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如何把握中学数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如何把握中学数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而知识的巩固性原则是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与此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发展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

关键词:数学兴趣 学生 思维能力

首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树立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一个理想都需要知识同毅力相结合才会实现,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帮助同学们认清现实,把握住自己,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之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通过分散难点,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要求的办法,帮助他们扫清障碍,树立信心,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是调动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如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培养能力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间接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直接兴趣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而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则更为重要。教师每堂课都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习题,由简人繁,目的是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和提高。同时,一些内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题多解的问题。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来启发同学,然后分析思路展开讨论,这样同学们在知道缺什么,求什么的前提下进行证明,只要证出其中任何一个判定定理,那么其它几个定理的证明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加深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间接兴趣就是把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重点、难点、关键公开告诉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重点做好导课工作,使知识与知识,题与题之间自然过渡,在增加难度的同时,使学生不会感到生硬,逐渐把问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在教法中要注意知识的巩固性原则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和保障,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如同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如果学生对某些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记忆,势必要影响到他的下一步学习,因而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下一步教学任务。如何衡量学生是否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呢?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清楚而简明地叙述教材内容,是否能准确地回忆起定理、定义以及公式和法则,是否能顺利地完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作业,是否会用定理、公式和法则解相应的各类型的习题,等等。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应该掌握定理、概念、常用的数学方法以及定理的证明过程等。怎样才能使学生牢固记住一些数学知识呢?

一、要深人思考所学的数学内容

例如,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时,总是感觉记不住,易混淆,原因就是对每个图形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没有真正理解,因而要针对这一点,由平行四边形开始到正方形结束,把所有的判定定理按照联系象锁链一样写成表格,然后对比找出区别,分析原因这样,学生理解起来记忆也就方便多了,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就不会因为定理、定义弄不清楚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二、要强化首次感知

赞可夫认为“对课文的第一次阅读,或者对直观客体的第一次感知,对于记忆保持的牢固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第一次对知识感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对知识的掌握。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首次感知呢?主要办法就是加强进人脑部信息的强度,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材料,如果我们充分运用数学手段和直观材料适当地设计和创造教具、模型,让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就能丰富学生的首次感知。特别近几年,电化教学的飞速发展,充分利用微机、电视、录像、幻灯对很多问题都达到了强化感知的作用。最后,还要注意知识的巩固,通过应用来实现,因为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必然要在意识中回忆起解决当前课题所必需的知识,从学生现有知识中找出与问题有关之处,试想过去的类似问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往往由于问题的相似,必须在新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注意分清与其相似的旧知识的界限,并通过加强练习,提高新知识的巩固程度,这在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注意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这对于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敏锐观察。常言道,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敏锐的全面的认真的观察,往往也是发明创造的开始。可以说,没有观察就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直觉判断和创造。对于某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进行局部考察,有时可能不得要领,而进行整体观察,则豁然开朗。根据数学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的特征,从思维策略的角度,总揽全局,进行大步骤思维,迅速做出直觉判断,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入手方向或总体思路。

2.鼓励大胆猜想。合理、科学的猜想是直觉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科学的重要途径。许多数学结论的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特别是在问题解决的关键时候,如果善于提出猜想,往往有利于解题方向及解题思路的形成。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

3.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份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跟着感觉走”是教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里已蕴涵着直觉思维的萌芽,只不过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思维观念。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冠冕堂皇的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地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的特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整体、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对渗透直觉观念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益处。

总之,培养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而知识的巩固性原则是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与此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发展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