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很/太+VP”结构的比较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很/太+VP”结构的比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采用“小三角”理论,对“很/太+vp”结构进行“表――里――值”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通过对两者外在的结构形式、句法语义及语用价值的分析,来比较“很/太+VP”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很/太+VP”结构“小三角”理论语表语里语值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42-02

引言

“很”和“太”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绝对程度副词,使用的频率都极高。在基本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很”和“太”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掌握不了,特别是外国留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和“太”的偏误。

“很/太”都能修饰动词性成分,这一语言现象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但对于“很/太”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异同,目前还缺乏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很/太+VP”这一结构,运用“小三角”理论比较分析“很/太”修饰动词性成分的“表――里――值”差异,以期能帮助留学生减少“很”和“太”的偏误。

一、“很/太+VP”结构的语表考察

从语表形式的角度考察“很/太+VP”结构,主要是考虑两者构句的外部形式及能嵌入哪些句法格式中。

(一)外部形式

从外部形式来看,“很/太+VP”结构最明显的一个对立是旬末有无语气词“了”。卢福波对一部分“太”的句子进行了统计调查,发现80%以上的句子,句末都有语气词“了”。我们通过考察华中师范大学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得出来的结论也基本如此。同时我们也考察了“很”字,发现“很”字后出现“了”的情况非常少。如:(1)还是按我说的吧。就这,我已经很感谢你了。

而这些句子基本上前面都有“已经”照应,并不是表示语气,而是表示某一性状发生改变或形成某种新状态,否则“很”一般不与“了”共现。如:(2)*爸妈对我很关心了。这些句子换成“太”字就能成立。可见,有无“了”是“很/太+VP”结构在构句形式上的区别。

此外,从外部形式上来看,“很+VP”与“太+VP”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一般来说,“太+VP”结构前不能出现“一直”“非常”“经常”等表示持续、频率等意义的修饰限定词。而“很+VP”前可以出现。如:(3)*他一直太不讲道理了。他一直很不讲道理。

(二)句类句式

1.“很/太+VP”结构都能用于陈述句、正反疑问句、反问句。但“太”表否定意义时可用于正反疑问句、反问句,表肯定意义时则不可。如:

(4)这个男孩是不是很讨人厌啊?这个男孩是不是太讨人厌啊?

(5)这部电影是不是很有意思啊?*这部电影是不是太有意思了啊?

2.“很+VP”能进入“是……”“是……的”的句式中,其中VP必须是双音节。“太”的肯定式不成立,否定式“不是太+VP…”“是不太VP的”或“不是太VP的”可以成立。如:

(6)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是犯愁。*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太]是犯愁。

(7)爸爸对他的成绩很是在意的。*爸爸对他的成绩太是在意的。

3.“很+V+了+数量名”这一特殊结构形式只适用于“很”,不适用于“太”。如:(8)很跑了几趟*太跑了几趟

4.“很/太”都能进入“x+有”的结构,但“太”不能进入“x+有”的扩展结构,如:“很+有+几x(一些)+N”“很+有+几x(一些)N+要(没)+V”等。如:

(9)很有几本名著*太有几本名著

(10)很有几件衣服要洗*太有几件衣服要洗

三、“很,太+VP”结构的语里考察

对于“很+VP”结构,学术界已有不少论述,如饶继庭(1961)、郑庆君(1997)、储泽祥(1999)、张谊生(2004)等。而对“太+VP”目前研究甚少,仅在有关“太”字结构的文章中提及,而无专门论及的。根据“很”和“太”后VP的情况,简单归纳如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知,“很”和“太”都能修饰心理动词、能愿动词、动作动词、及状心、兼语、联合动词短语,但“太”不能修饰部分动作动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那“很/太”加上这些动词性成分后,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内涵上又有什么差异呢?

(一)句法功能

1.“很/太+VP”都能充当谓语

“很/太+VP”都能在句中充当谓语,表达对主语的描述或评价。同时,“很”后若是动作动词就只能做谓语。如:(11)校方很帮忙,我重新回到了院校。

2.“很/太+VP”都能充当定语

“很/太+VP”带上助词“的”都能充当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但是“很+VP”只能充当宾语的定语,不能充当主语的定语。如:(12)*很赚钱的工作谁都愿意做。而“太+VP”充当定语时必须是表达否定消极的意义,而且在“太+VP”充当主语时,主语必须是受事,而不能是施事。如:(13)*他找了份太有前途的工作。(14)太有学历的人那个单位不愿意招。

除此以外,“太+VP”做定语时,不能修饰前面带有无定标志的数量短语的体词。如:

(15)*(他给了我一份太值得珍藏的礼物。

3.“很/太+VP”都能充当补语

“很/太+VP”在句中都能充当补语,补充说明程度、情态。其中两者不同的是,“很+VP”不能进入表否定意义的祁使旬中。如:(16)*不要做得很缺德。不要做得太缺德。

4.“很+VP”能充当状语,“太+VP”不能充当状语

我们考察了大量语料,发现“很+VP”置于动作前做描写性状语则比比皆是,而“太+VP”在句中不能用于动作前做描述性状语。如:(17)*同学们都太用心地听老师讲课。但是如果“太+VP”前加上“不”,“不太+VP”消弱了其主观性后,则可以充当状语。

(二)语义内涵

邵敬敏(2000)指出,语义特征决定了句法组合的可能性,某个或某些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彼此间相互选择匹配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结构的组合必须遵循“语义一致性”这一基本原则。因此,要想分析句法功能差异产生的原因,就需要对两者的语义内涵进行比较分析。

“很”和“太”两者都是表示程度高的绝对程度副词。一方面,“太”有表超量的意义,这种超量是以说话人的心理标准为参照,当这种超量符合说话人的心理期许时,就表“赞叹、肯定”,不符合说话人的心理期许时,就表“过分、否定”。所以“太”往往同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性,常常后面带有“了”字表示感叹、夸张意味。相比之下,“很”则在说明对象的程度时,它的角度不必是说话人,而可以是客观、公众的角度。这种差异也形成了两者在句法功能上的不同,如上文所述,“很VP”不能进入否定意义的祈使句,“太VP”不能充当状语。正是由于“太”的主观性与描写性状语相冲突,使得“太VP”不能充当状语;这也是由于否定祈使句既表达的是主观性的认识又要求含有

“程度过分”否定意义,“很”不符合“情态一致”和“语义一致”的条件,使得“很VP”不能进入否定祈使句。

另一方面,“很”也有“太”所没有的强化数量的意义。孟建安(1997)指出程度副词“很”修饰动词性成分时,在语义上分化为表性状的“很1”和强化数量的“很2”。“很”可以修饰动补短语,语义指向后面的“量”,这种“量”既可以是时间量、也可以是物质量、动作量。如:“很等了一会”“很读了些书”“很跑了几趟”。而且“很”语义本身还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不能说“很走了五里路”,但可以说“很走了一些路”。

相比之下,“太”既不具有强化数量的意义,

又不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恰恰相反的是“太”具有己然性、确定性,所评价的事物一般都是确定的、已知的。这也是“太”在语表形式上通常会加“了”最重要的语义根据,同时也是“太+VP”作定语时,不能修饰无定标志的名词性成分的根本原因。

“很”与“太”在语义上的这些差异,也形成了“很+VP”与“太+VP”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异。“很+VP”具有加深性状程度和强调多量的语法意义,而“太+VP”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强调主观上的程度高。

四、“很/太+VP”语值考察

与一般的动词性结构相比较而言,“很/太+VP”在语值上都具有强烈的感彩和口语色彩,能够加深程度,显得亲切自然。如:(18)字迹娟秀得很有暖昧色彩。(19)演员,是一个[太]具诱惑的职业……

如果去掉“很”“太”,例句仍可以说得通,但那样没有这么亲切自然,显得平淡无味,加上了之后,就带有了某种感彩或主观评价,同时也加强了语义的表达。

若我们把“很”与“太”对置过来看,就会发现两者微妙的差异,如:“字迹娟秀得太有暖昧色彩(了)”,“演员,是一个很具诱惑的职业”。由此可以看出:“太+VP”在感彩上方面更强烈、更主观、更直接些,更多地倾向于表达说话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口语色彩更浓,感叹夸张意味更重,多用于评价说明。而“很”显得更含蓄,更生动形象些,与“太”相比,描写性更强,不仅可以用于评价说明,而且可用于描写叙事。如:(20)很等了一会,果然有一个人从校外扬扬长长地来了。这样的带有描写叙事性的场合,不能用“太”。“很+VP”用于这些描写性的句子中,不仅可以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等了一会”,凸显了“等”的辛苦,使得动词性结构性状义凸显,而且使得语义具有模糊性,语言表达意蕴加深,从而更具遐想空间。由此可见,“很/太+VP”在语用上,虽都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但两者有不同的语用倾向。

五、结语

通过上文对“很/太+VP”语表、语里、语值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存在诸多差异。从语表上看,“很/太VP”存在着与“了”的对立;在句式的选择上,“很+V+了+数量名”这一特殊结构是“太”没有的;从语里上看,“很/太+VP”都能做谓语、定语、补语,但“很VP”能充当状语,“太VP”不能充当状语,语义上虽然“很”和“太”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但在程度高低、感彩上也有所不同,而且“很”具有强化数量的意义;从语值上来看,两者都能够加深程度,但语用倾向上有所差异。上文对“很/太+VP”的比较分析,希望能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学习“很”和“太”,从而减少两者的偏误。

[参考文献]

[1][5]卢福波.“关于“太”字结构的教学与研究――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三个平面的结合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2]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2(26).

[5]钱佳佳.“太”及“太A”类格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0页.

[41孟建安.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很”[J].语文教学与研

究,1997年,第5期.

[8]李 树.现代汉语“很”谓词性成分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