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昆曲的六百轮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昆曲的六百轮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昆曲,这个风靡全国六百个春秋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古老剧种,经过六百年的兴衰如今又被人们重视起来,其经典剧目厅堂版《牡丹亭》在同样具有六百年历史的皇家粮仓重又回归“原生态”演出,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

昆曲,自元代形成的昆山腔,发展到明代嘉隆时期,经魏良辅十年改革而成新腔,风靡全国六百个春秋,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戏剧源头之一。

昆曲艺术是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舞台综合艺术,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是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昆曲的表演注重歌唱与念白、舞蹈与身段巧妙而和谐的结合。演员行当分明,各有其表演的特殊程式和技艺。昆曲通常以竹笛、小鼓、梆子、铜锣、铙钹等乐器伴奏,突出表演中动作的节奏和演员情感的传递。昆曲最为著名的剧幕当属《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经典剧目。

昆曲最原始的表演样式来自江南的私家园林。一个大户人家拥有一座园林,养一个昆曲家班,三五知己或同门同族雅集宴饮,按全本或单出剧目出演,以娱心性,乃是当时豪门望族最时尚的文娱消遣。而到了民国晚期,中国戏曲的演出开始从传统的戏台向三面墙的舞台进化,目前原始的戏台大多已成为文物和遗址。而今人们又可以零距离的一睹600年前原汁原味的昆曲真容了,这可是当年的王公贵族们最高雅和奢侈的享受!

2001年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具有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也属于中国文化的物质遗产,在这特殊的地方欣赏古老的昆曲,让现代人在忙碌中感受高雅和品位,拥有600年历史的昆曲在同样是600余岁“高龄”的皇家粮仓中上演,会令现代人观后何感?

主创班底十赴昆曲原发地挑选演员,一遍遍讨论、、重立演剧空间,定制演出专用乐器,甚至找绣娘手绣行头、提前订制头面点翠。最终选择在皇家粮仓这座古朴而别致的文物遗址演出,回归明代昆曲的原生态形式表演,重现失传几百年的“家班”演出景象。(图片均为皇家粮仓内外景观)

为了给现代剧场里的现代观众以简洁交待,并迅速抓牢现场观众的注意力,厅堂版昆曲《牡丹亭》演出的时间并不是像全本连台戏的演出方式那样时间太过冗长,避免给现代观众的欣赏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厅堂版《牡丹亭》将规避全本连台戏的弊端,同时兼顾原著的曲词格调,留住精髓,删减枝蔓,不伤雅致。

2007年5月18日,就在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首批名录6周年这天,一个“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作品将拉开大幕:普罗艺术出品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将在位于北京东四十条南新仓的皇家粮仓里演出,并长期驻演。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很多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站出口,新保利大厦的后面, 在周围现代化建筑的簇拥下,这座在明代永乐7年修建的皇家粮仓显得格外古朴、庄重,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是明清两代皇家囤积粮食的仓库。在历经了种种风波后最终幸存下来,并很好地维持了旧貌和完整性。皇家粮仓,这座比故宫还年长10岁的古仓,是全国仅存、规模最大、现状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这座墙体厚1.5米、高度达9.9米的古代建筑,却有着奇佳的声学效果。

改造后的皇家粮仓,主要是第十七号仓和第十八号仓。第十七号仓里边装修成两层楼的餐厅,餐桌就坐落在梁柱与砖地之间,自助式的牡丹宴精致、古今结合,更迎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十八号仓与十七号仓仅有一条红地毯相连,这就是演出的区域,在这里,演员谢绝所有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全凭现场表演,生旦演员千里挑一,全凭真身肉嗓演唱,让人们去欣赏原汁原味的《牡丹亭》。改建后的演出区总共只有六十几个座位,票价却不菲,最低的580元,最贵的3个包厢达到12,000元,然而,这样昂贵的票价,仍然使众多的昆曲爱好者们成为座上客,上座率在八成以上,杨振宁博士、于丹、陆川等很多名人都曾欣然前往,亲感600年前的奢华。坐在这样特定的环境,感受着斑驳的墙砖,雅致的紫檀家具,“裙裾莲步,暗香迫近眼前”,演员穿着苏州绣娘手绣的戏服清歌轻舞,曲笛幽咽婉转,弦歌如泣如诉。仿佛已穿越过历史和时间的隧道,置身于600年前的某位贵胄的府中聆听昆曲,在《牡丹亭》跌宕起伏的恋情故事中感受古代人荡气回肠的忠贞爱情和思想情感,可谓“一朝步入厅堂,梦回六百姻缘”。

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和昆曲表演大师汪世瑜联袂寻找文化复归之路,挑战民国后所有《牡丹亭》版本。摒弃清末以来舞台式的戏曲表演,首次动用昆曲“家班”演出形式;演员、乐师皆按明代服饰装扮,戏服上面美轮美奂的图案均出自苏州绣娘之手;舞美设计充分尊重皇家粮仓建筑原貌;现场演剧的道具采用明式家具陈设;角儿完全靠嗓子和身段,乐师完全现场演奏,杜绝麦克风和扬声器,皇家粮仓奇佳的声学效果也在其间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因素;开放式扮戏房一览中国戏曲勾脸绝活;书法表演与昆曲演剧共同体现中国的传统美学。让近在咫尺的现代观众真切的感受一次穿越六个世纪的时间隧道和历史的红墙,融入到《牡丹亭》中,跟随昆曲完成一次长达六个世纪的梦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