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昆明市五华区2009至性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昆明市五华区2009至性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了解昆明市五华区2009至2012年的性病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年来全区各医疗机构监测报告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至2012年分别报告性病病例1105例、954例、608例和789例,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病种以梅毒为主,在20至3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相对集中,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监测发现,虽然性病病例报告数按年度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但性传播疾病,特别是梅毒在近年来的传染病疫情中位居前列,防控任务依然严峻,需要针对疫情特征进一步推进医防合作,加强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规范诊疗等工作力度。

【关键词】性病;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28-02

性传播疾病(以下简称“性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而发生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滥用和商业等社会现象屡禁不止,性传播疾病高发及不安全问题的日显突出[1],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昆明市五华区交通便利,医疗资源丰富,被选为云南省四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之一,依托辖区各医疗机构开展性病疫情监测工作,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性病疫情,特别是梅毒疫情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掌握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根据,我们对昆明市五华区2009至2012年性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性病疫情资料来自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病例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5种。

1.2 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2009至2012年昆明市五华区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2009至2012年,5种性病病例均有报告,按年度分别报告病例1105例、954例、608例和789例,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较上一年度有所上升。

2.2 监测机构构成 五华区辖区内的性病诊疗和疫情报告网络包括6家省级医疗机构,1家市级妇幼保健机构,2家区级综合医院,部分民营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省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性病病例占总病例的72.42%(2503/3456),成为了主要的疫情发现单位。

2.3 病种构成 四年报告的性病病例中,梅毒所占比例最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次之;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病例监测的变化趋势与性病疫情总体趋势一致,生殖器疱疹逐年上升,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呈下降趋势。见表1和表2。

在梅毒病例分类中,隐性梅毒所占比例明显多余其他类别,且逐年上升;成人病例中,临床症状越明显的病例类型疫情报告反而越少,但Ⅱ期梅毒与Ⅰ期梅毒病例报告数趋于接近;胎传梅毒病例下降明显。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别分布 2009至2012年,病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0.77:1、0.51:1、0.64:1和073:1。见表3。

5种性病中,梅毒病例性别差异最小,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性别差异最大,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淋病是监测中唯一的男性多于女性的病种。

2.4.2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均有发病,20至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55.20%(610/1105),65.20%(622/954),66.78%(406/608),61.09%(482/789);其次是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19.28%(213/1105),12.16%(116/954),13.16%(80/608),15.84%(125/789),6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中92%以上为梅毒病例。

2.4.3 职业分布 2009至2012年报告的性病病例中,职业构成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家务和待业24.91%(861/3456),农民15.05%(520/3456),其他11.57%(400/3456),离退人员11.02%(381/3456),商业服务7.52%(260/3456)。另外,职业不祥者所占比例也较大,达到了5.87%(203/3456)。

3 讨论

3.1 性病监测结果分析 四年来,昆明市五华区性病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2年较2011年有所上升,提示性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病种构成中,梅毒所占比例最高,报告的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且构成比逐年升高,Ⅰ期梅毒多于Ⅱ期梅毒,结合病例性别比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年龄组在病例年龄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省级医疗机构发现病例较多等特征来看,这可能与近年来监测检测力度加强,病例大多来自术前检查、孕产妇筛查和高危人群主动监测有关;当然,随着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性病患者的早诊早治意识有所提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该梅毒病例分类特征也在提示疫情报告的准确性是否达到要求,以及与临床诊断是否联系紧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重点关注。当然,Ⅱ期梅毒与Ⅰ期梅毒病例报告数趋于接近,表明近年来开展的梅毒准确性复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和病例分期上更为规范。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与2007年国家执行新的诊断标准,将以前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改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各性病诊疗机构需要学习和适应,不断提升诊断和鉴别能力有关。淋病和尖锐湿疣病例构成比在2009至2011年逐年下降,但2012年又有所上升,说明疫情仍在波动。生殖器疱疹病例构成逐年升高,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性病防控中应加以关注。

从人群分布特征上看,报告的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病例,与其他地区的疫情分析情况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本地区较多的病例来自孕产妇筛查有关。当然,相对于女性,男性患者存在更为被动的就诊习惯也可能是病例相对较少的重要原因。年龄构成方面,主要分布在20至3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20至39岁年龄组人群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频繁,为性活跃人群,从而增加了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符合性病发病规律;而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高,且病例大多为梅毒病例,提示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好,存在离异或丧偶后寻找性伴和多性伴的可能。相比既往历年文献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低[2],例如,邹城市2001至2004年60岁以上老年人性病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0.42%[3],南昌市2008至2009年60岁以上老年人性病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1.6%[4],本次监测中2009至2012年同年龄段性病病例构成比进一步升高,提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职业构成方面,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占比较大,这可能与该类人群常年在外打工,无性伴或性伴不在身边,因生理需求寻找性伴,由于性病防治知识了解较少致使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有关。同时,许多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匮乏,其中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缺乏尤为突出,导致生殖道感染疾病和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5];离退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与年龄分布中老年人占比情况类似;另外,职业其他和不祥者所占比例也较大,提示各性病诊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问诊和疫情报告的质量。

3.2 防治对策 根据昆明市五华区2009至2012年性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探讨防治对策如下:(1)加强社区文化和法制教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大力倡导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避免不洁,是防治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2)建议各级领导加强对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视,要求医疗机构不断提高临床诊疗和疫情报告水平,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提高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加强督导和反馈,促进各医疗机构进一步提升病例报告的准确性;(3)监督和引导并重,既要对非法进行严厉打击,又要加强对各类高危人群和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进一步提高宣传覆盖面,倡导100%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和自我防护理念的建立;(4)可整合现有的老年人、慢性病等管理平台围绕性传播疾病对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工作效率;(5)积极倡导多部门有效协作,寻找和探索适宜方式加强对无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共同开展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6)促进患者主动、规范的就医行为,及时正确地诊断性病,提高治愈率,对减少性病二代病例,促进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顺章,邵长庚,王千秋,等. 性病诊疗与预防[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

[2] 李季,汤少开. 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和防治对策[J].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56―1957.

[3] 林晶,李雪涛. 邹城市2001―2004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42―1643.

[4] 汤雪琴,邱红恒. 南昌市2008―2009年性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554―555.

[5] 石卫东,张万红,欧阳粤赣. 武汉市2005―2009年性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0,23(9):40―41.