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采访被拒的破解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采访被拒的破解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采访名人遭遇拒绝是记者的家常便饭。原因有三:一是名人邀约众多,对地方性媒体无暇应对;二是曾受个别记者断章取义之害,对媒体怀有偏见;第三则是他们的怪脾气,尤其是那种厚积薄发,经历过大挫折的文化名人,更有不同于常人的怪癖,几句话不对“脾气”,就失去了对话的兴趣。半岛都市报自创刊以来就开设了“名家访谈”栏目,当时,报纸没名气,采访缺经验,往往记者刚自报家门,就吃闭门羹。历经9年的摸索,有了对话百余位名家的经验之后,发现只有打消对方的顾虑,摸透怪脾气,精心设计开场白,才会打开僵局。

挑战名家二月河:迂回战术,搜集对话的兴奋点

“40岁后才开始创作的二月河,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怎的,变成了文人,而且是名人。这就‘抖’了起来:会议坐前排,作文有约稿……”这是浙江日报关于二月河的评价。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容易接触的人。像往常一样,记者在采访前广泛地搜集二月河的有关资料,得知在《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之后,他已决定不再动笔写长篇,更是谢绝了一切采访。

初次联系,二月河连说“抱歉”,婉拒采访。这种遭遇早在意料之中,他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杜绝了外界一切“干扰”?搜查资料,记者发现,近期他接受了人民网文化频道主编文松辉的采访。于是,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文松辉,他透露了一些鲜活的资料:二月河很朴实,只是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不愿受外界的打扰,也不再写长篇,正在动笔写家族自传式散文集《密云不雨》。“二月河30岁以后才得一千金,对她疼爱有加。许多社会活动,他都难赴约,但女儿的家长会,他倒没少去。当年为了支持女儿报考军校,他特地赶到郑州,给女儿做了81天的饭。”谈起二月河的家庭生活时,文主编提到的这一点给了记者启示。

“女儿”、“健康”、“新书”,在筛选了手头所有的资料之后,笔者确定了二月河感兴趣的这三个关键词,决定开场白围绕他的家族自传式新书和女儿展开。

于是,二月河的电话接通,在一番关于他的身体状况及其女儿学习近况的寒暄之后,笔者的话题自然就转向了他的家族式散文集《密云不雨》,在自然的语景中渐渐切入了采访的正题。

当对采访对象个性无从了解,对话无处入手的时候,可以先接触他的身边人或其他媒体记者,侧面了解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激活对方的兴奋点,对话才会投机。

说服作家莫言:不卑不亢,适度强人所难

对于莫言的拒绝,颇感意外。莫言是一个充满极端个性色彩的作家,小说写得恣肆,天马行空,他曾在文章中多次声称“自己的嘴巴没遮拦”,可生活中的他却全然不同,寡言、理性。在我们一个记者拨通他北京家里的电话时,他只回了一句冷冰冰的“没什么好说的”。

这次的采访,新闻由头还是很充足,因为莫言的作品进入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候选名单,且居首位,同时他又是山东籍作家,女儿管笑笑也曾在山东大学就读。可是,他这样不给家乡报纸“面子”,于情于理有些说不通。

怎样让寡言的莫言开口?经过反复思量,笔者决定以平视的角度,强调名人的社会责任,适度地“强人所难”。于是,次日傍晚,笔者再次拨通了莫言的宅电。

“莫言老师,不管你是否接受采访,我们已决定就茅盾奖做一个策划,就因为你是从山东走出去的作家,作品也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而且笑笑也在山东上学,这种种的渊源使读者希望听到你的声音,你的观点。如果你还坚持没有什么好说的,那么我们就在这个策划中注明你拒绝采访,但这在读者中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无法预知。”

笔者讲完开场白以后,电话那端一阵短暂的沉默,随后传来莫言冷静的声音:“明天晚上7点钟,你还打这个电话吧。”

加上补充采访,记者先后与莫言对话了三次,直至采访结束,他的一句“咱山东人都不好张扬”,终于让记者体验到了“家乡人”的亲切感。《莫言:笔下残酷,内心温暖》的人物专访见报以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记者代表的是读者,而不是追星族,只有采取“平视”的角度,才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采访对象。有了清醒的定位,才能在平等的对话中掏出对方的心里话。就像体育明星姚明所说的:“凡向我索要签名、合影的人,一般都成不了真正的朋友。”因为朋友之间,首先是平等,名人也一样。在我们对话名人的过程中,有些与我们成了朋友,往来邮件频繁,例如《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采访中不卑不亢的“平视”。

对话女作家方方:选择“笔谈”,打消对方的顾虑

一些名家怕记者乱登乱报,所以干脆保持沉默,尤其是一些女性知名作家。

对于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笔者一直很喜欢,她的作品没有女性作家难以突破的拘谨,《乌泥湖年谱》、《奔跑的火光》等都很大气,视野也开阔。约访的时候,原本以为她会像其文风一样爽快酣畅,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知道作家都是夜猫子,所以选择下午给方方打电话。接通后,刚寒暄了一句:“方方老师,希望没有打扰你。”对方就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实际,你已经打扰了我,我写东西写到凌晨四点。”这次邀约自然碰了一鼻子灰。

为了避免再次碰壁,记者进一步摸清了方方的生活现状:离异、带女儿住在出版社的大院里,在采访的那一年,她女儿还在上高中,正是功课紧张的时候。既要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又要完成采访任务,对此,笔者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笔谈”。

“方方老师,知道你很忙,长话短说,我们觉得通过你擅长的‘笔谈’方式来对话比较好,可以让你在写作之余见缝插针地回答问题,也可以更准确一些,避免口误或笔误,问题可以发在你的邮箱里,你觉得怎样?”简短的开场白以后,方方淡淡地说:“先把问题发过来我看看吧。”至此,与名人过的第一“招”总算过关。

因为方方确实很忙,在几次短信催促下,她才将答案回复过来。她的回答很认真,没有敷衍,一改最初浇我们一头冷水式的“刻薄”。有了这次“笔谈”,我们又交流了几次,放下戒备的方方其实很健谈,谈兴未了,她风趣地说要借“贵报抒发点情感”。她告诉笔者,非常喜欢青岛,喜欢这里的海湾,也喜欢这里的老建筑。原本这是应景的话,可是一经她活泼的语调说出来,却有着真诚的味道。在《方方:我的作品无性别》中,笔者通过“作家方方”、“性情方方”、“女人方方”几个侧面,描述了这个多面的女性。

通过“笔谈”,还采访到了湖北的著名作家池莉。然而这种笔谈的方式,只能适用于习惯用电脑写作的名家。“我家里现在有3台电脑,老婆、孩子用,我不会使用。让家里人都现代化吧,留下我一个小手工业者。再者,我用电脑害怕破坏我的汉字书写,因为我爱好书法。”对于像贾平凹这样执意享受书写乐趣的作家,则又当另辟蹊径。

巧对怪才贾平凹:欲擒故纵,吊起对话的胃口

贾平凹不善言辞,也不善与人交流,一口浓重的陕西方言听起来也颇费力,所以在当年《秦腔》颇受争议约他专访的时候,笔者着实有些头疼。几次拨他的手机,他都拒接,等到快下班的时候,他却回拨了过来,说正在医院检查。

这是一个即兴的对话,原来设计的开场白已不合时宜,只能“见机行事”,从“看病”说起。

“听说你最近身体不太好,确实是不便打扰,可是你的新书又挺火,当然焦点事物往往也会引来许多质疑,想要跟你探讨,又怕耽误你看病,原本以为您不拨回电话,就放弃了采访。”这段话,既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又吊起了他想倾听读者反馈的胃口。

通过这次采访,才发现贾平凹其实为人很和善,采访其他名家,大多是再约采访时间或给记者一个座机号码让记者拨回去,当记者表示要给他拨回电话的时候,他却爽快地说没关系,“本来我一个月的话费就很多,直接说就可以了。”于是,这个采访就在贾平凹埋单的情况下完成。

与名人最初的交流确实困难,有些甚至冷漠得让人难堪。但一旦熟悉之后,就会发现他们也很健谈、很生动。一个巧妙的开场白,无非就是挑起对方谈话的兴趣,是与名人“过招”的第一步。如何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摸索总结的问题。

(作者单位:半岛都市报文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