早或延迟都不好。若遇特殊情况应向医生说明,由医生安排,这样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接种效果。

生病接种缓一缓

如果孩子生病了,不管是发烧、咳嗽还是呕吐腹泻,都应该将接种的时间缓一缓。因为此时接种,疫苗中的抗原无法在孩子体内形成抗体,或者还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如果孩子患了湿疹等皮肤疾病,接种也可能会让孩子的皮肤疾病更为严重。所以,如果孩子有以上情况存在,是不宜接受接种的。

腹泻期别吃“糖丸”

“糖丸”是指预防脊髓灰质炎的药丸。孩子在周岁之内要服用3次“糖丸”,分别是在2个月、3个月和4个月时。“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在孩子体内需要逗留一段时间才能被吸收。要是孩子每天排便的次数超过4次,或宝宝正在腹泻期的话,会发生一些异常反应,爸妈就要考虑让宝宝改天再服用“糖丸”了。宝宝大便正常后才可服用“糖丸”。

不要在孩子睡着后打针

小乖5个月去医院打预防针,回来后妈妈发现平时睡觉都很乖的小乖睡着会突然惊醒,不停哭闹。妈妈回忆起小乖打预防针时睡得正香,一针扎下去,小乖痛醒了就“哇哇”大声哭起来,妈妈哄了好久才慢慢停止哭泣。回到家后,就发生睡觉时突然惊醒并且哭闹的现象。因此,孩子打预防针的时候一定要把他弄醒,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接种比较好。

链接:计划外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